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传统佳节,温馨迎新岁

面书号 2025-02-20 11:51 5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庆祝传统佳节,感受温馨氛围,迎接新的岁首。

1. 当我们走的时候,看见许多桌子上都干干净净的没有剩余的食物,这种不浪费粮食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2. 春节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孩子们愉快的假期也就过完了,大人们也应该去上班了。可是,所有的地方,笑声,喧闹声都依旧存在着。

3.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的日子我们一家要在这一天开始大扫除了新年要有新气象!我们要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大扫除

4. 转眼间春节过去了,我真的很期盼下一个春节啊!开心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

5. 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大家开始吃团年饭了,餐桌上,不仅有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美酒和饮料。大家开心地吃着、喝着,还互相说着“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这样祝福的话。长辈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希望小孩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

6. 我又去挑选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最后还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过年的感觉,好温暖啊!

7. 吃完了麻糖,我和妈妈拿起了扫把和抹布,又是擦玻璃又是扫灰尘,任何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忙得不亦乐乎。妈妈说:这叫“扫尘”,过了腊月二十三,离过年就只剩下六七天了,新年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人们的准备工作也越来越热烈,不仅要彻底的清扫房间,还要剪窗花,贴对联,购买过年的物品等等。忙活了一天,虽然有些累,但是看着一尘不染的房间,我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吃过晚饭,站在窗前,看着万家灯火,听着小雪球那清脆的沙沙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哦!

8. 但是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一样,我家买楼房了,要在城里过年。爸爸和我都想回老家,陪爷爷一起过新年。可是妈妈说:“新房第一年不能空着。”结果,妈妈一票战胜了我和爸爸的两票。

9. 我家乡的节日有很多,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

10. 姥姥先分配好每一个人的工作:我来拖地和擦门、哥哥来扫地和擦玻璃……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我们最终打动了一个“大懒虫”-爸爸他睡了一会觉,又不好意思地起床了,他也去干活了

11. 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从前,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来村里破坏,抢牛抢羊;村里人想尽办法也赶不走它。有个人无意中点燃一根竹子,竹子燃烧爆炸,没想到把“年”给吓跑了。从此,每到这一天都要放爆竹,贴对联。这就渐渐演变成了春节。

12.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要赶回啦团聚。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农家晚上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13.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但最热闹的时候是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把饺子里面放上糖,谁吃到糖运气就好。去年,我就吃到一颗糖。我们

14. 我的家乡在日照市莒县。在莒县,春节是一个最为隆重,也是当地人们认为是最重要的节日。

15.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

16. 贴春联、吃团年饭、放烟花、放鞭炮、给压岁钱……这些都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我可喜欢过春节了!

17.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人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18.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19. 开始吃饭,我和弟弟正准备吃一个大鸡腿,被姐姐拦住了还教训我们说:“这个要给爷爷、奶奶吃。弟弟还是有点不舍得,最后还是绤了,我和弟弟看见爷爷奶奶都不在也没吃,弟弟想吃就说:“你不吃我吃好不好。”我假装替奶奶说话:“那好吧,你和姐姐一起吃。”弟弟把鸡腿吃了。一桌子人都大笑起来。

20. 我们一家人干了一下午,却换来了一个干净又整洁的家真值!

21. 初一这天,大街上最精彩的要数舞龙灯了,鞭炮一响,龙就开始舞起来,妈妈带我去钻龙,我从龙头钻进去,又从龙尾钻出来,十分开心。

22. 这时,妈妈说:小朋友们!快来看春晚啦。于是我们一起守岁,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我们才各自回家睡觉。

23.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妈妈赶紧过来坐下。我和妈妈就去拿甜点、水果、蛋糕、羊肉、饮料……这里真是应有尽有。这里的羊肉每一盘里只放两片,特别精致,把它放在铁板上烤一会儿就好了,吃起来真香呀,我可喜欢吃了!

24. 大年三十那天,我一早起来,就到小宇家玩。小宇正在刷牙,我就问:“今天是什么日子?”“除夕夜.”小宇满怀自信地说。“答对了。”

25.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你呢?

26. 我和妈妈已经煮好了丰盛的`饭,等着全家人一起吃饭,有这些:代表年年有余的鱼、像征吉祥的鸡、年年高升的年糕、年年发达的花糕,还有一锅香喷喷的火锅。全家人围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团圆饭。

27. 妈妈带我去测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儿童套餐,爸爸去柜台交了钱。人真多呀,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进去了。

28. 怎么样我们这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29. 伴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欢声笑语也从温馨的家园中飘荡而出……

30. 小年象征着一年的结尾,是一个传统节日,小年也叫做祭灶节,在小年这一天大家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等。小年是哪一天:一般来说,小年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但是各地的小年时间确实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31. 晚上,放鞭炮了,城里人放的礼花真多还特别漂亮,可是我只能站在阳台上观看。一朵朵礼花盛开,我好像看见爷爷慈祥的笑脸,领着我走出院子看村里人放炮,我和爷爷也一起放,铛铛的响,真带劲。“爷爷,您放炮了吗?您吃饺子了吗?”“放了……”不知为什么,电话那头爷爷哭了,我也想哭,我想爷爷。

32. 小年,真是个不眠之夜,既幸福又开心的日子!

