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1 21:03 5
1. 老师说出口诀的半部分,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先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口诀,再打乱顺序。)接下来,和老师对口诀,一起来好吗谁单独敢和我较量和老师一起对口诀,教师出前半句,或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例如三( )十五等,老师为你们的出色表现而感动。
2. 口诀的.编制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3. 生3: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增加5。
4.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认知特点,对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活泼有趣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5.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6. 辅导的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每周的活动时间进行辅导。
7.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8. 2谈话: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到黑板上编出口诀,并说一说编的过程。其他的小朋友可以进行评价。
9. 师:你还记得刚才我们总结的过程吗?请你按照刚才的顺序再总结一遍,写在你的书上。
10.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1. 或5×2=
12. 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13. 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试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比较爱玩,于是我设计变魔术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个轻松愉悦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同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这样设计引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乘法口诀的编制不离开乘法的意义单纯的编制。
15. 教材呈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16. 创设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引出问题
17. 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和 经验 。
18. 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
19.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0. 读一读五的乘法口诀。
21. 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发现规律熟记口诀。
22. (三)、竞赛辅导计划
23. (四)课堂回顾,升华“平均分”。
24. (一);
25. 三五十五,5x3=15
26.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橘子”,课本第3页
27. 巩固练习:
28. 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用实物图引导学生理解,得出连加结果,从而推导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引入一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点, 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引入一只螃蟹有几条腿, 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引入每个小组有9人,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9.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探索新知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让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通过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数学智能得到一个和谐的发展。
30. 辅导的方法措施
31.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2. (
33.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34. 25等数,学生按照信件上的信息(如:“二五一十”“5乘4 =”“
35. 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36. 趋势引出课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37. 经常深入学生中,了解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
38. 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9. 生:2个5。
40. 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1. 二、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42. 汇报:3个5 5×3=
43. 二、教学目标
44. ) 五五( 二
45. 课件和点子图
46. 3x5=15三五十五5x3=15
47. 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写成了五五二五。
48.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
49. (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5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51. 师:(板书二五)得数是10,我们就写上一十。(教师板书一十)
52.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53. 5x5=25五五二十五
54.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55. 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1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三相减:从总数14里减去分走的12,还剩2个,14-12=
56. 猜谜语游戏引出我们都有一双手。
57.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