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1 20:28 5
新春作文精选14篇,SEO优化版:精选14篇新春作文,开启你的写作灵感之旅。
1. 总算等到吃好午饭,奶奶从橱里拿出蒸笼。于是我对奶奶说:"让我来当您的助手吧,我吃自己蒸的糕,心里会更甜!"奶奶微笑着赞同了。我挽起袖管,那股开心劲可别提了。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年糕的阵阵香味。
2. 只见奶奶先把糯米粉倒进竹匾里,在里面加上了白糖,蜜枣,桂花.再用勺子麻利地来回拌匀。奶奶告诉我:"如此蒸出来的糕既有蜜枣的甜味,又有桂花的香味,被人回味无穷。"我想:怪不能奶奶每年都寄好多年糕来,但我总感觉吃不够。想着,我就学奶奶的样子用筷子不停地搅拌。
3. 接着,奶奶在大锅里放了一锅水和几根筷子,把锅盖盖上,让爷爷烧火。过了一会儿,满屋水汽,水烧开了。这个时候,奶奶在蒸笼的内壁用纱布轻轻地抹上清油,放入已拌匀的米粉,双手在蒸笼的四周拍了几下,等米粉拍结实了,急忙把蒸笼放到锅上蒸。一会儿,米粉中就冒出了几个顽皮的小泡,小泡碎了,蒸汽就从米粉中冒出来。奶奶低下头,注意观察蒸汽的来源,还不停地在出气处撒上米粉。奶奶一边忙着添加米粉,一边给我"面授机宜":"这添加米粉非常有讲究,不然的话,蒸出来的糕,有些地方生,有些地方熟,口味非常不好。"奶奶还不停地让爷爷把灶内的火烧得旺一点.不多长时间,一股糕香扑鼻而来,一笼又糯又香的年糕就蒸好了。
4. 奶奶乐滋滋地把冒着热气的年糕递到家人的手里,嘴里不停地说着:"吃了糖年糕,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是啊,这一块块糖年糕不只给我家带来了新年的喜气,更是寄托了奶奶对全家新年的美好祝福!
5. 我来到了阳台,看见小花正在蹦蹦跳跳地跑步呢!我也跟着它慢跑了起来,突然,小花停住了,用嘴舔了舔我的脚踝。哦,它是给我这个小主人撒娇呢!好像在说新年快乐!我也立刻蹲下身子,抚摸着它的花衣服,同样也祝福它新年快乐!这时候,我想起了小白,它到哪儿去了,我在阳台上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小白躲在了洗衣机后面,我看见它躺在那儿那儿纹丝不动,还在睡懒觉,我就用手拍了拍它。我感觉到它的身体怎么那么冰凉,它半睁开了眼睛,好像在说:“主人,我生病了。”一会儿又闭上了,显得无精打采的样子。我赶紧去找爷爷帮忙想办法,爷爷说是小白冻着了。于是,爷爷找到了一个深蓝色、正方体的塑料冰淇淋大盒子,把轻轻地放在里面,然后在上面给它盖了一条小方巾。接着爷爷把它端到洗手间,开上电暖气给它取暖。几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会儿又去看看小白,还是没有起色,我特别着急,我就来回在洗手间和客厅走来走去。我不停地念叨着:祝福小白快快好起来。时间过得真漫长,下午到了,我再也等不下去了,我冲进洗手间,猛地打开门。这时候,我看到小白还是闭着眼睛,我走到它身边,端起盒子,用手去触摸它,呀!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呀!我尖叫着大喊:“爷爷,快过来看看。”爷爷立马过来了,爷爷用它的手摸了一下,摇了摇头,然后告诉我小白没有呼吸了,它和我们告别了。我哇地一声就哭了,这时候我的'心像碎了一样难受。爷爷和奶奶连忙安慰我,爷爷还说晚上包水饺就给我做个小水饺送给我。
6. 今年的春节我一点都不开心,我特别难过。小白,我会永远记得你的。
7. 新年也叫春节,在这一天大家要吃饺子,放鞭炮,给亲朋好友拜年。不过这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是那些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和我们的小孩团聚了,是与新年也有“团圆节”的美称。
8. 不一样的年龄,新年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也是不同的。小时候我只感觉春节好呀!又可以放假,还能收压岁钱和吃美味的,而且春节了,我就可以穿好看的新衣服了!但目前,伴随年龄增长,爸爸妈妈愈加忙,我们的学业也愈加重,原来无话不谈的一家人,慢慢的也有了些疏远,而春节无疑是给了大家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在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即便什么都不说,也能被人感觉不到温情在流淌。
9. 在谈些家常话,聊聊一年来的收获,让我恍惚间觉的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个可以调皮捣蛋,四处惹麻烦的年龄。
