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20:58 12
走进“大班中秋活动教案精选十二篇”,让我们一起探寻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感受团圆的温馨氛围。
1. 准备: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2. 练习听信号变速跑
3. 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4.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5. 能安静的倾听同伴的表述。
6. 幼儿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图书。
7. (2)师:你们还记得什么是连环画吗?做连环画有什么要求?
8. 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9.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10. 4幼儿再次阅读,边看边听教师讲述故事或倾听教学CD。(教师讲述时,注意在语气上表现毛毛的不同情绪。)
11. 【活动准备】
12. 学习用绘画、剪贴等美术手段,表现月亮的圆缺;学习利用盒子进行艺术加工,发展艺术表现力。
13. (3)拓展有关经验。
14. 有些简单,再具体些,都可以准备哪些具体的材料,列举出来,有也可以附上
15. 在介绍中秋祭月、赏月、食月饼、供兔爷等一系列习俗的基础上,以兔爷为主题,通过学习中秋节及兔爷的起源,观摩与兔爷相关的展陈,设计制作兔爷的形象与月饼的花样,加深儿童对中秋节的理解,拓展对传统节日与传统风俗的认识,同时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过一个融知识与娱乐于一体的中秋节。
16. 一、谈话,引出主题:
17. 活动准备:
18. 带领孩子共同制作和品尝1—2种不同民族的小吃,如羊肉串、馄饨、牛肉、奶茶等,体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19. 重点:目标1和2
20. 各班和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公共活动场所,其中有月亮的改变、灯笼等。
21. 活动: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22.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23. 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24. 通过欣赏图书《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25. 二、学习古诗:
26. 教学反思:
27. 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28.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29.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30. [活动过程]
31. 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32. 8月15日这一天,早上起来……之后……然后……最后……
33.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34. (事先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家长很有心地把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欣赏的东西都打印出来,有的还特地教会孩子中秋节的儿歌或歌曲,因此很多孩子都对中秋节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谈话时孩子们的'交流很积极投入,效果好。
35. 制作灯笼:用空瓶、彩带、色纸、粘贴素材等做灯笼。
36. (1)你的中秋节故事需要画几张画面?每张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37.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38. 幼:中国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念儿歌):八月十五月正元,中秋月饼香又甜。
39.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40. 讲述故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综P35)
41.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
42. 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43.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准备多少?
44. 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45. 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46. 活动过程
47. 四、活动过程:
48. 将幼儿连环画放置在阅读区,供大家互相阅读。
49. 诗的大意: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好似一层秋霜铺在地上。抬起头,仰望挂在遥远天空的明月;低下头,思念我那可爱的故乡。
50.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51. 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52.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欣赏故事—习俗—儿歌——制作月饼—合影留念。
53. 学问预备:请家长关心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看月亮改变的记录活动。
54. 中秋节吃什么?
55. 学习复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6. 小百科: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57. B、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58.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59. 知道我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事、物,萌发幼儿爱祖国的的情感。
60.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61.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62. (一)传统节日——中秋节
63. 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64.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知道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最开心的是,我们还品尝了味道不同的月饼,月饼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师没有全部带来,不过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小朋友们在家里过节的时候,可以边赏月边吃好吃的月饼哦!
65. 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66. 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67.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是有些工作在外地的人,没有办法赶回家过中秋节,他们真想家呀,思念亲人。古代有一位名字叫李白,他就怀着这种心情写了一首古诗——《静夜思》,我们来听一听(第一遍):
68.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69. 幼:太好了!(老师带着幼儿走出幼儿园,一起去参观节日的街道,孩子们路上边看边说,高兴极了。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指导。)
70. 谁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
71. 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72. 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73.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
74. 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
75.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76. 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77.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78. 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 传说 和 故事 ,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播放flash动画,激发幼儿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