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4-12-20 13:13 6
1.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6.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7.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8.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9.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10.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1.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3. 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14. 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1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17.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8. 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1.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3.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4. 民事不可缓也。
25.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7. 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28. 仁则荣,不仁则辱。
29.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30.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1.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2.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4.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5.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6.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7.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3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9. 仁者无敌于天下。
40.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3.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44. 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5.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46.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7.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48.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49.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0.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1. 尽信书,不如无书。
52.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53.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