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4 02:37 5
在数字化浪潮中,中学高级教师职业报告集合SEO优化版,旨在为教育行业提供精准的数据洞察与策略指导。
1. 段烈,男,1978年12月出生,2002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年12月被确认为中学一级教师,至今已满五年。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大学生范文网
2. cOm.cN)
3. 一、政治思想素质
4.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中共预备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 二、业务能力
6. (一)教学能力
7. 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8. 2007-2008学年度担任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年级三、七、九、十班的政治教学,在该年度的成都市调研测试中,九班在全年级排名第一,十班在全年级排名第二,三班在平行班中居第一,七班在平行班级中排名第三。当年参加双流县首届新秀杯高中政治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
9. 2008-2009学年度担任双流艺体中学高二年级三、七、九、十班的政治教学,在该学年末的成都市摸底考试中,按政治成绩排名:九班在居年级第一,十班居年级第二,三班在平行班中居第一,七班在平行班中排名第二。当年我被聘为双流县思想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
10. 2009-2010学年度担任双流艺体中学高三年级三、七、十班的政治教学,在当年的政治毕业会考中所教班级合格率高达100%,在当年的高考成绩中,三班位列平行班第一;七班在平行班中排名第三;十班56.5分在全年级排名第二。
11. 2010-2011学年度担任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年级九班、十六班、十八班的政治教学,在当年的成都市调研考试中,九班高居年级第一,十八班位居第二,十六班在同层次班级中位列第二。十八班在平行班中排名第四。当年被聘为双流县高中政治课改指导小组成员和双流县第七届学科带头人。
12. 2011-2012学年度担任双流艺体中学高二年级九班、十班、十六班的政治教学,在四川省学业水平测试中,所教班级合格率达100%。在2012年成都市摸底考试中,九班年级排名第一,十班第二,十六班在平行班中排名第二。当年被聘为双流县思想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
13. 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14.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臵,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思想政治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学科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并在2011年暑假组织全组老师一道编写了校本教材,将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
15. 积极参与各类公开课赛课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1)、2007年参加了双流县首届“新秀杯”教师赛课活动,并获得赛课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
16. (2)、2008年承担了全县公开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讲座,受到上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在当年被聘为双流县思想政治中心组成员;
17. (3)、2010年参加双流县第七届学科大比武获得好成绩,并于当年被聘为双流县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
18. (4)、2011年主动承担了关于试卷讲评的校级公开课,受到专家及同事的一致好评;(5)、2011年又被聘为双流县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
19. (6)、自2008年开始先后连续3年担任学校高2010级政治备课组组长一职,在全体同事的通力合作下,多次获得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光荣称号;2010年至2012年连续2年担任高2013级政治备课组组长职务,在双流县历年的考试中,我校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2012年9月,我被学校聘为校政治学科(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开始新的征程。
20. 同时我还积极进行相关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学会上交流、在评选中获奖。
21. (1)、《浅谈留白艺术在复习课中的理性回归》在成都市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2. (
23. 、《退一步,海阔天空——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在成都市2008年中学德育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4. 、《浅谈情感激励在提高政治课堂效率上的作用》在成都市2009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25. 、《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在双流县2010年教育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6.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政治教师的有效备课》在成都市2011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27.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国家级刊物《东方青年》2012年第8期(总第343期)发表
28. 、《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指导后进生的转化》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12年第139期发表。
29. 以老带新,共同进步。
30. 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学校 “青蓝工程”活动中,帮助青年教师贾媛媛、张颖、田甜等积极学习新教材,熟悉新教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她们备课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指导贾媛媛老师设计的县级公开课《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双流县新课改优秀课展示中荣获特等奖。
31. (二)德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謹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2.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2008年我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的高2010级3班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
33. 在我长达10年的教书生涯中,我担任了10年班主任工作。对于德育工作我有自己的一套比较成型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的做法,所以德育工作比较得心应手。2010年,我所带的高2010级9班被评为双流县优秀班集体,我被评为双流县优秀班主任,2011年我所带的高2013级9班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集体。
34. 三、其他方面
35. 教材的编写
36. 本人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或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审工作。2011年,参与了校本教材的编著工作,编写其中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37.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38. 高2010届是四川省首批课改年级,为提高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并获益良多。同时有幸参加了双流县第五期骨干教师培训并顺利毕业,还参加了成都市学校心理辅导员专业资格C级培训班培训,成绩合格,顺利毕业。
39. 不断尝试新的工作,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40. 2010年起我担任了学校高2013级年级教学干事工作,新的工作对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成长很快,各项工作受到学校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2011年由于学校工作调整,我又担任了高2013级年级德育干事工作。高2013级的德育工作在全校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41. 综上所述,我认为自己符合中学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为了双流艺体中学的飞速发展,我愿作出自己更多的贡献。
42. 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刘信蓉
43. 刘信蓉,女,1964年11月,1982年7月毕业于江北师范学校,1988年4月取得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年6月取的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教育本科学历。1999年1月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XX年11月被确认为中学一级教师,至今已满五年。
44. 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二ooo级物业管理班的班主任,二oo四级模具一班和二oo四级春招班班主任,同时担任二ooo级物业管理班、旅游班;二oo一级计算机应用一班、二班、机电班;二oo三级计算机应用四班、五班、汽车维修专业三班;二oo四级网络二班、模具一班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45.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xxxx”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反对“qqq”xx组织的斗争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oo四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员。
46.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职高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47. 在任职期间,我所任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在XX年和~年参重庆市语文统考中获渝北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