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23:48 8
李碧华:悲怆爱情,经典再现
1. 他师傅曾和他说,别把心丢了,丢了就找不回来了。算是,丢了心么?那是他心甘情愿,把心给了那个人。他终于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终于看清了两个人之间划开的深不可测的距离。他忘记了许多,他只有一副不完整的记忆和空荡荡的身心。
2. 其实李碧华有很多书都是没有原型的,胭脂扣拉,生死桥拉!
3. 楚地闪烁的灯火,诀别中的柔情,乌江流淌的泪水,汇成历史中一曲永恒的歌,霸王啊,你虽败犹荣,永存于我的心中!
4. 袁四爷首次出场,是在小楼蝶衣一折满堂彩的《别姬》演出之后。那时节霸王虞姬,正是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里双双望定,更不知戏外别有天地。
5. “这双翎子,是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当真是难得。”——也不知他是在说蝶衣难得还是在说自己这份心难得。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翎子,残酷地叠印片中交缠一世,不得救赎的爱恨,也叠印乱世里屡遭摧折的绝美的京戏艺术。——一时多嘴,跑题了,回来再说四爷。
6. 忽视常识如残花,必将凋零,利用常识如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千里。
7.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小楼两次用以评价蝶衣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当时,一次是在蝶衣发疯似地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一次是在文革中,实行现代戏大改革之时,坚持情境的蝶衣在讨论会上独排众议反对现代戏(实际上反对的是对京戏的粗糙化和政治化),然后闭门不出。当小楼说你一辈子就知道唱戏,你也不出来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的时候,门里传来蝶衣幽幽的声音:虞姬她为什么要死?小楼骂出了那句话,愤然离去。
8. 想起那部李碧华名作,曾获戛纳还是什么奖的《霸王别姬》,我没看过原著,只看了**。如一切李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
9. 虞姬只是个女人,国家大事,天下存亡对她来说也比不上霸王脸上那丝阴郁的表情来得重要。项羽在别人的眼中是霸王、是英雄,但在虞姬的眼中他只是她的丈夫、她的爱人,她只为爱他而活。在她的世界里,项羽才是中心,死亡和失败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失去丈夫的宠爱对她才是致命的。虞姬不是神仙,料不到今后种种,但她的选择对了。她死时飞溅的鲜血有如花朵盛极一进的明艳动人。
10. 蝶衣,就是"哥哥"本性的化身。霸王别姬,仿佛就是"哥哥"命运的谶语。
11. 长大后,别名段小楼(小石头)和程蝶衣(小豆子)在文革期间从最初的相互关心变成了“相互批评”。这种变化必须说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河以东30年,河以西30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们两人经历了许多沧桑。谁能真正实现古人的魅力? 另一方面,程蝶衣坚持要成为一个“游戏魔鬼”。
12. 项羽是极刚极刚的男人,虞姬是极柔极柔的女人。刚强的项羽失去了虞姬,会变得硬脆,稍加打击,立即粉碎,虞姬失去了项羽,就像藤蔓一样,没有了依靠,没有了依靠的大树,匍匐倒地,很快死去。(www.JT56W.com 检讨书大全)
13. 我认为他们有这些爱恨纠葛。作为一个被世界认为不模仿他的写作风格的作家,李碧华。她的小说《霸王别姬》尤其具有代表性。同名**由陈凯歌拍摄,张国荣等人参加。尊重原著讲述了现实生活中“霸王别姬”的故事。 这本书的内容和**的内容相似。故事讲述了小豆子在母亲的带领下参观剧院,却因为多了一根手指而被老师拒绝,但母亲割掉了他的手指,离开了他。因此,他和他的弟弟小石头在剧院学习艺术。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解放和其他不同时期,两个人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的故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的变化。并亲自上演了真实版的《霸王别姬》。
14. 最终,他不负这戏―― 人生如戏。
15. 影片中有个细节令我非常感动: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
16. 可怜的虞姬,因为项羽,你名留后世;也因为项羽,你怎么着都以悲剧的方式收场。就连“假如”的历史都无法将你从“红颜薄命”中拯救出来。你和后来因为一阙《虞美人》留芳词坛的李煜一样可悲。是不是沾到了你的气息,就会薄命如斯?