10. 在新年,我与爸爸妈妈之间有很多“乐”可供我回忆,可我最难以忘怀的却是一次“苦”。那一年刚放寒假,我便随同爷爷奶奶回了老家,刚到村子里,我便是满心欢喜:哇!这下好了,终于无人在我耳边唠叨了,可以想如何玩就如何玩,真是太棒了!最初我也的确是如此想的,可是,日渐的`,一周、两周……“奶奶,父母什么时间回来呀?”我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这么问了。“我说了多少次了么?你父母除夕夜就回来了。”就连一项温和的奶奶都被我问得有的不耐烦了。
11.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除夕,一大早我就站在门口等着,后来更是每隔几分钟就要出去看一看,结果却一直令我大失所望。一直到晚上睡觉,他们都没回来,我心里就委屈又愤怒,做爸爸妈妈的如何能骗我呢?
12. 天我刚睁眼,引入眼帘的便是母亲好好的笑脸,看到母亲,我先是一喜,然后又想到昨日的欺骗,便把头扭过去,不想理会母亲。“不好意思啊!父母本来订了一大早的票,想回来陪你,可公司忽然有事……看到母亲掩不住的疲惫,我忽然什么气也没了。jZD365.cOM
13. 新年见证了我的成长,不只是年龄,更是心里。
14.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我的生日,在中国人的眼中,这一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于是就有了过年这一件事。关于过年,是有一个传说的:古时候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他一到春节就来到人间四处破坏,搞得民不聊生。后来,人们就发现,年这只怪兽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一到春节就敲锣打鼓,放鞭炮,穿上鲜红的衣服,来驱赶年兽,祈祷新的一年的.平安。渐渐地,人们敲锣打鼓来欢度春节就成了传统。
15. 在我生日的这一天,人们有很多的习俗来庆祝我的生日,我给大家举几例。
16. 春联,你很熟悉吧。其实它的原名并不叫春联,它的原名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17. 在这一天,无论有多远,孩子们都要回到父母的身边,一家团聚,共度春节。到时候,大人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门口会走过一群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的才艺表演。
18. 当然,在这一天,除了这些表演,吃的东西是少不了的了。
19. 饺子,这一名字来源于“交子”,交子是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饺子,是过年的必备食品。
20. 年糕,过年的另一种重要的食品,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21.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人民希望的寄托。朋友们,不论你有多忙,一定要回家和父母团聚啊。
22. 那件事情要从我们春节前几天出游马来西亚说起。腊月的杭州比较寒冷,爸妈决定带我们全家在寒冷的冬天里过一个夏天。我们就这样来到了温暖的马来西亚。我们在那整整玩了7天,在这7天里我到过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商场里人来人往,色彩鲜艳的衣服外露出不同肤色的腿和手,那一张张挂着笑的脸从我眼前经过。让我记忆犹新不是这些不同肤色的人们,而是商场中间的展示台上一大片的红色,棱角上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还在柱子上贴了对联,用汉字写上了许多的祝福语。美妙动听歌曲唱着恭喜发财。杭州里最平常的节日装扮,在这里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是自豪,也许是感动,又也许是一种说不明道不的清情感……
23. 本来我想在马来西亚过年的,可是妈妈不同意,她一定坚持回家过年。我们也只好定了过年当天的机票回国。经过7过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在下午6点钟回到了家。妈妈从冰箱里找到的食材,简单地炒了几道家常菜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年夜饭。门口贴的是去年的对联,爷爷拿抹布轻轻地擦着那个大大的福字。福字金闪闪的,我平时从来不觉得这个福字这么耀眼过!
