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11:57 5
踏遍千山万水,总有一方土地,能让人心灵得以洗涤。红色之旅,南湖之畔,让我们共同探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 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
3. 向前走,我们参观了历史长河和红色长河,它们讲述了厚重的长河历史,长河农民运动的光辉业绩和来耀先等英雄们的光荣事迹。看了这些介绍,我懂得了应该要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
4. 一进场馆大门,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残片吸引住了,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为我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它们终究没有经受住金元的铁蹄,而被毁于一旦。我们继续参观,看到有些青瓷残片的命运要好得多。现代工匠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它们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复了它们往日的姿态。随后我们欣赏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窑,领略了中国各大名窑的风采。在参观中我还观察到了一种现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颜色偏黄,而南宋时期的官窑颜色掌握的就恰到好处。后来我才知道,瓷器的颜色与烧制的温度也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烧制的温度就会更精确,瓷器的颜色也不会太过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们又去欣赏了美丽的康雍时期的外销青花瓷,这些瓷器可谓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康熙青花较为饱满,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动。
5. 继续向前走,一条活力长河出现在眼前。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勤劳勇敢的长河人民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6. 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
7. 以前所学习、了解到的老一辈革命家是伟大而崇高的,更多的是知道他们的光辉业绩,但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和现场参观,使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逐渐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在我的头脑中汇集起来,他们的形象更加伟大!他们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窑洞中,却胸怀天下安危、民族兴亡;他们面临着国民党、日寇的重重包围、打击,多少次被逼几乎走到绝境,但是他们从未丧失理想、信心,以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发挥集体的智慧,硬是在在重重艰难危险中,在黄土高原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奇迹!可以说包括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抗日战略等决策,哪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革命失败,但每到决断关头,他们总能准确掌控大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又是何等的智慧!我为我党拥有这样的智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使我坚信:我们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不断继承和丰富先辈们的精神和智慧,领导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取得更大胜利,让中华文明闪耀在世界之巅!
8. 鲁迅故里是一个江南民居与园林情趣之胜。
9. 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
10. 走出了场馆,我们进入了陶艺学习中心,开始自己制作陶器。制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实却困难重重,我做的满身是泥,最终还无功而返,真是有些遗憾。
11. 经过十多年努力,筑建18座,使沿江岸线趋于稳。1926年8月一日,已感身体不适的张謇仍冒着酷暑与工程师一起到保坍工程现场视察,终因劳累过度身体不支而病倒。23天后的8月24日中午,张謇病逝。张謇为了国计民生的确已经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 张謇纪念馆坐落于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最东面。一下车,我就仿佛来到了清代。进入仿清式建筑的`大门后,沿着甬道往北走,迎面而立的照壁上镌刻着张謇的名言。
13. 今年夏天,我趁着暑假的闲余时光去到了南湖红船及革命纪念馆。这次的游玩让我受益匪浅。
14.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1960年,在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关怀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了。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南湖成为旅游风景区。2006年建立新馆。
15. 我们还去了科技馆参观,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我玩了许多东西,我最感兴趣的是球球冒险记,惊险刺激让人爱不释手。我们还看了机器人跳舞,在遥控器的操纵下两个一红一蓝的机器人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变幻出各种姿势,可好看了。可惜参观时间太短,很快我们就要返回了。
16.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里,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里面很大,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位带着我们参观的姐姐说这个博物馆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石斧、石刀、铜镜听完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参观,在姐姐的带领下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标本,有羚羊、大熊猫、金丝猴还有十八罗汉,有的十八罗汉的手都不见了。姐姐说:失去的东西是永远找不回来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17. 随后,我们又进了滩羊馆,里面明亮极了,羊的塑像各不相同,有的在温柔地哺育着自己的孩子;有的悠闲地在草地上漫步。看了用羊皮做的用具后,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以前我只知道羊肉好吃,对于其它却一无所知,今天的参观给我上了一堂课,我知道了羊的全身都是宝,还有羊文化、羊产业,“羊”还在不断发展呢!我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
18. 三、近距离接触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先驱们。
19.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和平安定的时代,不愁吃喝,因此我们更应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以前艰难困苦的生活。
20. 来到二楼展厅,我看到了来耀先当时理发的椅子,生活用具,革命烈士证书,详细地看了墙上的烈士事迹,这些都让我肃然起敬。
21. 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我要在下个假期继续探索历史,把整个历史长河灌输到我的脑海中。
22. 来到了鲁迅家烧菜的地方;我们知道了一个故事:当年,一个叫章福庆的农民,家住上虞杜浦村,他经常到周家来作“忙月”。还给少年鲁迅做过许多玩具,受鲁迅喜爱。
23. 张謇一生共创办了4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张謇一生孜孜不倦,他的面目因历史的淘洗更加清晰、鲜活,他的救国情怀永远激励人心!
