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09:50 6
——探寻艺术教育的魅力之光
1. 第二部分,展示工笔与写意画,让学生能够区分工笔与写意的技法差别,体会各自的审美取向。
2. 难点则是:如何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着重理解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3. 展示画好的作业
4.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5. 大家的评价:
6. 环节三:赏析作品,形式分析
7.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8. 造型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内外相融,自由抒发胸臆,寄托高尚的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加深对国画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信心。
9. C、技能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10. 教学重点及难点:
11. 八、板书设计
12.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13.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讲授法、展示法、情境教学法以及欣赏法,学法则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14. 环节五:总结评述,拓展延伸
15. 重点之一:构图时的归纳与取舍非常重要,画画并非将对象完全照搬到纸上,而是要进行艺术处理,把最能表达对象特征的部分画出来。“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16. 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17. B、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18. ⑷磨印:
19. 一、组织教学
20. ①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的显示刻作效果。
21.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22. 色彩:红、黑色
23. 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又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艺术,有着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学生从小到大虽然接触和认识过不少的中国画作品。但多数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系统,也不知道如何区分,如何审美。所以在本课中,我将从认知开始,再到实践。课程内容按如下设计:
2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笔、墨、纸、砚、多媒体、图片等。
25. 我做最后总结:引导学生了解,《富春山居图》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淡墨干皴,富于变化。画家没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而是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而《墨葡萄图》水墨大写意,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
26. 情景导入:荷花实物图和作品〈出水芙蓉图〉,古筝音乐,让学生进入到一个古典,典雅的情境中去。
27.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28. 带领学生临摹
29. ①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30.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
31. 三、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32.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33. (一)整体感知国画独特魅力
34. 花鸟画简介
35.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36. 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三大科: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的内容,学会区分并简要介绍其产生的由来。
37. [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
38. 知识与技能:了解笔、墨、纸、砚的特点,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认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色,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39.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40. (
41. 中国画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目。是从绘画题材来进行分类的。除了以人物,山川景物为题材以外,一切题材都归入花鸟画的范围。包括花卉,鸟雀,走兽,蔬菜水果,草虫,鱼类等一切动植物题材的作品。
42. 教学难点:
43. 教学过程:
44. ⑵为自己和朋友制作动物、花卉、人物、藏书票、贺年卡,互相赠送,表达美好的祝愿。
45. 教学重点和难点
46. 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47. 除此之外中国画的表现手段还有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以及泼墨、泼彩技法等。引导学生体会用笔墨表现形象的方法,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48. 环节四:自主探究,总结领悟
49. 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
50. 造型:圆浑,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