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18:10 7
秋风送爽,诗韵悠扬。长夜漫漫,诗意盎然。
1.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2.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3. 关于秋天风的古诗
4.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5.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6. 秋天的风,是一个贪吃的娃娃。你看,他带来了那么多香甜的水果:红的苹果、柿子,黄的雪梨、柑橘,紫的葡萄、布林。秋娃娃带着一串金铃铛,一路欢唱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 城里乡下,工人学生,儿童老人,一个个都出来欣赏美景了,放松放松心情,观赏观赏秋色,采集采集标本,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努力,换来了收获,充满了喜悦。
9.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0.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11.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
12. 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13.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4.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15.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唐·李端
16.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17. 一叶知秋 叶落知秋 满山红叶
18.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19. 关于秋天风的诗句 古诗
2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22. 秋风把“魔术棒”中的五彩颜色给了菊花。你看,菊花有的紫,有的蓝,有的红……一朵朵菊花样子多可爱1像礼花绽放,像洋娃娃的卷发,像圆圆的绒球。
23. 5走进秋天,凝望那一泓碧水,山、云、树,会重叠了你的身影。
24.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25.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26.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27.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2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29.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30. 2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浮华,冬的死寂,秋是一位洞明世态炎凉,又还未至垂垂已老的中年伟男。
31. 许多大树脱去了绿色的衣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小草被冻得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地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
32.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33. 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5. 4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36.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37.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38.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39. 暗送秋波 冰壶秋月 冰壸秋月 百岁千秋 春华秋实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去秋来 春生秋杀 春蛇秋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蛙秋蝉 多故之秋 多事之秋 独有千秋 富于春秋 各有千秋 华屋秋墟 华星秋月 疾风扫秋叶 兼葭秋水 琨玉秋霜 老气横秋 临去秋波 凛若秋霜 利析秋毫 落叶知秋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平分秋色 皮里春秋 皮里阳秋 秋波盈盈 秋风过耳 秋风落叶 秋风扫叶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秋高马肥 秋高气和 秋高气爽 秋高气肃 秋毫不犯 秋毫见捐 秋后算账 秋毫无犯 秋毫勿犯 秋毫之末 秋豪之末 千秋人物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千秋万岁 千秋万世 秋实春华 秋收东藏 秋收冬藏 秋扇见捐 秋色平分 秋水伊人 秋水盈盈 秋荼密网 秋行夏令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秋月寒江 霜气横秋 社燕秋鸿 微察秋毫 望穿秋水 万代千秋 万古千秋 危急存亡之秋 望秋先零 万岁千秋 万载千秋 遗臭千秋 月旦春秋 叶落知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 有事之秋 一叶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 盈盈秋水 一叶知秋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40.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1.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42.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43.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44. 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45.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4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7.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48.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49.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0. 孩子们跑着,跳着,翻几个跟斗捡几个落下的果子互相投掷着,比赛着谁投得更远、更准。风凉丝丝的,草绿绿的。
51. 落叶已萧槭,况兼庭月斜。黔阳秋万点,一半在君家。
52.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朝诗人·杜牧《秋夕》
53.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唐·白居易《微雨夜行》
54.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55.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56.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57.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58.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唐王维
59. 秋天的风,吹到了森林里,对树叶说了什么,树叶那么听话,变成一张张邮票,飘到小动物手里。小松鼠收到邮票,才看了一眼,就急匆匆地去找粮食,以备冬天之需。大雁收到邮件,呼朋唤友,忙忙排好队伍,走时还和白云弟弟依依惜别。
60.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61.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62.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63. 望着、盼望着,炎热的酷暑终于过去了,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是秋高气爽的样子,天高了,云淡了。
64.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6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6.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67. 沈俊炜:鸭梨像全身镶满了金子似的,如光般闪耀。葡萄像一颗颗紫水晶,在秋风中闪烁。红红的枫叶像一个个火把,点亮了秋天的夜晚。
68. 豪华的枫叶,精致的常青叶,普通的梧桐叶……它们在秋雨的洗礼下变得更加艳丽。 树上的果子渐渐成熟了,田里果农也更忙了。
69.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70. 绿杨楼外出秋千。——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71.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72.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