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11:34 5
1. 内容
2. 三角形高线、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几何语言表达及它们的画法.
3. 内容解析
4.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有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和重心等有关概念;需要学生动手的频率也较高,要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5. 理解三角形高、角平分线及中线概念到用几何语言精确表述,这是学生在几何学习上的一个深入.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习三角形的角、边的延续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一个准备.
6.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它们的画法,难点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高线的位置关系.
7.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8. 教学目标
9. (
10.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11. 会用工具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2. 教学目标解析
13. 经历画图实践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14. 能够熟练用几何语言表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15. 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画法.
16. 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相交于一点.
17.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8. 三角形的高线的理解:三角形的高是线段,不是直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上.
19. 三角形的中线的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也是线段,它是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这个顶点的对边中点.
20.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也是一条线段,角的顶点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对边上.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即就是说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通常的角平线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21. (一)知识教学点
22.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
23. 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4. 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25. 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26. (二)能力训练点
27. 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8.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 (三)德育渗透点
30.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四)美育渗透点
32.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33. 二、学法引导
34.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35.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6.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
37. 3的应用.
38.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9. 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40. (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41.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学期尤为重要,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关注学困生和女生。
42. 二、教材分析
43.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44.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