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0:14 10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2024年春节,“团圆喜庆迎新春”的节日氛围愈发浓厚。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共度“新春佳节,共享烟花盛宴”,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欢度春节,传承民情民俗,我们共同期待“喜庆祥和过大年”。在这充满喜悦与祝福的时刻,“春满2024,喜庆祥和过大年”的美好愿景,将激励着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 晚上吃完团圆饭,最快乐的事开始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事吗?没错,它就是放鞭炮。传说,大年三十这天晚上,会有一只年兽从山上跑下来吃人,为了驱赶年兽,人们就在门口贴春联,放鞭炮。爸爸拿出一大圈红鞭炮点燃引线,“噼里啪啦”一声又一声地响了把来,春节可真开心啊!
2.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了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3. 吃过汤圆,我们全家了祭拜祖坟,回到家里,我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元宵夜将上演虎年里直径最大的月亮。”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温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点点,美丽极了!
4. 元宵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天,当然有习俗:第一是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第二是猜灯谜,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脑能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5. 时间过提真快,到了十二点,新年有钟声敲响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从外面传来。我急忙拿起鞭炮,飞奔下楼。
6. 接下来就是“祭灶”风俗。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相当于小年,晚上要在灶前供上糖饼、糕点、糖果之类的甜食,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
7.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8. 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傍晚,爸爸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东西,一走进超市,就看见很多人在兴致勃勃地猜灯谜。我们也顾不上买东西了,马上也加入了猜灯谜的行列。字谜五花八门,但是都非常难,我一个也没猜中,只好向爸爸妈妈“求援”。我来到妈妈身边,只见她正盯着一组字谜在思考呢,红条子上写着“雁双飞”,我也绞尽脑汁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这时却听见妈妈说:“我知道了!”我马上凑上去问:“是什么呀?”妈妈说:“是工厂的厂呀!”我恍然大悟,马上把那张条子给撕了下来。然后,我们又去找爸爸,他正盯着一则“一乘一”的字谜在细细思索着,我和妈妈也猜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爸爸突然说:“有了!是凶狠的凶呀!”于是我们带着猜中的字谜直奔收银台,可是一看答案我们傻眼了,两条全错!我们要回家时,妈妈买了两袋汤圆。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起了美味的汤圆,其乐融融。饭后,我们还放起了烟花,烟花的样式可多哩!有“宇航员”、“红星闪闪”、“飞天导弹”、“三叶草”……每个既好玩,又好看!我最喜欢的是“星光闪耀”,它放起来就像很多调皮的小星星从一座金色的小喷泉里蹦出来一样。别的人家也放起了烟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黑色的夜幕中竞相开放,每个人都沉浸在节日的热闹气氛中,到处喜气洋洋。
9. 时间似飞箭过得真快。武警叔叔们要回队伍了,我们赶紧站成一排,大声地说:“武警叔叔再见,元宵节快乐,后会有期!”大家听了全笑了。
10.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么了
11. 传说 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后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兽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兽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兽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12. 按照我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我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 对联 、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
13. 我家是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14. 哦,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乔圈圈、油饼、浆水面、煮洋芋、长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15.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16.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想来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其实,这是麻麻的童年回忆)
17. 大过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简单的鞭炮是就是摔倒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响,而且声音很大,趁别人不注意摔别人脚下,看到别人吓了—跳,特别搞笑。还有烟花称仙女棒,可好玩了,点燃了就像仙女的魔法棒。五彩缤纷,星光四射,五彩斑斓。
18. 又就是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赞叹,夜色中,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生活就是多么的完美呀!