17. 仰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18. 现在有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太史公在《史记》中,以异常尊敬的笔法去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给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又以史家的严谨,毫不避讳项羽的失败。项羽失败,败在他的身份。身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英勇孔武,力拔山河,生在秦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历史慷慨地赋予给他展示自我,挥洒豪情的机会,这是他的幸运。但是,他不幸遭遇了刘邦。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深深的为项羽感到气恼。他的对手,实在是不入流,而一代英雄偏偏败在了这个不入流的家伙手上。不管后来刘邦的《大风歌》多么大气,豪迈,但是,我就不肯给他撕去流氓的标签。沛公、汉王、高祖,不过是这个老流氓的部下,子孙给他戴的高帽。成王败寇,让人齿令心寒。项羽因为当初的一念之仁,因为那份英雄惜英雄的情意,更因为那份光明磊落的心胸,落得个失去挚爱,江东自刎的下场,真是可叹可悲!
19. 在外部行动上,四爷不会如蝶衣那般绝然。但,他会懂他。他们是一类人。因为过度的敏感和唯美,而经受焚炼。
20. 可四爷对蝶衣说,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当四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指的绝不仅仅是蝶衣的容貌。根本上,这二人一样,是艺术疯子。于京戏(还有昆曲)这门艺术,浸*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正像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京戏实在是心的幻术。而情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遇不可求。所以当四爷与蝶衣,台上台下,两个对京戏几近入魔的戏痴乍一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
21. 所以对四爷来说,蝶衣绝不只是一个美貌的戏子。在蝶衣身上,他看到京戏的化境。那是他一生痴狂的东西。对他来说,蝶衣已是艺术完美的象征。
22. “这是李碧华对男女本质的看法。现在再看一遍《霸王别姬》。人们必须思考爱是什么样的。蝴蝶服装和萧楼之间的爱恨冲突是什么? 在西方神话中,亚当和夏娃尝了禁果,被驱逐出境。此后,人类开始诞生。因此,关于爱情、女人美和男人美有各种各样的神话,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描写使人们看起来更先进。"所以我觉得他们有这些爱恨纠葛。以上仅此个人观点。
23. 一模一样的原型可能没有,我倒觉得程蝶衣可能在戏曲方面会借鉴程砚秋或梅兰芳,但人物性格、经历等等一定是她自己编的,网上有说袁四爷的原型是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字寒云)!
24. 你四面楚歌诀别所爱的那一段,令人百看不厌。四面楚歌中琵琶铮铮有声,其中还有虞姬为你落下的泪。楚歌声中,英雄末路。闭上双眼就能看到你脸上的愤懑和眼中的怜惜。霸王别姬,虽不及千古以来才子佳人十里长亭别离时的那种缠绵悱恻,却这是生离死别呀,足可让泪水化作千钧力量,让人痛彻心扉。霸王啊!那营帐中,灯火下,应有你独醉抚妾容的身影,泪落两行,是心疼,是自责,也应是你大爱面前最深情的诉说。
25. 小楼蝶衣一折满堂彩的《别姬》演出时节。霸王虞姬,正是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里双双望定,更不知戏外别有天地。
26. 第一回合的照面,四爷是个丰富敏锐,懂得咀嚼生活的男子。是在世道中打过滚来的人,因此学会平淡处之。
27. 小楼始终是平凡男子。京戏于他,只是谋生的技艺。感情于他,亦只是人间幸福的寄托。因此受到外界巨大的压力,他可以放弃这一切。但是对蝶衣,那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不必刻意坚持,已是共生共存。研丹擘石,赤不可灭,坚不可夺。
28. 楼上的显然没看过李碧华的书!说的完全是两码事!
