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道法自然,善恶自显,心静则明

面书号 2025-02-21 03:18 12


在天地之间,道法自然,善恶自现,心静则明。一缕晨光,透过窗棂,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那颗寻求真理的心。

1.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3. 如今世间的“善恶”,可以参考《太上感应篇》、《十善》等宗教经典、知识

4.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道德经》

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7. 勇敢的人宁死不屈,有坚定的意志。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9. 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这里美和恶、善和不善的定义,是符合肯定即否定这一关系。天下的人明白美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美设定了标准,但不论是何种渠道产生的美的标准,主观的还是被动的,在你设定美的同时,等于宣称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不美,就是丑。

10.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1. "先治其身,后其家;先治其家,后其国;先治其国,后其天下。"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好一件事情,要先从个人做起,逐渐扩大到整个团队、组织、国家。

12. 别再问谁人虚假————《有借有还》

13.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 《道德经》

14.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 《道德经》"

15.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 《道德经》

1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8. 无论何时,道德经告诉我们要耐心等待,因为时间会给予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19. 身不由己,心不由他人。

20. 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21. 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是美。这是说美的定义,或美的标准。同理,善之为善说的是善的标准。

22. 十七八岁,因为爱上一个人奋不顾身。

2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2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5. 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27.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北斗,是沙漠中绿洲。虽然可望而不可及,却带给我无限遐思与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圣杜甫早已道出了对“家”牵挂。失足时,家是谅解甘露,是宽容怀抱。为了母亲微笑,为了孩子企盼,浪子毅然回头,方知犹未为晚。

28. 个人觉得,如果一定去衡量“善恶”,可以用“自然”作为标尺

29. 不要过多担心未来,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未来会大倾向于你。

30.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31. 谦卑的人其实并非真的怯懦,正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只有充分认识这个世界,有自知之明,才会越来越强大。能够认清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稳固长足发展。

32.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不争而善胜。不刻意去争抢,反而常胜。

33. 自知者明,自爱者强。

34. 世人对自己的善恶美丑标准深信不疑,但这不符合玄同妙理。赞美善人,抛弃恶人。这是小善,不是大善。所以,老子赞美的是大善大美。老子这里赞美的不是世人的小美小善。老子告诉世人,世俗的美与善没有真正摆脱丑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