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15:58 6
1. 每月进行一次名著导读和讨论。
2. 第一轮:卷复习(第2-9周)
3. 109班学生共63人,是由思想性格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成绩底子较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寄宿班,成绩相对其它三个班较好。比如:上期期末统考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0%左右,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语文足够的重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语文缺少感悟,基础不牢固。
4. 通过笔试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如传统的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仍袭用分数(百分制)评分。
5. 调动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自读课本和语文读本,想方设法为学生开辟阅读空间,尽可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视野开阔,素养全面。
6. 复习难点:
7. 教材课文的学习: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逐课进行课文的学习。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法知识、文学常识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
8. 及时总结经验,引导下一步的进一步完善。
9.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10. 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
11. 使学生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如认真、规律地写古诗词,掌握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实词和虚词,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2.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13.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
14. 其次是重视阅读训练。阅读是考试的半壁河山,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运用到的,最接近人们生活的语文知识。抓好阅读训练,一方面在讲课时认真分析,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第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 3部)。因此,要求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我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课外书籍拿来借给学生看;原来没有开放过的'学校图书室,请求管理员开放;也要求学生跟其它老借着看。有条件的买一些来互相传阅,总之,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看一些课外书。
15. 古诗文阅读:重点学习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通过诵读、赏析、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16. 适当补充辅导资料,使他们有系统的掌握巩固,以迎接毕业会考。
17.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8. 找到恰当的复习巩固方法。
19.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0. 在两轮复习之后,我们距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必须把握训练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能增加考前的现场感,让学生能冷静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用时约半个月(两周)。
21. (
22. 初三这两个班的学生共有42人。两个班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男生比女生差,作文水平差,总体素质差。35班比之36班更差一些。但这两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成绩较好,思维比较敏捷。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在这一年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基础,基础就是一所房子的基石。如果基石打得不牢固,上面的建筑就立不稳。语文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有大部分学生写文章错别字较多,语病较多,其原因就是没有过好语言文字关。那怎样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要求学生对每一课的字词认真掌握;多注意词汇的积累;在写作中多克服错别字,并对其及时纠正;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通过这些方法来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23. 五、融入传统文化,穿梭过去深化理解
24. 我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会,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一起讨论难题。
25. 结合新教材,积极开展各类语文活动。
26. 三、教材分析
27. 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高。但也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两个班的`成绩参差不齐,差距很大。一级:平均分91.7分,合格率93.3%,优良率13.3%。二级:平均分79分,合格率70%,优良率20%。从表现上看,优良率较低。原因是大多数男生对汉语学习兴趣低,负担不起学习费用。此外,他们的写作不够严肃和规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28. 四、教学安排
2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30. 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
31. 教材分析
32. 现代文学阅读:首先要复习文体学知识,明确阅读测试点,掌握问题
33. 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34. 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5. 写作,主要是学习议论文和记叙文,两册均安排七次整篇作文实践,有的是命题作文,有的是材料作文,有的是自拟题目自由实践作文。
36. 理解阅读中叙述、描写、解释、讨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7. 复习重点:掌握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古诗文。
38. 第二轮:专题复习(10-14周)
39.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
40.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1. 第十二至十九学习九年级下册
42. 开展书法爱好活动。这两个班的好我学生的书写较差,常言道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这是一个人一生的荣耀,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一种表现,我计划每个周用半节课的时间来高书法比赛,重点是钢笔字和毛笔字。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写,然后在课堂上来评。
43. 阅读,除学习课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表达外,第五册重点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学习欣赏小说;第六册重点是结合体裁特点,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会背诵一些诗文,此外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如:学习快速阅读,比较阅读等。
44. 古诗文学习:结合古诗文的特点,进行朗读、背诵和赏析,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
45. 培养欣赏能力。再好的美文,如果没有一定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课外和课堂相结合。课堂上多注重文章的分析,多读一些关于课内文章的文章;课外让学生多看文章,多分析它的得失。
46. 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建立新的更科学的语文学习评价体系,修改、完善现有的评价方法,使其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指导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语文学习改错袋”
47.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48. 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49. 二、呈现以生为主体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0. 三、教学目标
51. 第六周第二单元
52. 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可以结合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关于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我能说出自己的经历;品味作品中的表现性语言。
53.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
54.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
55.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56.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于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四周)
57.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读书会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
58.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实施,期望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9. 目前,学生由于在初一初二语文学习感觉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有学习兴趣,书写比较端正,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初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也有一部分学生什么都学不进去,在初三学科较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多同学不愿在语文上狠下功夫,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学和不学是一个样,没有理解到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体会到语文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美的鉴赏过程,所以很多学生不很适应,有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面对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