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中秋赏月,月圆人团圆

面书号 2025-02-21 20:42 8


金秋时节,月圆人团圆。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走进“中秋赏月,团圆人家”的世界,感受那份家的温馨与美好。

1. 美食之一:中秋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是家喻户晓的事,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月饼也越来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记得小时候的月饼有水果馅、果仁馅,前年吃到了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今年我最爱的月饼是老妈带回来的蛋黄酥外形是个金色的小球,咬开外层又嫩又脆的酥皮,里面是一层薄薄粘粘的冰皮,再往下就能吃到一小撮喷香美味的肉松,接着是软糯可口的豆沙馅,最后就是黄红相间的大蛋黄了。每次我都吃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2. 美食之二:中秋美酒。苏轼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美酒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呢。我们家过节会准备茅台酒、葡萄酒、青红酒等,老妈一向不让我喝酒,可是禁不住她的老妈,我的外婆更有权威,让我在中秋可以小酌一杯。今年的葡萄酒是外婆自己酿得,我记得倒在玻璃杯中的酒是深红色的,我像电视剧里的英雄豪杰一样,抬头仰脖,一饮而尽。顿时,感到一股热流辣过喉咙,接着就是一阵酒气直冲额头,熏得我头晕脑涨,这葡萄酒到底是啥味道呢,还没尝出来,我就已经醉了

3. 中秋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芳香扑鼻、集山珍海味为一罐的福州名菜“佛跳墙”,寓意美好、清淡爽口的太平燕,以及油而不腻、色如黄金的炸大虾,还有鼎鼎大名的,表面冰冷内心火热的甜点芋泥和五颜六色的水果捞这一盘盘的美食,抓住我的胃,打动我的心,成为我中秋节美味又美好的回忆。

4. 中秋佳节,不仅仅是享受美食的盛宴,也是五湖四海的亲人们团聚的时刻,所以,美食虽难忘,亲情更可贵。忆中秋,忆得是中秋节的美食,忘不了的却是与美食相伴的欢声笑语,深情厚谊

5. 上课了,教室里静悄悄的。李老师见一片安静,然后用甜美的声音带动着大家,她先念了两篇的作文,然后深情地说:“同学们,明天就是一个家家团圆的日子,你们肯定会过的非常开心的。今天大家也要过一个‘中秋节’。大家是一同度过了四年的一个大伙庭!所以,大家也来过一个班级的中秋节。”

6. 大伙立刻活跃了起来,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饮酒对诗。由于古时候中秋节有许多文人坐在一块,边喝酒,边赏月作诗,正可谓是“斗酒百篇”嘛。大家虽然都不是酒鬼,但也可以直接作诗呀!

7. 于是,大家女生中有名的“大嗓门”成与之站起来讲道:“明月几时有……”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跟他唱起了这首寄托相思的.《水调歌头》。可有的人还模仿黄梅戏中的“黄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师也露出了笑容,笑过后,老师又拿来粉笔,在黑板上又写了四个字:月意甜甜。她说:“月饼是甜的,尽管有苦的、酸的,甚至是咸的。但都是圆的,它代表友谊、团圆。下面请大伙互相下位子吃各位同学的月饼,由于推荐才可贵!”

8.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乱成了一团,我忙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月饼,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程露,他也同样切了一小块给我。这月饼虽小,但蕴涵了大家之间那浓厚的友谊呀!回到坐位上,心想:平日吃月饼的时候冷冷清清,但和同学们在一块吃却心连心,一同享乐啊!我的心久久未能平息,翻开作文本,一边吃月饼一边写作文,我感觉月饼虽然不是非常甜,但不知为什么,我吃了却非常甜,心里象吃了蜜一样……

9. 妈妈提前准备了皮和馅。馅有四种口味,有五仁、有豆沙、有叉烧、有蛋黄味的馅。包月饼,这可难不倒我,皮分別平均成了大小均匀的份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凑过去闻了闻,哇!是我最喜欢的蛋黄口味,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妈妈,我们开始吧!说着,就拿起一块面团和一块蛋黄馅。可妈妈却拦住了。