24. 我们围坐在餐桌上,看着妈妈做出来的几道菜。没有大鱼,也没有大肉。就简简单单的几道冰箱没有坏掉的食材。我和弟弟对了一下眼,这个大过年吃成这样也估计只有我们家了。但奇怪我感觉到满满的温暖,而弟弟也没有说什么,大口大口地吃得很香。原来家人团结在一起,才是最美满的过年。我是之前把那些小细节看得太重了,而忽略了过年的本质。
25. 我希望我的春节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马来之旅让我的这个春节变成如此简单,也如此不简单!
26. 除夕那天,大家都很忙。妈妈和舅舅在厨房忙着做年夜饭。舅娘带着我和表弟贴对联和“福”。我们先把胶水刷在对联的背面,再粘到前后大门的门框上。贴完大门的对联,我们就去房间给小门贴“福”。我正准备贴“福”的时候,舅娘突然说:“你贴错了,‘福’应该倒着贴。因为倒着贴就是‘福到’的意思。”我连忙把“福”倒了过来,然后贴到小门中间。贴完了所有的门,我看着焕然一新、喜气洋洋的家里,情不自禁赞叹道:“啊!真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太喜庆了!”
27. 然后,我们挨个用柚子叶煮的水来洗头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中不好的运气,清清爽爽地迎接新的一年。洗完澡,我和表弟、表妹都换上了红色的新衣服,别提有多开心了。
28. 那天,我们很早就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很丰盛,有喷香的各种肉,有新鲜的蔬菜,还有甜丝丝的果汁。外婆说:“过年一定要吃鱼,鱼代表年年有鱼(余)。”“那么,”我说,“鸡代表大吉大利。”大家听后,哈哈大笑。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年夜饭。
29. 吃完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零食,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蹈,使人赞不绝口;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
30. 十二点整,家家户户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持续了快半个小时。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古时候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它就出来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知道“年”有怕响、怕光、怕红的弱点,于是想到了抵御它的办法。之后,这些办法就演化成了放鞭炮。
31. 十二点过后,大人们纷纷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红包又叫“压岁钱”,古时候叫“压祟钱”,是用来驱邪祟的,帮助小孩子平安过年。我收了红包,美滋滋地放到枕头底下,然后睡觉了。
32. 除夕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太喜欢过这样有仪式感的春节了!
33. 你看,春节还没到,可是人们早已行动起来了。贴春联的贴春联,贴“福”的贴“福”,挂灯笼的挂灯笼,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各家各户张灯结彩,都想在春节图个好彩头。商店里不用说,挤得满满的,人山人海。吆喝声、叫价声、吵闹声从慢了整个商场。售货员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丝停歇的空隙。年货区更是一片喧哗:“给我对春联”“给我个倒‘福’”“帮我把这个包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生怕买不到……
34. 夜的帷幕悄悄地掀开了,村落里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大街小巷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不知是谁开头放的鞭炮。让村落更加喧嚣了。家家户户的孩子们拿着烟火,大人们拿着爆竹,在院子里放,在门前的小路上放,鞭炮声响成一片,浓雾弥漫在半空中,感觉像在仙境一样,飘飘欲仙。
35.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所有的孩子都乐开了花,桌上的美味佳肴令人垂涎三尺。早已饿得头晕眼花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洗了手开始大饱口福。餐桌上,大人们的说话声、小孩子的欢笑声响成一片。饱餐之后,我们每年都要看的春晚也开始向我招手了:爷爷、奶奶、姑姑、弟弟坐在电视机前一直收看到点,我在主持人的祝词中进入了梦乡。梦里我梦到我的了好多的压岁钱可是都“交公”了,你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36.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37. 一天,我们正讨论着玩什么,赵俊松提议说:“要不我们去做个红薯窑吧。”大家都同意了。于是,我们带上一袋红薯,拿上少量木柴,来到一片荒废的田野去做红薯窑。我们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做红薯窑。
38. 到达田野后,杨俊杰开始分配任务:我和我堂弟庞泽雷去拾枯枝作为木柴——因为我们从家里拿来的木柴远远不够供应与做红薯窑的消耗。而两位表哥则需要把窑搭好。
39. 荒废的田野里,到处是枯枝,但是要寻找合适的木柴,却有些难。有些枯枝太潮湿,沾满了泥土,不适合当柴火。有些枯枝深深扎入泥土,很难拔出来。在烈日炎炎的阳光下,我和堂弟陆续找着合适的'柴火,看起来就像农民伯伯插秧一样。过了一段时间筋疲力尽的我和堂弟抱了一大堆枯枝回来,表哥看了一眼便说:“这点还不够呢!再去找!要烧一个多小时呢!”
