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幼儿园教案设计意图精选12篇

面书号 2025-02-20 18:56 7


——开启幼儿教育新篇章

1.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草地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小狗、小鸡、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并用跳跃的音声模仿这些小动物唱歌。

2. 两种绘画纸,一种有圆的纸,一种空白纸。

3.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4. 游戏“夹口袋”(幼儿分成若干组,比一比哪组夹得最多为胜)巩固游戏“钻山洞”(教师当山洞,幼儿当小汽车)

5. 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6. 教师巡视并指导幼儿。

7. 第一环节

8.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唱准歌词。教师:咱们把小蜗牛旅行的故事唱一唱,要把歌词唱清楚。

9. (2)猜猜大儿子的工作(听声音猜)

10. 整个活动流巢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1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2. (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

13.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14. (1)儿歌示范:小蜡笔手中拿,站在圆上画线线,画一下空一段,画一下空一段,太阳公公放光芒。

15. 跟着钢琴学唱跳动较大的音

16. e教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17. 练声游戏:好玩的回声(“大山真美,我们跟对面的大山大声招呼吧”)

18. 第一次操作,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

19. 体验刮画的乐趣。

20. 幼儿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经常会运用到不同的工具,如我班在美工活动中将牙签、吸管、回形针等等作为辅助材料,这些工具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创作,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我结合刮画这种常见且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形式,设计了本次活动。

21.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3/4拍“强弱弱”的特点。

22. 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23. 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4. 幼儿控制风,角色更换。

25. 不足之处:

26. 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妈妈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艳,还叫贝贝)师:老师告诉你们,数字宝宝也有两个名字,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

27. 请你拿出乐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把它放在那。

28. 二、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弯曲有哪些作用

29. 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0. (1)出示老婆婆和4个儿子,帮助老婆婆猜猜儿子们都找到了什么工作。

31. 一、游戏:寻找百宝箱

32. 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33. 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34. (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

35.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是怎么变成太阳的。

36. 小结:真的像刚才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的乐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摇的。

37. ★根据图片分别介绍四个工作,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38. 通过腿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39. 三、活动重难点

40.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三遍,重点引导幼儿加动作进行表演。教师:“这一次,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来表现小蜗牛快乐的心情吧”

41. 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42. 想一想(猜猜女儿的工作)

43. 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数叫双数。

44. 活动扩展:不仅身体能弯曲,还有好多的东西都能弯曲,现在让我们去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弯曲吧。

45. 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

46. 小结:刮画工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有粗线条,也有细线条,沿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线条并列多刮几下,就会形成美丽的色块。所以你要根据你想的画面要求,选择卡纸条的宽度。

47.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3/4拍“强弱弱”的特点。活动难点: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内容。

48. 六、教师带幼儿二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49. 四、幼儿学唱歌曲,在和小蜗牛一同旅行的游戏情境中演唱歌曲

50. 活动延伸:

51.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52. 四、展示作品并讲评

53. (一)谈话,激发宝宝兴趣。(出示画有圆的操作卡)

54. 规则:森林里长着许多大树,结出奇怪的“果实”。当风吹过,魔法森林就开始歌唱。我们每个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颗大树。老师在“树”上挂满了乐器。丝巾在森林中飘起就被认为是有风吹过,风有大有小,风一吹,“树”上的乐器就会想起。

55. 我们猜猜这里会是什么?(动一动)

56. 活动反思:

57. 跟随音乐把乐器放入百宝箱。

58. 请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59. 体验身体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60. 在本活动我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特别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面向全体幼儿,努力为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解决歌曲的重难点部分,把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尊重幼儿的情感与创造体验。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幼儿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在心灵体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但在处理歌曲重点时,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有少数幼儿要把第一句唱错,在唱回音的时候很多幼儿不会听范唱,不理解回音的演唱方式,经过多次教授才得以解决,还有在最后幼儿上台展示时,幼儿不够大方,我应该更加的鼓励幼儿,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61. 说一说(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引起幼儿兴趣)

62. 五、幼儿分角色表演《快乐的小蜗牛》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变成小蜗牛去旅行吗?”教师扮演蜗牛妈妈,幼儿扮演小蜗牛,进行表演1—2遍,引导幼儿欣赏旅途中的美景,遇到雨天如何避雨。

63. 在区域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其他镜子的特性。

64. 这里又有块纱巾,风来了她会飘,请你们看着纱巾的飘动玩乐器。

65. 听音乐入场

66. 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67. 经验准备:课前了解山谷有回音的自然现象

68.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观看草地图片,发音练习,学习跳跃和连贯的不同唱法。

69. 课后反思:

70. (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