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18:06 6
1. “林林,上来吃饺子了!”奶奶说,所以说我不得不上去吃饺子。吃饭时我一连串儿吃了一盘饺子,连饮料都没喝就去看春节联欢晚会。
2. 近年,我每年都泡点腊八蒜。只为守住一点所谓的传统,只为领略一份蒜的辛辣与醋的清香完美融合后产生的那种神秘味道。
3.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最重要的节日。据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又说是纪念释迦牟尼开悟的宗教节日。苦行六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定在南北朝初腊月初八。
4. 一个寒冷的周末,外面天寒地冻,地上的冰雪还未完全融化,我们___一行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安徽老家酒业,参加“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5.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在外地出差,年底了,妈妈特别忙,眼看着这个腊八节是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了。
6. 我的智多星姥姥有个妙招,一起来听听。要想让腊八蒜绿得快,就把蒜放在醋里,然后把装蒜的器皿放在暖气片上,很快就会绿了。
7.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8.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母亲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9. 今天又到腊八节,我期望大伙都可以过一个开心的腊八节。
10. 2腊八节作文500字以上 篇
11. 腊八粥有十八种材料,主料为糯米、粳米和黑米,配料除赤豆、花生、米仁、红枣、莲子、桂圆六样外,还有豇豆、葡萄干,为了能起到更好的健脾胃的作用,又加了枸杞、山药、茯苓等中药材。浓浓的腊八粥不仅带给人们营养的美味,也把浓浓的传统年味传递到每个人的身边,腊八粥本身就十分好吃,但加上妈妈的精心熬制,吃起来更加香甜美味,赏心悦目。
12. 父母已经做好了腊八粥等着我去喝呢,那热腾腾的腊八粥,让我第三流下了眼泪……
13. 好像只是眨眼之间,曾经认为会是多么的明天,摆在面前时也不外如斯,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14. 据说,只有在尾月初八这天泡的蒜才会碧绿如翠。
15.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16. 传说,腊八粥是这样由来的:有个皇帝小时家境贫寒,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竟在鼠洞里挖出来五谷,便做成了粥。他做皇帝时,就将其命名为腊八粥。在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在街市上可热闹了,大街小巷里,中年妇女、老爷子、壮汉等都坐在那儿施粥。一眼望去,一个紧接一个,仿佛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男女老少们各挥手祝贺,诉说着腊八节的喜悦。不远处传来阵阵腊八蒜的味道,我和母亲寻着它的味儿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卖腊八蒜的的地方,这味儿有些刺鼻,有些儿呛,但吃起来却无比醇香,无比诱人,母亲买了一些,说:“这些腊八蒜呀,真好,回去给儿子做腊八粥配着吃!”听了这话,我不禁垂涎三尺,也感到幸福。
17. 好了,该言归正传了!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嫣儿的小女孩(主人公)住在一个大山坳里,在过腊八节的时候准备了好多材料,做了一大锅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味道鲜美极了!当然这一大锅腊八粥肯定三个人喝不完(三个人是指的嫣儿的妈妈和奶奶还有嫣儿),所以,这一大锅腊八粥分给了村里几位年龄大的'爷爷、奶奶。还有我们一家,就连小狗和小鸟的在分享着丰年的成果和腊八节的欢乐!最后还剩下一些粥是留给爸爸和叔叔的。
18. 记忆是一朵花,每年都会开得不同。腊八时节,家家都该吃上一碗粥吧。虽然,在我对粥的回忆里,这朵记忆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离,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迷雾给遮离住了。可是,再对往事的渐渐追溯过程中,它却慢慢的盛开了。
19. 晚上,妈妈在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有炒土豆丝、有小龙虾、有青菜、鸡、鸭、鱼、肉等美食。妈妈说“鱼代表年年有余”。全家团团圆圆庆除夕,吃完年夜饭开始发“压岁钱”。然后我拿着压岁钱去买烟花,买了仙女棒、响炮、天猴等,不一会儿所有的烟花就被放完了。
20. 米醋,最好选用上好的,因醋色淡,泡出来的蒜便呈碧绿色,好看。若用陈醋,泡出来的蒜,光彩就差,蒜瓣不够绿,口感也差。
21. 5腊八节作文500字以上 篇
22. 尾月间,天色严寒,泡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纯正。
23. “腊八粥,腊八蒜,放债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这是老北京常说的一句民谚。
24.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清晨我早早的就从暖和的被窝中穿了起来,一打开房门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我急忙跑到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忙碌着。我问奶奶:“今天早上早餐是什么?怎么这么香啊?”奶奶说:“今天是腊八节,我正在做腊八粥。”“什么叫腊八节?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奶奶给我说了一个关于腊八节的传说。
25. 4腊八节作文500字以上 篇
26. 一件事情,一个感动来得如此之迟,足已迟到妈妈躺在坟墓里了方才想起,这世上做儿女的怕是一生都还不了父母千分之一的恩情!
