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5:14 6
在古老的文明中,有一种仪式,名为“文明礼仪,礼仪传家宝”。它,如同家族的灯塔,照亮了世代传承的道路。今日,让我们揭开这神秘面纱的一角,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
1.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小至个人大至国家,一个人不懂礼仪仅不能生存,同样,一个国家没有礼仪,那么国家也不会和谐,安定,更不会富强,因此,我们需要礼仪,社会需要礼仪,只要建立起良好的礼仪风范,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和谐,社会才会更安定,国家才会更繁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希望,故此我们更需要讲文明,懂礼仪,礼仪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让礼仪之花在中国各地绽放,向世界高歌:文明礼仪在中国!
2. “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显文化。”一个人拥有再多的金钱,但是最基本的仪都没有,那不算富有;一个人家里一贫如洗,但是他懂得为人处世,那么他也是富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还是虎视眈眈,想尽方法把中国吞并,在亚非万隆会议上,西方的一些不法分子就胡乱散布谣言,说中国的'目的是吞并整个亚洲,闹得各国参议人员都惶恐不安,要让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失败,和别的国家建立不起盟约,这时周恩来绅士的大步走上演讲台,坚定的对各国参议人员说:“中国是求和的,不是来吵架的,任何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的中国都不会答应。”周恩来的讲话后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最后成功召开了万隆会议。这便是礼仪的魅力,假如当时周恩来和中国代表们没有镇定,而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也许结果不堪设想,因此,良好的行为、举止礼仪是人生的第一名片,我们必须注重我们的礼仪、素质修养。
3.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尊师的礼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幼年丧父,家境平寒,无钱上学,但他很好学,常在私塾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大地为纸。这一举动感动的私塾老师周侗,周侗喜欢他的勤奋好学,于是就免费收他为学生,教育他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立功业的抱负,教他绝技,使之成为一代英豪。周侗死后,岳飞不忘师恩,披麻衣,架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将其安葬,且每年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是要拜祭恩师周侗。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人不敬师是忘恩。尊师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道德,一种素养,古人尚尊师重道,以身作则,难道我们以后不应该视其为楷模,效仿他们吗?
4. 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的金钥匙,是一种功能特异的润滑剂,它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心得凝聚,使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美满。
5. 每天第一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6. 进出校园及上下楼梯时,主动给老师让行。
7. 指出老师的错处时,要有礼貌。
8. 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诚恳接受师长的教育。
9. 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10. 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11. 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12. 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3. 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先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4. 老师进入学生活动室,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15. 二、同学礼仪
16. 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17. 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18. 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得到回答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时,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19. 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说花名;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20. 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1. 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22. 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23. 不在同学面前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影响同学友谊。
24. 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25. 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26. 三、穿着礼仪
27. 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8. 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29. 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30. 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31. 不穿名牌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32. 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3. 不涂脂抹粉,不画眉纹眉,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4. 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烫发,男同学不留长发。
35. 四、行走礼仪
36. 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37. 上、下学路上不买零食,不边走边吃食物,不追逐打闹,不攀折花木。
38. 放学要排好队,整齐、安静地走出校园。不在路上逗留或进入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性场所。
39. 上下楼、过楼道*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要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40. 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1. 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42. 向别人打听信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并选用适当称呼,如“老师”、“老爷爷”、“阿姨”等,然后再问;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
43. 五、教室礼仪
44. 课前预备,教师应到教室门口巡视,室内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45. 当响起上课铃声,教师走到讲台前,立正后说:“上课!”;班长喊“起立!”,教师呼“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应呼:“老师好!”
46. 下课铃声响后,教师说:“下课!”,全体学生起立,教师巡视后应呼:“同学们再见!”,学生齐声应:“老师再见!”,学生立正后等教师离开讲桌出门时,班里学生方可离开座位。
47. 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时,学生应积极思考,举手准备回答。
48. 当教师指名回答问题时,学生起立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向学生说声:“请坐”。
49. 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时,先举手,经教师许可,方可发言。
50. 当学生因事迟到时,应站在教室门口喊声:“报告!”,得到教师回答“请进”方可进教室。
51. 六、办公室礼仪
52. 学生进办公室前,先轻声敲门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
53. 学生轻轻步入教师办公桌前,交、取作业或请教问题时要立正,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坐下。(
54. com 好句摘抄网)
55. 学生接受教师递送礼物时,要用双手,并说:“谢谢。”
56. 向老师汇报工作或回答师长的问题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和;向老师提问时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教师与学生谈话结束时,学生向教师行鞠躬礼,并说:“再见。”
57. 不随便翻动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58. 七、升旗礼仪
59. 升旗仪式前迅速列队站好,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保持安静。
60. 升国旗时要脱帽立正,未入列的同学应原地站好,面对国旗行注目礼或少先队队礼。
61. 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