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尊老敬老,传承孝道

面书号 2025-02-21 04:15 6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重阳佳节。尊老敬老,传承孝道,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敬老乐章。

1.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 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4. 活动过程:

5. 一、导入。

6. 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唐)王维

8. 独在异乡为异客,

9. 每逢佳节倍思亲。

10. 遥知兄弟登高处,

11. 遍插茱萸少一人。

12. 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13. 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14. (

15. 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

16. 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17.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18.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19. 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把带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

20. 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21. 重阳登高,是节日要紧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具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所以人们认为登高能够长寿。

22. 介绍重阳习俗之二:品酒赏菊(幻灯片出示)。

23.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预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很多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算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4. 介绍重阳习俗之三:插茱萸(幻灯片出示)。

25. 大伙儿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就给大伙儿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别小啊!因此,古人别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26. 介绍重阳习俗之四:放纸鹞(幻灯片出示)。

27. 惠州还有较为重要的习俗: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要紧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要紧特征的。

28. 三、感受体会“重阳敬老”之情。

29. 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等习俗是以前人们的庆祝重阳节的方式。重阳节到了现代你知道它还是谁的节日吗?(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30. 童谣欣赏: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爷爷老,走不动,我为爷爷。爷爷累,气呼呼,我为爷爷。爷爷乐,笑哈哈,夸我。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31. 你觉得童谣中的小朋友是个怎么样的小朋友?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呢?

32. 四、小结

33.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重阳节,同时还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老师再此提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每一位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

34. 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

35. 活动对象:

36. 一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37. 活动地点:

38. 一年级二班教室

39. 活动时间:

40. 活动目标:

41. 通过回顾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初步感悟重阳佳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节目表演以及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当今社会和本地区尊老敬老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42. 活动准备

43. 训练主持人、各小组组长;主持词

44. 做成幻灯片(你知道重阳节的日期吗?你知道重阳节还可以被称为什么节?我国人民过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

45. 全班同学朗诵《弟子规》练习,分角色朗读;

46. 指导第一小组朗诵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

47. 找张品正照片、谢延信视频、

48. 采访同学辅导:采访联系,确定人选;训练采访同学;录像剪辑视频;

49. 一封信,买信封、信纸,写信,挑选;

50. 一、复习,回顾重阳传统文化

51. 老师宣布班会主题

52. 老师:为了使大家能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召开班会,主题是“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

53. 介绍的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54.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尊老敬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

55. 二、实践探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通过回顾,我们初步感受了重阳节的有关文化;我们知道,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它要求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57. 了解现代社会上尊老敬老状况(公益广告、读一封信后谈感受、说道德模范等)

58. (1)看视频:

59. 我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1。4亿,这就表明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为大家选了几个典型资料,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各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插播视频○1“常回家看看”)

60. 谁来谈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61. 小结:正如大家所说的,工作再忙、学习再紧张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长辈。老人们为我们辛勤操劳了一辈子,年弱多病之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更渴望和家人团聚,全家人欢聚一堂,是老人最大的精神享受。孩子们的笑声,能够给老人带来莫大的精神安慰。

62. (2)配乐,朗诵诗歌

63.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我们小组还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够明白老人们在身心方面的需求。(配乐,朗诵诗歌)

64. 《孩子,我想对你说》

65.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66. 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67.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68.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

69. 极有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70.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71.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所以,我常常重复又重复的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

72. 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

73. 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与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74. 孩子!

75.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要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一样,

76.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77. (3)讲尊老敬老事迹

78. 我相信,通过我们小组同学搜集的视频和朗诵的诗歌,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老人们的心声。不光在重阳佳节,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关注他们。因此,我国各个部门每年都要进行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几年连续涌现出谢延信、张品正等多个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下面就请赵雨心、蒋伟超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对照着照片,讲解谢延信、张品正的事迹,注意精简)

79. 了解调查本地区尊老敬老情况,亲身感受尊老敬老的重阳传统文化

80. 今天就是重阳节,我们同学有什么打算?

81. 最后,让我们来朗诵我们学过的一首诗《让感恩走进心灵》,全体起立。

82. 《让感恩走进心灵》

83. 领:落叶在盘旋,谱写一曲感恩的乐章

84. 齐: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

85. 领: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86. 齐: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87. 领:不要因为一路的风雨

88. 齐:而忘了天边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