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13:15 6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开始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本案例将探讨如何通过垃圾分类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反思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成效。
1. 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贺村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2.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3. 教育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4. 建议家长在家长中和孩子一起讲垃圾分类处理。
5. 三、游戏:我给垃圾分分类
6. 1了解常见垃圾中哪些是可再生垃圾,哪些是不可再生垃圾,学习给垃圾分类。
7. --讨论;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8.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9. 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10. 教学反思:
11. 师播放ppt,小结出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可回收的垃圾有:废弃的纸张、如旧报纸、纸盒等,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坏掉的食物,做饭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废电池、灯管油漆桶等。
12. 一、
13. 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14. (一)谈话导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5.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16.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17.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 大家做判断。
18. 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19. 四、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0. 幼儿学习的难点是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师指导的重点是让幼儿把收集来的垃圾名称全部熟悉,然后从材料性质上指导幼儿梳理和区分什么材质的一般可以回收、什么材质的不可回收。
21. 师出示挂图请幼儿分类: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垃圾的种类,老师这有很多垃圾卡片,谁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呢?
22. 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23. 在生活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用行动保护环境。
24. 准备:
25. 能有目的地对生活垃圾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26.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
27.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指南》精神,幼儿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中班幼儿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
28. 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9.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0. 1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31. --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2. 一、评选"卫生城市"
33. 三、变废为宝,制作陀螺
34. 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35. 议一议、看一看。
36. 5观看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片,了解哪些是可再生垃圾,哪些是不可再生垃圾。
37. 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8.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39. 活动建议与提示:
40. 了解家中生活垃圾有些什么,感知垃圾回收与处理过程。
41. 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42. 小结: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时分类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危害。有些垃圾经过再处理后,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可再利用,有些垃圾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危害,则是有害垃圾。
43.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44. 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45. 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46. 三、活动准备
47. 积极的参与活动,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8. --垃圾真的没有用了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办法将自已对垃圾的认识记在记录卡上(用自已的方式将有用的、没用的垃圾标记出来)。
49. 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50. 请幼儿操作,将塑料杯里的东西进行分类。按照废纸、废塑料类、废金属、废玻璃、不可回收的废品分别放入自己制作的贴有回收标志的纸箱内。这样将垃圾分类,即可以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能源,一举两得。
51. 教师:小朋友,回家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哦!地球是我貌同的家,我们要一起保护它!
52. 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53.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54.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像废纸、塑料瓶、过期食品、过期药品、金属材料、旧衣服等等。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55. (六)活动延伸:亲子设计宣传海报
56. 应当成为垃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一起建设我们绿色美好家园!
57. 活动过程
58. 教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59. 教师小结:因为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许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60. 小朋友,讲文明,垃圾分类要分清。
61. 活动准备:
62. 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63. 观看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片,了解哪些是可再生垃圾,哪些是不可再生垃圾。
64. 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给垃圾分类。
65.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66. 难点:将垃圾进行分类。
67.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