27. 专家指出,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序幕。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迎接一年一度新春佳节。
28. 没有,我奶奶也去庙里要了一大碗粥,还特意给我留了一些。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希望每年都有更多的粥。
29. 在腊八节那天,我闻着腊八粥的香味,肚子又开始闹了,跟妈妈撒娇说:“妈妈,我又饿了。”妈妈笑着看着我的小脸说:“小馋猫,不是刚吃完饭吗?那我就让你尝尝吧。”说着,妈妈用小碗给我盛了一碗。过了一会儿,粥不烫了,妈妈才让我吃,我慢慢品味着这美味的腊八粥,抬头告诉妈妈:“妈妈,太好吃了!谢谢妈妈。”妈妈微笑着说:“太晚了,不要吃太多了,不然不容易消化了。”我高兴的“嗯”了一声,然后笑眯眯的把它都吃完了。
30. 土有土味,花有花味,腊八蒜有种特殊的味道。这味道,会让我想起故乡,以及一些跟故乡有关的事情。
31.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不忍看着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xxx。(即为善生的意思),牧女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32. 今年腊八,姥姥泡了许多腊八蒜,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白生生的蒜瓣就变得绿绿的,正如老舍先生在《老北京的春节》中描写的——“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33. 走过一条小径,就看到了一个蕴含丰富徽派建筑的亭子,穿过这个亭儿,就来到游玩正地。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个挂满红灯笼的树。高高的,红艳艳的。但不过一会儿,引起我注意的是那阵阵香味,是从一窝拥挤的人群中飘散而来,是腊八粥。我舀了一碗,尝了一口,甜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好吃。里头有些米、有栗子,还有各种材料,构成了这美味佳肴。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
34. 腊八,这样的节日,总让我想起农历,想起乡村,想起人烟。腊八蒜,总让我想起光阴深处,那些不变的东西。
35. 我眼巴巴地等了一个礼拜,可腊八蒜一点也没变绿。往年这时腊八蒜早该泛绿了,我十分着急。姥姥是个地隧道道的老北京人,我只好向她请教。姥姥听了煞有介事地说:“呦!那你不是在腊八那天泡的吧!咱老北京人讲究,腊八那天泡得蒜才能湛清碧绿呢。”
36. 这时,有一颗露珠就要从花瓣上掉下来了,我赶快用手指接住,滴进我的嘴巴里。露珠在我的舌头上翻了个跟头,晕乎乎地滚到了喉咙里,整理时,一种冰冷感萦系心头。
37. 志愿者们早早就买好了糯米、红豆、花生、红枣、莲子等熬煮腊八粥的材料。1月3日早上,不到6点,志愿者们就忙活开了,将煮粥的`材料细心挑选洗净,特别是红枣由于怕老人们咀嚼不便,来帮忙的志愿者阿姨们将每颗红枣的枣核都剔除,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忙得不亦乐乎。上午9点半,在赵公社区居委会活动室,大锅软烂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已经熬好了,散发着阵阵香味。围着桌子,老人们吃着、聊着,发出阵阵笑声,吃完碗社区志愿者就会及时再打碗粥送上,社区工作人员还细心的将电视打开,吃完腊八粥的老人还可以在社区继续看电视,享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社区志愿者们还将腊八粥送到年纪大不方便行动的`孤寡残疾老人手中,获得了这些老人的交口称赞。
38. 回到了家,母亲立刻开始煮腊八粥。糯米1杯,小红豆20颗,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各10颗……我发现母亲数得多么认真,做得那么细致。接着,我看见母亲将几颗带有黑点的豆放在了一旁,把拌好的“杂拌儿”倒入了锅里,加了几颗冰糖,几杯水,就将锅盖盖上了。
39. 腊八是老北京过年重要的一天,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都要在这一天把一年的盈利算出来,债主们要把借出去的钱要回来。大家都知道“腊八儿”这天要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腊八粥有互相赠予的传统讲究,可是由于“蒜”与“算”同音,有“清算”的意思,腊八蒜可都是自家腌制,不愿假手于人的。假如你想上街卖腊八蒜人家会认为你是催账的,这买卖一准儿做不成。
40.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41. 中午,我一回到家,就闻到了醋味儿,我知道这又是年迈的祖父母在厨房腌那白胖白胖的蒜了。腊八蒜每放一天,对春天就有多一分的期盼。大年三十之夜,醋泡过的蒜又香又脆。如果用腊八醋来蘸饺子,那更别有一番滋味了。
42. 腊八节的腊八粥真的是人间的美味,我喜欢腊八粥!
43. 我非常喜欢喝腊八粥。妈妈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过去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无需在腊八,平时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妈妈有没时间,有没心情。每当妈妈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快乐的帮妈妈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量凑着八种材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非常的麻烦非常热闹的事。
44. 好像只是眨眼之间,曾经认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面前时也不外如斯,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45. 活动还没开始,签到处早已人山人海。开始后,广场上更是人声鼎沸,小记者们向四面八方散去,我也赶紧走向我最期待的地方,用毛笔写福。
46. 半个时辰后,香气溢了出来,母亲把腊八粥倒了出来,犹如一条爱的暖流,倒入了碗中,香喷喷的腊八粥就这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多么有温度的一碗粥啊!我细细品尝着母亲为我精心准备的一碗粥与一小碟碧玉般的腊八蒜,心中倍感的幸福与温暖,突然,一层水雾罩了上来……
47.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48. 其实,即使不用十八种干果,腊八粥的主料和辅料也甚为复杂,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黄米,赤豆,粟子,红枣,粥成后还需有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这样丰富的搭配,在小时的家里,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寻觅得到的。即使现在,做这样一碗粥也常需费一番心力。
49.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50. 腊八节搞了个大乌龙,没有腊八粥,也没有大餐,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只是吃泡面,我也觉得很香,很香!