29. 蝶衣自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身份颠倒一生,始终就没弄清楚过。对于四爷,蝶衣是男是女,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蝶衣身上,他看到所谓完美的化身。
30. 且莫认为我是穷极生疯一心想着要当反动会道门头子的小老婆。领导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待我细细将四爷的诸般好处,一一道来。
31. 同时也谢谢它,让我认识了一个连骂人都帅炸的男人。
32. 他纵是放不下他。那个夺了他的心的人。他和他,辗转如此,最后还是回到了起点。他又回到了宫里。后宫,从来都是最森冷的修罗场,可以不见一丝血色的洒满腥冷。他和他在一起,却是愈发甜蜜。像是要补回流逝的一切。他是是天子,有很多事,不是他能决定的。他理解,他仅是想要一些短暂的幸福。他知道,那些海誓山盟般的永远,他永远也得不到。最后一次,他去参加祭祀。他对他说,我会给你一个惊喜。
33. 这部电影年代算得上比较久远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没看过的也应该看一下。故事开始是一个女人抱着小男孩去看戏,可能这个女人太喜欢戏了吧,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小男孩当上戏子,小男孩叫小豆子,在学戏时结识了小赖子和小石头,但小豆子因为学不好总是被打,小赖子也是。后来他们逃跑了,并且一起看了一场戏,他们都很羡慕那些角儿,小豆子决定回去好好学,小赖子也跟回去了,尽管他知道却还是怕打最终选择了自杀。
34. 四爷是冲着蝶衣来的。目的很明确,并不遮遮掩掩。但蝶衣眼里没有他。“舍下小坐”的要求,先是小楼的生硬,再是蝶衣的委屈,两次被拒。四爷是经场面的人,这一小场戏里头,自己是个惹厌的反角,当然心明眼亮。当下脱帽躬身,彬彬而退。更无半句废话。他没有当场暴跳,并不奇怪——这点涵养总还是有的,不然也混不到这份儿上。稀罕的是那份从容里头自有一种笃定,拿准了那只蝶,飞不走。并无老谋深算的阴险。只是一种淡然却坚定的自信。或许他相信除了钱,自己亦有其他,值得一个人被掳获。
35. 此刻,四爷出现。蝶衣是四爷心目中一顾再顾,倾城绝世的佳人难再得。
36. 霸王啊!乌江水边,波涛滚滚,你只为一句“无颜以对江东父老”便自刎而死,照古耀今,该会令多少人汗颜惭愧呢!鸿门宴上,你对英雄的惺惺相惜,对诚意和诺言的看重,皇权之争,楚歌飘渺,后人正是看到你自刎时的那一滴泪,才为你流下多少惋惜的泪啊!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豪气冲冠的壮举,你一腔热血与心怀大志,你身边的将士不会忘,日夜奔流的乌江水不会忘,千千万万的后人也不会忘。
37. 看到后来文革的戏,小楼在逼迫下屈服,为求自保当众揭发蝶衣。又与菊仙划清界线。我知道那乱世人性,无可厚非。但,我也知道,若蝶衣遇到相同的境遇,必不负他。
38.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这一曲悲壮的苍凉,唱英雄末路,也唱痛、唱凉千百来年无数人的心。虞姬把盏,与霸王泪眼相望,款款起身蹁跹作舞。舞已逝的韶华,舞万千的柔情,舞绽放的妩媚,舞今世来生,在炫且的舞蹈中,拔出那柄舔舐无数英雄豪杰鲜血的宝剑,剑光咄咄,玉腕轻动,皓肤如雪,美人如画,剑气如虹,虞姬倒地……
39. 四爷便在此时闯入这二人世界。亮相先是“一点薄礼”。蝴蝶盒子里白晃晃全套珍珠钻石头面。好。有钱人捧戏子,挥金如土,也是常情。不过见得一份豪奢气魄。正如戏院经理所说:“都说当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赏戏,有这样的手面吗?——没有吧!”
40. 蝶衣是四爷心目中一顾再顾,倾城绝世的佳人难再得。对于蝶衣自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身份颠倒一生,始终就没弄清楚过。对于四爷,蝶衣是男是女,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蝶衣身上,他看到所谓完美的化身。
41. 小赖子自杀前往嘴里塞满吃的的样子令我很深刻,还有他那句“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当下有很多人都是如此,尽管知道努力就有可能成功却还是不愿努力。再后来就是小豆子和小石头的感情越来越好,小豆子和小石头都成了角儿,有了新的名字——程蝶衣,段小楼。
42. 于是,宝剑赠佳人。
43. 在他的概念中,只有戏剧中的世界是有情有义的,最真实的!“没有疯狂,就没有生存。”正是最深切的关怀让一个人无视一切。 在李碧华的小说中,萧楼和蝴蝶最终被安排在香港见面,两人再次赤身裸体。“过去都是关于别人的!”兄弟就是兄弟,不管他们中间有没有菊仙。就像蝴蝶衣叹息。萧楼在莒贤结婚后照顾她。让蝴蝶服装,也就是剧院小楼的“妻子”,吃醋吧。
44. 相信四爷对于蝶衣,欣赏的成分多于爱情。蝶衣对小楼,是燃尽心扉的痴恋。就象我们可以完全挑不出一个人好在哪里而依旧爱他,也可以相爱一世却依然彼此陌生。
45. 楚汉之争,实际是贵族和流氓的较量。项羽是贵族,贵族的身份,是一种象征,与生俱来,生死不移。他骄傲高贵,英气逼人,包括他的刚腹自用,都是贵族身份在无意之间赋予他的。而刘邦,出身市井,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束缚,再加上成天跟贩夫走卒、屠户酒家打交道,习得一身流氓习性。所以,当事事讲规矩礼仪的贵族,碰上了从不会按套路出牌的流氓,绝对捞不到便宜。而且,当时的刘邦已经年逝半百了,阅尽沧桑,精通人情世故,手段老辣。项羽呢?死的时候才三十二岁,与刘邦较量的时候是个二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力拔山河,却一派天真,率真而没有城府。结局如何,一目了然。
46. 实际上,在这个红尘里(在这部**中),蝶衣真正的知己,唯四爷一人而已。不论蝶衣答不答应,承不承认,他与四爷都已经是一对孤独的红尘知己。
47. 到最后,纠缠的两人,还是回归了初始的绝望。倒也现实。蝶衣,你这只绮丽的羽蝶,最后还是没能飞翔起舞啊。硬是,做了那扑火的飞蛾。戏子,轰轰烈烈的用自己的人生演了一出华丽短暂的戏目。从始至末,你唱的这出霸王别姬你可是喜欢?