24. 正门门口,我看见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满是精神,使看的人都精神抖擞起来。纪念馆共有两个展厅,分别在楼和二楼。我们走进纪念馆楼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和国家导人对南湖的关怀》这个标题,仔细读下文,发现这是展示了40多位中央领导视察南湖的照片以及手记。再往里走,我又被个地方吸引了,那里写着各位英雄人物抗战时的情景,站在玻璃前,仿佛还 能闻到历史的气息,闻到火药的气息;仿佛还 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听到响彻云霄的槍声;仿佛还 能看见当时的惨不忍睹的情景……
25.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非常有幸能和校院机关党委委员、工会委员、新任党总支书记(含副书记)、支部书记等一起去延安。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在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团队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请求罗振宇及文大会教授给我们介绍延安的情况,讲解伟人的事迹,一路走,一路讲,大家都认真的听,不断的提问题。最后大家激动的唱起了“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太阳升”等革命歌曲。一路奔波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
26. 我凝视着他的眼睛,非常地祥和,似乎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地宽容。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我左瞧瞧,右瞄瞄, 上看看,下望望。我终于发现了,和蔼的眼神中还有一 丝微微的'愤怒,再加上他的眉毛,正好应 了他说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 丝微微的愤怒便是怒视那些压在人民头上的人。
27. 我细细地看着他,他也似乎一直盯着我。我打量着他:和蔼的眼神,大大的鼻子,像浓墨写成的“一”字胡须把嘴都给挡住了,穿着一件没有色彩的衣服。
28. 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这是几十年前那些老英雄用汗水、血液换来的!不该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听要努力读书,回报那些因为我们后代的幸福而牺牲的老英雄。
29.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一进大门,便看见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大羹有味是诗书”。而仔细一看,发现书桌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刻下的,用以自勉和提醒自己。
30.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31. 通过教授们生动的讲解、革命旧址实地参观、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1935年-1948年中国的历史和我党的历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一是了解到了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与事件背后的原因,比如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七大”,我知道了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都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二是了解到了当时的事件参与者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们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让我了解了很多。同时对于张闻天、王稼祥、张国焘、林彪、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杨步浩曾经做出的贡献,也让我感慨良多。三是对当时中国的大时代背景有了更多侧面的了解。共产国际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国民党的围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也可谓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32. 南湖之所以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是因为这里风景秀丽,鼎鼎有名,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曾是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的举行地点,并且顺利结束。
33. 张謇纪念馆内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讲述着张謇这位为我国工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人物。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张謇夜读三更的故事,不禁想:成功之花,人们只会惊异它现时的明艳,但是却不知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水,这句话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心间,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张謇夜读三更,日复一日,发愤图强。终于用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登上了科举的巅峰!
34. 延安之行,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课;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当年艰苦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始终在我们心里。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要努力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更多地正视个人利益的牺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以极大热情干好工作。为了这个信念,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
35. 四、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36. 吃完午饭,我们在湖边散步。微风吹来,湖面波光粼粼,让人陶醉。之后,我们去了南湖革命纪念馆。
37. 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38. 绕过照壁,再往北走,进入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一进大厅,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堵数字墙,这些数字标志着张謇的一生:十六岁,中秀才;四十二岁,中状元;四十三岁,开办企业;一生创办三百七十所学校……
39. 鲁迅是绍兴人,但他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人类。
40. 参观完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古代用的东西和许多我不认识的东西,他们都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为人类服务!