51. 我喜欢腊八节,哎呀,我的口水又流出来了,嘻嘻!
52. 妈妈从腊月初七的黄昏就开始熬制,锅里放足了水,放上材料,然后开大火开始煮,每过一会儿妈妈就要用勺子在锅里搅拌,防止粥粘在锅底上。水开了之后,就可以调到小火慢慢熬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熬好了,然后放上冰糖,吃起来香甜美味,味道好极了!
53. 我细细一想,还真是,为了早点吃着蒜,我们在尾月初七那天就把蒜泡上了。岂非真是这个原因?这没什么科学依据呀,我半信半疑。腊八蒜却真是吃完了都没见着绿。
54. 你别认为腊梅仅仅好看,它还很好闻呢!我把一朵腊梅放在鼻子前面,使劲一吸,啊!我感到有一股清香冲遍全身,把心中所有的污渍——不开心全都洗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神清气爽。
55. 腊八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在腊月初八吃的。虽然它很普通,但是它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美味。
56. 这一天,一些地方的寺庙里会分发一些腊八粥。人们经常拿着碗去寺庙端一些腊八粥。这一天,尤其是一些老人在寺庙门口排队等候寺庙里的人分发腊八粥。因为据说喝了腊八粥就意味着一年多。每个人都应该赢得一份好工作,希望来年有好收成。
57. 专家介绍说,“腊八粥”来历与传说多种多样,各地版本不同、说法不一。在佛家看来,“腊八粥”来自印度,是佛教一种宗教节日食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腊月初八这一天广为施舍饥民善举,逐渐演变成熬煮腊八粥习俗。随着时代发展,腊八粥原有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节令美食了。
58. 下午,贴春联的时候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一看,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
59. 腊八这天,白天,一早搬出备好的瓶瓶罐罐,逐一洗净,放到阳台上晾干。然后,精心挑选个大的白皮蒜头,瓣多的,殷实的,最好。
60.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母亲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寻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61. 腊八,美好新年的开始!
62. 3腊八节作文500字以上 篇
6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闻到腊梅迷人的香气时,我就会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今天是腊八,腊梅当然要跑出来凑凑热闹了。
64.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母亲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由于,其实没必要费工费时去预备那些东西,真想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预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65.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66. 熬这种粥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粘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去做。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屋飘香。
67. 中国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我推测,腊八蒜并不是必需在腊八这一天泡,只要天色足够严寒就可以了。
68. 到了晚上,妈妈带我到街上赏花灯,只见大街上人来人往,到处张灯结彩,热闹极了。路边的花灯真多呀,有凶猛的老虎花灯,有可爱的小兔子花灯,还有活蹦乱跳的小鱼花灯,真是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接着往前走,看猜灯谜那里人山人海,有的讨论了好久都没有猜出来,有的人一下子就想出来了,还有的人拖着下巴苦苦思索着。我看到一个灯谜,一下子就猜出答案,是知了,还获得了一份奖品,我开心极了!
69. 俞爷爷的讲座从阳历和阴历开始讲起,告诉了我们腊八节的由来,以及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俞爷爷说,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为“腊月”。因“腊”与“猎”二字在古时通用,冬天又是一个打猎的大好时机,大家将打 到的猎物先用来祭祖,“猎祭”逐渐地便写成了“腊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制定历法,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叫“腊日”。
70. 腊八粥由大米、小米、糯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银杏等干果组成。腊八粥不仅是一种季节性美食,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适合寒冷天气维护脾胃。
71.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72.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年我还真就犯了馋,为了能早些吃到色香味俱全的腊八蒜,还特地耍了个小智慧。我想,既然花草树木在暖和的环境里能生长得更快更好,那腊八蒜一定也能在暖和的环境里变绿得更快。于是就把一罐子腊八蒜放在了暖气边上。
73. 转眼间,十二月快过完了,腊八节也到了,同学们的腊八节是怎样度过的呢?
74. 今天又到腊八节,可惜好多每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部分日子的。一早起来,母亲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看到考试吧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75. 当我提起腊八粥时,是站在一种别致的角度,置身于一个完全笃实的环境之中。于是,一时间,我的记忆里弥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实,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从没有过过腊八节的。所谓的粥,就是最简单的白米粥,而那米,过来人都知道,得经过好一阵挑拣,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净,才会上锅。所就菜,不过是一些咸菜、酱菜之类的。再好一些,不过是粥里加些红豆、赤豆之类的辅料,调节一下。但是这种简单,却是能见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76.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77.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78. ___介绍说,“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与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与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腊八粥”。
79. 泡好的腊八蒜,口感酸辣适度,据说有开胃祛腻、帮助消化和软化血管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