33. 农历十二月廿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廿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34.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过年,我也不例外。穿新衣,放鞭炮,家家团圆真热闹……

35. 吃过团年饭后,大家一起去放烟花。只听“嘭”、“嘭”一声声巨响过后,一颗颗小彩珠像插上翅膀似的,“嗖”的一下飞上了天空,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把天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36. 吃完了以后我们开始表演。第一个我表演是唱歌唱着唱着唱调了,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也笑了。第二个弟弟表演打篮球妈扒拉扒拉。突然拍飞了,又是让大家笑了起来的表演。下一场姐姐表演跳舞,跳摔倒了。爸爸表演魔术从帽子你变出花没变出来。妈妈表演煎鸡蛋,可是煎到脸上了。每一场表演都让人欢声笑语。

37. 除夕来临,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孩子们放爆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联欢晚会。人们一般在 点以前不睡觉,都要守岁。

38. 原来,灶王爷是传说中的一家之主,是全家的保护神,无论你做了什么事都逃不过他那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他都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全家人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根据一家人做的善恶之事,决定来年的吉凶祸福。人们给他吃这些又甜又黏的麻糖,是为了粘住他的牙齿,让他不要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哦!我明白了,原来人们是在贿赂灶王爷呀!”我根本不信这些,只顾把又香又甜的麻糖嚼得“嚓嚓”作响。心想:天下有这么多人家,玉皇大帝能管得过来嘛!不过,这个风俗可真不错,让我每年都能吃到这人间的美味……“哎呀,不好,粘住牙齿啦!”我用手指着嘴巴,急的直跺脚。妈妈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来。

39. 腊月二十四是我们土家族过小年的日子,这一天大家都得回自己的家乡快快乐乐的过小年,传说这一天小老鼠还吹吹打打的'嫁姑娘!

40.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

41.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对奶奶、爸爸、妈妈说:恭喜发财!长辈们就拿出大红包发给我们,我们高兴得直说:谢谢!吃完饭,我们还到处去逛逛,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42.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到处充满着喜气!春节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有新衣服穿、放鞭炮,还可以和家人走亲访友,最让我开心的事是还可以收到好多大红包。

43. 正月初二,初三是人们串门的日子,每一个人都领着许多东西,大大小小的包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有到亲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还有到……

44. 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持续四个半小时,晚会里有魔术、小品、歌舞等精彩节目,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魔术。看节目看到十二点的时候,外面放烟花 爆竹的声音很大,天空上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鞭炮的时候爷爷告诉我:“放鞭炮是为了吓走传说中一种凶猛的怪兽‘年’,让人们来年过上幸福、安康的生 活。”

45. 过年啦!家家户户的大门两侧都贴上红红的对联,门上还贴着大大的“福”字,有的还挂起了红灯笼。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一闪一闪的彩灯,好像在对大家说“新年快乐!”

46. 伴着这爆竹声,我进入了梦乡。我期待着明天睁开双眼的时候,春节来临,我会更开心。(结尾意犹尽,充满希冀)

47.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48. 多么动听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新年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49. 放完烟花,一家人就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晚会上有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惊险的杂技、神奇的魔术……大家看得可开心了!

50. 当千家万户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挂在一个棍子上。要点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紧张呀。当火已经接近鞭炮的'捻时,我的手已经哆嗦起来了,眼睛不住地盯着火苗。

51. 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过春节意味着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52. 啊!美好的春节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53. 正月初一到了,天还没亮,人们就早早的起来了,放鞭炮,吃水饺,到 ——9点之间,孩子们和男人们出去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客人。拜年可以获得红包或一些压岁钱,这使每一个孩子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54.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年之首。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以及各种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缠好衣服后,第一件大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晚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好友拜年。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谐音大吉,带多带少没关系,但不能是奇数。

55.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56. 压岁钱是我们过春节时一件必不可少的事,要去给大家拜年,恭喜发财、万事发意......

57. 吃了 年 夜 饭 ,爷爷奶奶给了我压岁钱,希望我来年好好学习。

58. 我们的小烟花放完了,接下来大人们要放烟花了。“耶!放烟花咯!”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冒出来的烟花,“哇!好漂亮哦!”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