48. 他笑,说,我等你回来。他们约定,要一起到老。而他知道,他等不到他回来了。太后亲临,亦是要彻底除掉他。他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存在。没有正统名义的,所谓的男宠。我等不回你了……殿外突然传来令太后震怒的消息,皇帝在祭祀大典上宣布,从今之后他不会立后。他笑,我收到你的惊喜了。在太后的震怒下,他笑着喝下了那碗毒药。我注定,不能陪你到老呀……纵使看了那么多虐文,或是BE,看到这篇文末,心里却蓦然一动。看开头时,觉得蝶衣真是单纯,又是可恨的固执。把心交给一个与自己身份悬殊的人,本就是一个错误。那个人,注定给不了他永久。
49. 谁知小楼方面,横里插进来一个菊仙。这才是真真的男欢女爱。蝶衣那与师哥演一辈子别姬的鸳鸯畸梦,终于化作云烟。
50.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当四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指的绝不仅仅是蝶衣的容貌。根本上,四爷与蝶衣一样,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还有昆曲)这门艺术,他浸淫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正像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京戏实在是心的幻术。而情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遇不可求。所以当四爷与蝶衣,台上台下,两个对京戏几近入魔的戏痴乍一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
51. 看完之后我独自窝在暖热的黑暗里沉迷。思想依然深陷,一波一波巨大冲击剧撼,乍梦乍醒。正是又一次不巧路过高人居处,被那高空坠物,当头砸倒,脑震荡又不知要若干天。但于如此剧烈震撼之中,好色之徒如我仍有余暇将片中男子拿来一个个在脑中过滤,陡然发现,最后剩在心坎上,滴溜溜一颗夜明珠,可不是霸王,也不是蝶衣,而是袁四爷。
52. ——对,就是那个由葛优扮演的有些獐头鼠目一笑露出两颗大门牙的津津垂涎于男旦蝶衣最后遭人民政权镇压的反动戏霸袁世卿,袁四爷。
53. 在小楼与菊仙定亲的时候,蝶衣独自仰躺在椅上。未卸的妆艳丽凄迷,一头长发散落,满目漆黑。是盲目绝望的永不可能的恋。面前是那面曾映照过霸王与虞姬身影的镜子。霸王不再。他已是别人的丈夫。互为形影的日子永不回头。此刻的镜子,代表的是蝶衣空洞的心。
54. 看了很多评论,有人说程蝶衣活在戏里,分不清戏和人生,可我却并不觉得,他只是很爱段小楼很爱戏而已,他把戏和自己融为了一体,所以有人才说程蝶衣是真虞姬,段小楼是假霸王。
55. 蝶衣当然并非贵族,身份在那个世界里任人卑贱。但骨子里,那一种超脱于蝇营狗苟的世道之上的高绝,不是天生的贵秉,至少是明净。
56. 四爷不曾使甚卑鄙手段,因此也不曾在二人之间造成裂痕。相信他在追求(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之中,纵是满心渴望,亦保留有所不为的原则。反倒是小楼方面,横里插进来一个菊仙。这才是真真的男欢女爱。蝶衣那“与师哥演一辈子别姬”的鸳鸯畸梦,终于化作云烟。
57. 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犹如戏梦人生。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来表现他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很聪明而独到的。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则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像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
58. 假如当初虞姬没有自刎,而是好好活了下来,她的命运会如何?作为失败者的家眷,虞姬就会没入汉宫,成为刘邦众多嫔妃中的一个,依照她的国色天香,刘邦定会非常宠爱她,所以,她很可能会被吕后迫害致死。佳人薄命,倒不如死在项羽之前,死在最绚烂的一刻,那么她从前淡然的笑靥,曼妙的舞蹈,也会永远停留在最好的时刻,永远不老。
59. 当骚动的众人终于随着四爷的掌声望向黑暗中独舞的蝶衣,灯光复明,掌声四起。那辉煌的一刻,我激动不已。
