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09:42 6
开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 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 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抱负的意识和责任感。
4. 二、教学重难点
5.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6. 三、教学方法
7.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8. 四、教学过程
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0.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诵。听完朗诵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悉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11.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12.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13.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14.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15. 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忧”的内容的解读;各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16. 诗中表现诗人“忧”的诗句?
17.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课件展示)
18. 诗人为什么而“忧”?
19. 明确:①忧功业未成(板书)
20.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件展示)
21. ②忧贤才难求(板书)
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课件展示)
23. 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忧”的感情的?
24. 明确:酒、朝露、明月
25. (
26. 酒
27. 在诗歌中“酒”一般被用来表达忧愁思绪,因而有了“借酒浇愁”一说,同学们结合诗人生平及整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
28. (知人论世。结合全诗可明确曹操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29. 朝露
30. 诗人将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31. 明月
32. 在古典诗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别绪,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因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33. 诗人借助了很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忧”的情绪,他又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34. 明确:
35. 比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比喻贤才。
36.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诗是表达女子思慕爱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表现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
37. 诗歌中“忧”的情绪贯穿全诗,但是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却情绪激昂,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38. 明确:诗歌虽然“忧”的情绪贯穿整篇,但是在忧的背后却饱含诗人建立功业、渴慕贤才的理想和抱负。
39. 请个别同学朗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学思考曹操借这几句诗表现什么?
40. 明确:这几句诗勾勒出一幅彷徨无依的特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良将贤才无明主可选时的彷徨,与曹操在整诗中表露的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抱负相呼应。
41.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42. 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所以面对短暂的人生,曹操一扫前人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发出人生苦短,及时立业的感慨,处在乱世的曹操,在50多岁的高龄仍然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家更应树立远大抱负,发愤图强。
43. 以一篇短文写《短歌行》给你的启示,题材不限。
44. 一、基本情景:
45. 课程名称:高二语文
46. 教材使用情景:《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
47. 本学期周课时:xxx)计划教学时数:xxx
48.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49. 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50. 《唐诗宋词选读》:古代诗歌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教学一、二单元,让学生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及唐宋诗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整体把握诗歌形象、借助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提高鉴赏本事与审美情趣。
51. 《现代散文选读》:着眼于鉴赏陶冶”,“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经过现代散文的选读,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能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散文的一些一般性的文体知识,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作品的本事,对不一样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风格与艺术特色有必须的确定力,并且能将自我的鉴赏心得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学习写作散文评论与散文鉴赏文章;进—步理解散文的.表达功能,掌握散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状物、议论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构思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文体意识,进行散文写作;进一步提高审美确定水平和自主阅读的本事,独立进行课外散文的选择阅渎,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当代散文写作的现象有自我的见解,从而在散文阅读与写作方面构成必须的基础。
52. 《写作》: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写中促读,注重积累。把思维本事的训练作为高中阶段读写训练的核心。进一步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重点训练生动、形象、传神的细节描述,增强文采;鼓励学生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力求文章立意高远。议论文写作是高二阶段的重心,训练中规中矩。思想正确,观点明确;语言规范、文从字顺;结构完整、思路清楚。
53. 教学重点、难点:
54. 《唐诗宋词选读》:
55. 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资料,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56.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一样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7. 《现代散文选读》:抓住散文的线索,进而理清散文的结构,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高从课文中提取,筛选信息的本事。
58. 三、教学资料及计划安排:
59.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60. 帮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本事的提升,阅读本事要加强,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多读,多写,多记,多思考。
61. 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分析的本事。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必须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62. 在课堂上能够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做题本事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够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仿写诗话,词话,扩写,拟写对联,改写唐诗宋词(如改为新诗,小小说,分镜头剧本)等精短文章的写作,也能够结合作品进行想像,赏析,评论。
63. 指导学生学会单韵母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64. 引导学生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声。
65. 帮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正确使用四线格。
66. 指导学生认识“爸、妈”两个生字,正确读词。
67. 【教学重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68.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发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69. 【教学时数】2课时。
70. 【课前准备】
71. 多媒体课件。
72. a o e小卡a o e片和四线格卡(学生每人一套)。
73. 大四线格卡片(板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