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蛇舞春光,生机盎然 蛇影春意,福瑞降临

面书号 2025-03-02 02:34 8


春光里,舞动蜻蜓,生机盎然;

1.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 折桂

3. 精卫

4. 抱璞

5. 古代神话。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6. 解释: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

7.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8.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 钓鳌

10. 咏絮

11.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2.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13. 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14. 双鲤

15. 荣华[rónghuá]

16.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卻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7.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18.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19.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0. 引证:巴金《灭亡》第六章:“她底唯一的心思就是使女儿事事如意。”

21. 玉成

22. 祥瑞[xiángruì]

23.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24. 传人

25.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6.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27.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28.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29.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30. 喜眉笑眼: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31. 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32. 仁人

33.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34.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35. 人杰

36. 昆山玉

37. 解释:指好事情的兆头或征象。

38.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39.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40. 引证:老舍《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

41.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42.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43. 抱柱

44. 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45. 采薇

46. 大喜若狂:高兴得几乎发狂。

47. 婵娟

48. 还珠

49. 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50. 解释:符合心意:称心如意。事事不如他的意。

51. 秦晋

52. 引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今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事物。

53. 美好[měihǎo]

54.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55. 辞第

56. 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57.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后以喻为国忘家。

58. 豆蔻

59. 喜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60.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61.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

62. 引证:郁达夫《沉沦》二:“他们留了五个月学回去的人,岂不在那里享荣华安乐么?”

63. 青鸟

64. 红叶

65. 喜不自禁: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66. 月亮

67. 心满意足:足:满足、满意。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

68. 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69. 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70. 心许

71. 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72. 芳草

73. 幸灾乐祸: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74. 冰雪

75.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76.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77. 富贵[fùguì]

78.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79. 解释:指有钱又有地位。

80. 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81. 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82. 解释: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的愿望。~的未来。

83.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84.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