10. 妈妈包了一遍,给我看,只见妈妈一只手拿起一块面团,另一只手拿着擀面杖,不一会儿就擀出一片面皮。我仔细地观察着面皮四边薄,中间厚。接着妈妈拿出一块馅儿。接着,在手心搓几下,变成圆溜溜的小球。最后,放进模具里一按,一个月饼就做好了。

11. 这也太容易了吧!妈妈偷偷地笑了一下,说“下面就看你的了!”我拿起面团,哇!好粘手啊!因为,我没带手套!我连忙把手洗干净,戴上手套。开始擀面皮了,擀面杖在手里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不听使唤。啊!擀破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团团转。妈妈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別急,这是一件细致活,要有耐心,慢慢来。于是,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的擀。不知尝试了多少次,终于看到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12. 夜晚,我品尝着自己做的月饼,觉得格外的香甜!看看圆圆的月亮,月亮可真像月饼。

13. 到了姨奶奶家,别提有多高兴了,20多口人,热闹非凡。我们小孩去院子里玩,大人们则有说有笑地在厨房忙碌。华灯初上,一桌佳肴胜过珍馐,大家把盏,相互问候着、祝福着。席间,小姨夫望着窗外明月,道:“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全家难得一聚,莫辜负此时此景,不如我们就用中秋的美好诗句庆祝一下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中秋诗会便热热闹闹地开了起来。

14. 三岁的弟弟第一个自告奋勇,奶声奶气地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杜(故)乡。”这个“杜乡”让一桌人笑到前仰后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爸爸的这句诗把大家从笑声中拉了回来。接着,姐姐深情地望月道:“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时,淘气包哥哥已经等不及了,身披姨妈的长巾,手舞足蹈地吟:“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的表演再一次把大家逗笑。他得意地又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向耳背的姨奶奶指着哥哥道:“你小时候叫月亮为‘公公’,不是白玉盘。”被奶奶当众指出他小时候的糗事,哥哥羞红了脸。“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刚说完,大家都称好。就这样我们一家先后搬出了李白、张九龄、苏轼等大诗人的诗作,一轮一轮对诗,赏月。欢声笑语从没有终止过!

15. 今晚的月光格外皎洁,今年的中秋格外难忘。中秋月圆,诗会传情,一切都那么浪漫,那么让人回忆。我们相约下一个中秋再团聚,再次拉开家庭诗词的序幕。

16. 在现代,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一边吃着月饼和水果,一边赏月……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我们人人都要与亲人团圆,我爸爸常年在深圳工作,平时工作很忙,因此中秋节他也回不了家,但值得高兴的是我和爸爸还可以在电脑中看见对方呢,与对方说话、聊天。不过我还是比较遗憾爸爸没在我身边过这个中秋节。

17. 晚上到了,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香喷喷的梨子;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多种多样圆圆的月饼,真是好极了,我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还在尽情享用着美食的时候,听见妈妈从阳台上喊我:“莹莹,快点来看啊!今天的月亮可真圆!”我有点半信半疑,我跑到阳台,一看,啊!好圆的月亮,谁知它也像人们一样,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团圆,给人们增添兴致啊!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

18. 看!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思念亲人的心!

19. 下午,我们从奶奶家回到外婆家,推开外婆家的门,感觉是那样的冷清,最疼爱我的外爷去年匆匆离开了我们,泪眼中,外爷那慈祥的面孔,慈爱的笑容就在我的眼前,外爷还穿着那件老式的工作服……“娃娃,你来了!累不累?饿了吧,快来,这儿有你爱吃的东西先吃点!”

20. 耳边又回荡起外爷爽朗地笑声和亲切的话语。往年的中秋节,我们总会和外爷一起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吃着美味月饼、各种水果,我最喜欢和外爷一起分吃月饼,外爷爱吃五仁月饼,而我爱吃水果味的,我们吃着月饼,外爷会拿起一个最大的石榴,掰成两半,笑呵呵地递给我一半,“快吃吧,娃娃,这个石榴可甜了”。我吃着甜甜的石榴,一下甜到了心里,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笑容满面……