19. 每年的正月初九,在佛山乐安,都会举行一场热闹的花灯会。
20. 两万或几十万呢。对了,还有买字画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多。
21.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22.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23. 初二到初六期间,还要走亲访友、拜年。很是热闹。
2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25. 这天,人们都是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26.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27.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一个热闹、团圆的节日。妈妈跟我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看花灯,一家人在一起非常的开心!”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制作花灯,我们利用废旧物品——喝过的一次性杯子做了一盏漂亮的小灯,还挂上了中国特色的流苏,非常漂亮。社区里的阿姨夸我们做的很精致。下午我们参加了社区的元宵灯展活动,小兔灯、熊猫灯,圆的、方的,各种造型的灯都有,好多有意思的创意。
28. “张洁节,吃汤圆了!”妈妈叫我进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了屋子里,妈妈已为我盛好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狼吞虎咽的我,仿佛又感觉到了过年的气氛。
29. 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快乐。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使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别的重。但孩子们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认真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心。
30. 来到南湖公园,我便想到了“千门灯火夜似昼”这句诗。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盏花形的灯吸引了,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几百盏几千盏灯连接成一条条笔直的长线,顺着他们走下去,点亮了我的心灯。
31. 除夕天,还要吃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在此之前,还要备足各种年货、花生、瓜子、糖、橘子、饼干等,以供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要放鞭炮,还要贴对联。对联以它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学为描绘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32.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节除了看电视还就是看电视,这样过的太单调了。这次我想和爸爸妈妈一齐到南湖公园去赏灯,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同意我的意见。
33. “烧好咯,烧好咯!”随着社区婆婆叫声,一碗碗热气腾腾元宵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赶忙把元宵端到了武警叔叔手上,他们互相谦让着……看着叔叔们开心笑脸,吃着自己亲手做元宵,我们心里满是自豪。
34. 元宵节,一个寓意满满的节日。“闹”圆宵,"闹”出一年的幸福。
35. 爆竹声,噼噼啪啪,传入我的耳际,仿佛就是在提醒我:“懒虫,还不起床,这天就是元宵节!”对啊,我差点忘记了,便穿好衣服,来到门外,观赏烟花。
36.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 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37. 我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38.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39. 蓝天,在飞机旁边,有一个钢铁战士,保卫着国家的领土。你可别以为只有这些冷冰冰的武器了!接下来是;一位老农扶着锄头,好像在想: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一位战士正凝望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两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去上学。一位科学家正在往一个试管里倒一些水,那专注的神态好像在研究一种“返老还童药”呢!灯笼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写真”灯笼,还有一些我们最喜爱的动漫人物呢!米老鼠和他的狗——布鲁托正在愉快地嬉戏,唐老鸭看上去好像很生气,可能正为两只小松鼠把它做的馅饼偷吃了而皱着眉头,孙悟空拽着猪八戒的耳朵,似乎要到唐僧那里去告状,喜羊羊和灰太狼正在斗智斗勇,小鲤鱼泡泡和他的朋友们正在大笑着,像是听了什么笑话一样——
40. 过年前外婆一定会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馒头,外婆说过年那几天,肯定会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所以馒头,包子这些主食要多准备一些,防止人来多了不够吃。而蒸馒头,包子,也有来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除了包子和馒头,外婆家每年还会做一道菜——炸丸子,外婆把丸子叫做“驼着”,这可是年夜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41. 街道两边大大小小的商铺,都挂着各色各样的花灯,十分绚丽,犹如一条彩虹。看久了,便会融入这彩虹里去。它们忽而随着风朝你扑来,忽而退去……路中横着座桥,带有“牵线搭桥”之意。不少人都在上面许愿。
42.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快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43. 过年,大人也忙,小孩也欢,人人都乐开怀。过年,它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我多么希望永远都留在过年的那欢乐的一刻!
44.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日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与睦美好。可还有一些人却远离自己家乡、亲人,如武警战士,他们为了国家安宁,默默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
45. 这个春节才刚刚过完,我就希望下一个春节快快到来了。
46.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1篇)相关 文章 :
47. 晚上,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的菜好丰盛啊!有香喷喷的鱼、有圆圆的肉丸、有绿油油的青菜等,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爸爸说:“每道菜都有自己的含义,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肉丸代表团团圆圆。”我们一家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我还收到了很多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
48. 午饭时,家家户户都吃汤圆。家乡的汤圆很特别,大米做的_,都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当天大家都去井口旁打水,打成面后捏汤圆。捏汤圆时会加一小撮的小麦粉,家乡人们说小麦金灿灿的,寓意着这年丰收满满,象征着金灿灿的金子,吃了生活就富起来。中午,一家人团团圆围坐在一起吃着“金汤圆”过元宵。
49. 这就是我在外婆家过春节的了解的一些风俗习惯,快来分享你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