60. 后宫,后宫是什么?积压着不知多少代的白骨。兰卿对他的许诺,有几个能在现实中成真呢?不属于以往小说里的帝王,兰卿没有绝对的权利。亦是有可以压制他的人。这样的恋情注定是打上无望的标签的。看到后来,觉得蝶衣如此痛苦,倒不如死了好,顺便折磨一下兰卿可好。总觉得兰卿的爱显得太淡薄,没有多少付出,或许是描写偏少。可是,真看着蝶衣在欣慰中死去,却只有一阵阵的痛心。
61. 虞姬正如张爱铃所写,若进霸王得胜为五,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暗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光,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束了为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封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生命的冠冤。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张爱铃似乎虞姬附身,又或许同是女人的缘故,使她能如些细腻得刻画出她当时心里的忧愁和烦恼。
62. 过程就是结局。除了求爱,求欢,于这漫长曲折的人生,四爷当亦比他人获得更多过程中的印象与滋味。
63. 小楼不是。他始终只看到一个过度痴迷于戏、过度痴迷于他的师弟。而蝶衣,是虞姬。为了完美的理想而死的虞姬。小楼是凡夫俗子。蝶衣与四爷,却是两颗熊熊燃烧的灵魂。
64. 在四爷的宅中,蝶衣看到那把年少时许下心愿要送与师哥的剑。于他,那剑是关于他的爱人的威严,关于一份自幼固执的信念,关于虞姬对霸王的全部理解与寄托的信物。他要得到它。一个眼神,四爷已知其意。他说:“此剑是张府败落时费了大周折弄到手的。”又说:“你我之间不言钱字。那个字眼实在不雅。”这样张扬的狂傲,却未令人觉得他在市恩。缓而沉的语调,狂得有资格,傲得有资本。——由此亦可见,敢说“那个字眼实在不雅”,必得坐拥若干身家,不然便得是尝过富贵浮云滋味的过来人,否则,不是实在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人我还没见过),便是故作清高,要么就是不知疾苦、更不知死活的狂言。
65. 《霸王别姬》讲述了一代霸主项羽难信刘邦,对他过于盲从,最后被刘邦设下埋伏,逼至江边,绝望中自杀而死的故事。
66. 君见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有埋伏。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的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十万兵马,就是利用这一点。一点小常识,使诸葛亮成为了不败的王者。
67. 我们再来看看那时利用常识的胜利者。
68. 虽然,在疯狂的社会里,是否忠实于自己的灵魂,一样都没有好下场。小楼随波逐流,蝶衣坚持追寻,到最后,玉碎,瓦亦不能全。在多少追问与挣扎之后,**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片荒凉。
69. 看完之后我独自窝在暖热的黑暗里沉迷。思想依然深陷,一波一波巨大冲击剧撼,乍梦乍醒。但于如此剧烈震撼之中,好色之徒如我仍有余暇将片中段子拿来一个个在脑中过滤.
70. 霸王别姬。这一世,霸王与虞姬在轮回中错过。
71. 《霸王别姬》豆瓣评分很高,Top250排行榜第二,还获得了一个什么奖(我记不清了),这些名誉都是很符合的。程蝶衣的饰演者张国荣,他在众人心里的地位不言而喻,他的演技令我吃惊,相貌更是,无论多少岁都风华依旧。《霸王别姬》是我看完第一部想找原著的电影,以后也一定会再刷很多遍。
72. 看到最后那段描述项羽自杀的文字,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静心细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在了一条常识上吗?他忽略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假如他牢记这个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民之盼,不都可以完成了吗?
73. 这一生,小楼竟不是蝶衣的知己。他只是一个舞台上的霸王。一个渴望寻常茶饭、妻小天年的男子,承受了一段强烈的宿命的感情。他所求的平淡生活,终于被这段感情毁灭。
74. 当四爷孤独地在黑暗中为蝶衣鼓掌,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出卖身体的戏子与买笑追欢的大爷。那是两颗相通的灵魂,在这个狂乱欲碎的世界上,唯一的完整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