41. 浙江嘉兴南湖及游船(仿制),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而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一大”在南湖的续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届中央局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的诞生。
42.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张謇纪念馆。
43. 鲁迅啊鲁迅,真是一个为人民苦苦奋斗的人。可惜啊!当时的时代是在黑 暗中的,鲁迅再厉害,也是九死一生啊!现在, 每当我定睛 看 他时,也就早 已变成雄壮的雕像了。
44. 那天上午,瞻仰红船的人是络绎不绝,有的人拿出相机、手机拍个不停,有的人停了下来,站在那里瞻仰半个小时,还 有的人频频发出感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次大会的举行地点啊!真厉害!”“这么重要的.景物我定要拍下来,回到家里继续瞻仰。”……我挤到了最里面,看着停在我面前的红船,脑子里不禁联想起了当时的情景:在中舱里面,各位代表紧张的商议着,手指直点点这点点那,会在黑板上写上方案,会又在本子上记录着其他人的想法…我情不自禁地敬佩起那些人,那时候多么危险啊!可能上秒他们还 在会议,下秒就被敌人发现,可他们,却可以为了我们后代的幸福而不惧危险。
45. 跨进大门,迎面而立的照壁上有这样一句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张謇的一生见证了这句话的真谛。
46. 一走入场馆,就看见一面浮雕墙呈现在我的.眼前,有五位高达挺拔的浙江省六大代表,他们表情严肃,目光炯炯有神,如同肩负着重大任务。
47. 参观完张謇纪念馆,我不禁感叹:“张謇,真不愧是集实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伟人。”
48.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革命烈士墓碑前,一排排墓碑就是一个个威武的战士,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生平事迹。从中我知道他们中间年龄小的只有十八岁,为了解放家乡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默默地站在墓碑前,暗暗下定决心,先烈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49. 10月27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张謇纪念馆,去了解一位伟人的成长足迹,去聆听一位伟人的爱国心声,去感受一位伟人的救国情怀。
50. 从临街石库台门的右侧进去并穿过长廊,再经过桂花名堂,便来到了鲁迅的卧室。在辛亥革命时期,鲁迅便住在这里。
51. 南湖革命纪念馆,原设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内,现在湖心岛对岸摆渡口。1959年初,中共嘉兴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建立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及办公室,筹建经费由中央文化部拨款3万元。由于中共一大会议是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租用游船在舱中秘密举行,而原船已不可追踪,同类游船也已绝迹。因此筹建开始的主要工作是弄清开会时游船的形制,经过大量的调查访问,根据老船工的回忆,仿制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模型送中央审定。得到了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肯定,遂据以放大仿制。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烟雨楼正式成立,对外开放,陈列展出纪念船和“中共一大史料”。
52. 进了鲁迅故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关于鲁迅的画。只见画中的鲁迅正在抽烟,相传这便是鲁迅的`标志,他正在凝视古房和小河,似乎在考虑如何写作。
53.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主席指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54. 二、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55. 今天通过参观,我为能在长河这片热土上学习生活,感到幸福和自豪。我们青少年应该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相信长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56. 进入展厅,里面共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张謇: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在出生成长篇中,我们听了“夜读三更”、“接下联”、“九百九十九”等故事,知道了张謇从小既聪明又勤奋。在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展品和资料,知道了张謇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是大生纱厂。之后,张謇又陆续开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还以此为轴心创办了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众多企业。因为海门靠江靠海,所以水上运输是必要的,于是他又兴建了青龙港和天生港。张謇还在教育方面拥有诸多第一,为海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他“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
57. 一进大门,我就看到通道右侧的一块石牌。沿着通道往北走,迎面而立的照壁上镌刻着张謇的名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奋斗追求的一生及其逝世后80年的.世事沧桑,印证了这句话的真谛。走出张公祠堂向北,屹立于眼前的建筑就是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张謇5岁起私塾读书,他学习十分自觉刻苦,小小年纪就坚持夜读,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夏天蚊虫叮咬,就把两脚放在坛子里躲避蚊虫,不到三更不睡觉。到十一岁时,张謇已经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籍。在众多的图片中,张謇最后一张工作照片特别感人。清代末年,长江下游深泓北移,造成通州江岸大面积倒,大-片田化为乌有。为此,张謇以私资聘请荷兰、瑞典、英国、比利时等著名水利专家勘察江堤,制定保坍方案,并于1911年成立保坍会,张謇自任保坍会会长。
58. 走进张謇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清式的门楼。门楼顶部刻有“张謇纪念馆”的匾额,门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把守着,使我感受到张謇纪念馆是庄严神圣的。
59. 穿过照壁,只见院子里的参天古木——银杏树,枝繁叶茂,古树的腰很粗,起码有五六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接着,我们走进了绿树掩映的张謇纪念馆,一座青砖白缝,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大厅既有民族风元素又有欧式风格,是根据张謇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汲取西方先进文化这一人物特征量身设计的,大厅中央屹立着张謇的半身铜像,只见张謇身着西装,戴着领结,两眼深情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索着实业救国的宏伟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