21. 如今,家里少了慈祥、勤劳的外爷,显得那样的冷清,我们在外爷的遗像前摆上月饼、水果、点心,照片中的外爷笑得依然那样慈祥,然而,却再也听不到外爷那熟悉的话语。走出外婆家,才发现今晚的月亮真大真亮,我和爸爸妈妈缓缓走在明亮的月光下,月光柔柔地洒在我们身上,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沉重,抬头望着明月,外爷是否也在赏月?此时,我似乎在圆圆的月亮上看到了美丽的嫦娥,长裙飘飘,怀抱玉兔,深情地望着大地,嫦娥是不是也在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后羿?低下头,不知不觉中,我思念的泪水悄悄流了出来……

22.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700字,写好作文需要反复总结经验,思维的发散能够使作文的角度更多,儿时的记忆在这时被勾起,节日的风俗也是每个人心底最美好的记忆,参考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700字范文。

23. “吃月饼,快点,来吃月饼!”妈妈的喊声使我对美味的月饼垂涎三尺。吃着月饼,我不禁好奇地问妈妈:“哎,妈,汉族原来的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这个,我也只知道一点,就是说在原来的中秋男人们不能祭奠月亮,女人们不能祭奠灶神。”“哦,那其它少数民族呢?”“这个你妈妈绝对不知道,让我来给你们讲吧!”爸爸接茬道。然后朝妈妈坏笑了一下,妈妈温柔地瞪了爸爸一下。

24. 接着,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傣族中秋时的习俗传说:

25. 在云南的傣族,每到中秋节的时候,都要进行“拜月”,这是他们那么一个特有的风俗。

26. 因为,根据傣族的传说,那天上的月亮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岩变成的。岩是一位既坚强又勇猛地青年。就是他率领傣族人打败了侵略过他们的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与敬佩。但是,后来他不幸去世了,他去世后,尸道升上天,变成了现在那皎洁的月亮,在天空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带去光明。

27. 所以,以后每逢中秋节这天,傣族的小伙子一大清早就扛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中秋佳节这天的`野味。而姑娘、媳妇们则到湖边和池塘边来抓鱼,为月亮做出最美味、最可口的饭菜。他们都去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哩。家中的老妈妈她们也不闲着,她们忙着舂糯米,做一些大小不同的食物,四个桌子角上,各放一个圆形的糯米饼,再将每个饼上都插一炷香。等到月亮在天边徐徐升起的时候,就把香点燃,一家男女老少便开始“拜月”。之后,就要对着天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岩的敬意。最后,全家男女老少欢快地围坐在小方桌的四周,品尝可口的食物,谈笑赏月,一直尽兴方才归去。

28. 我被这动听的故事感动了、迷住了。望着天空中那皎洁的月亮,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那英勇地努力拼搏地画面,我不由地对傣族的中秋节向往了……

29.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30.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除了我们所所熟悉的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31. 虽然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32.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

33.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4. 中秋节到了,你们喜欢中秋节么中秋节的时候家人团圆,快欢乐啊。今天是中秋节,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许多好菜,准备大显身手。到了晚上,小姑、表弟,姑爷到我家吃饭,妈妈就在厨房直忙活,小姑也在帮忙烧菜。菜香味引得我和表弟两个小馋猫都快等不及了。不一会就出了一桌“满汉全席”:炖猪蹄,红烧鸡肉,炖鱼,黄瓜炒火腿肠……我和表弟都吃的津津有味。晚饭吃好了,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我和表弟一抹嘴,就到房外放烟花玩了。这时,月亮露出了脸庞,大人们也到楼下来了。姑爷搬了一张桌子到大树下,姑姑和爷爷搬来了凳子,妈妈也提着月饼来了。“月饼!”我和表弟异口同声地叫道,眼里发出亮光,真是兴奋不已。“吃月饼,吃月饼,吃月饼”我和表弟起着哄,哪里顾得上风度,一坐下就拿起月饼狼吞虎咽,好像刚才那顿饭是白吃的一样,一点都不觉得涨。爷爷讲起了嫦娥的故事,还有他小时候是怎么过中秋的,虽然已经不知道听爷爷讲了多少遍了,但爷爷讲的津津有味,我和表弟也开始听得津津有味了。“十五的月亮真是圆啊,不知道上面是不是真住着嫦娥呢……”听完爷爷的故事,我联想着。中秋节过得真是开心啊!我爱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