40. 两位表哥也在专注地搭窑,由于是第一次搭,两位表哥只能靠自己摸索,因此他们尝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旁边有一位好心的工人,见到他们不会,便过来帮忙,告诉他们:窑的下面需要比较大的土块来搭,窑的上面要用较小的土块来搭。在那位工人的帮助下,以及两位表哥的努力你下,窑搭好了。
41. 接下来,便是烧红薯窑了。俊松用打火机吧一根木柴点燃,迅速投入窑内。慢慢地将木柴加多了。火越烧越旺,像个调皮的孩子。拥抱了俊松的手臂,抚摸了庞泽雷的脸。在艰苦的努力下,窑中的泥土被烧红了。我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火弄灭,把红薯扔到里面,最后把窑弄塌。之后便是等待红薯被烫熟了。
42. 一个小时过后,红薯熟了。我们像挖宝藏一样把它们挖了出来,吃着红薯,我们感到比平常的都甜——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
43. 早晨早早的起来,上街给奶奶买了好多的吃的,有鱼、有鸡、有有水果,还有奶奶最爱吃的红枣和核桃。爸爸还特意把我们山西的“老陈醋”带上,汽车的后备箱装的满满的,我们终于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爸爸还时不时的讲个笑话,逗得我和妈妈合不拢嘴。
44. 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到了奶奶家了,车刚到门口停下,奶奶和二大爷听见汽车声就跑出来了,我连忙下车跑到奶奶面前,奶奶一把把我搂到怀里,用长满老茧的手摸着我的头说:“我家楠楠又长高了,像个大小伙子了”。我也紧紧的抱住奶奶说:“奶奶你的身体还好吧!我好想你呀”!奶奶高兴的不得了,连连夸我又聪明又懂事,我心里甜甜的。
45. 奶奶拉着我进了屋,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摆满了桌子,都是我爱吃的',一年中也只有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吃个团圆饭,爸爸和二大爷在一起聊工作,妈妈关心着问着奶奶的身体情况,奶奶还不时的给我夹菜,生怕我够不着,我也赶忙给奶奶夹她喜欢吃的菜,大家在一起是其乐融融。吃完晚饭奶奶把我叫到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红包放到我手里,语重心长的说:“这是奶奶给的压岁钱去买一些喜欢的学习用品,好好学习,争取做个栋梁之才”,捧着红包我的眼睛湿润了,奶奶平常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还留给我,我暗暗的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奶奶对我的一片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奶奶。
46. 过了一年我长了一岁,奶奶,爸爸,妈妈您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我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的春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也衷心的祝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7. 那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躲避“年”兽。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老人。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赶走。”夜半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够狼狈逃蹿。第二天,人们回来之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
48.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每家每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知道了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厦门人是怎样过年的吧!在厦门,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49. 腊月二十三晚上,每家每户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净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50.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之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些人会燃放爆竹,俗称放关门炮仗。有些人则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据说坐长生夜可以保佑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