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9:58 7
在炎炎夏日,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场关于“重阳节”的文化盛宴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1. 明天,是个很特殊的日子,二〇xx年九月十日,即将是我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今天晚上,我思绪万千,感到时光飞逝,小学生涯的六年好像一晃就要过去了。
2. 谈起爱幼,那真是与老人的境况有着天壤之别。家里的关注就不必说了,经济的不景气使大家好象一下子从孩子的身上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凡是与孩子相关的一切衣、食、行、学、玩、乐都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难道真的要从小就培养孩子一切都向钱看吗?
3. 茫茫道路,放眼望去,望不到希望的渺茫,望到的满是他们那坚定的眼神,激情飞扬,血染沙场,满腔热血,只为今天……
4. 映得花环更加明艳,阳光照在白发上,如同溅出水花折射着光芒,恍惚中,我被她们的美打动了。忽听见外婆称赞另一位老人:“你戴这个花环真是好看。”另一位老人也笑着赞美外婆。她们对美的毫不掩饰的热爱,彻底融化我心底的坚冰。
5. 虽然诱导她描述白天在班上的活动没有成功,但还是知道重阳节是敬老人的节日,晚上分别给爷爷奶奶和姥姥打电话问候。
6. 八为阳数。所以九月初九就是重阳,也叫重九。”“那重阳节还有没有其它的活动呢?”我又问。妈妈说:“中国的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还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之类的。”“那为什么现在只登高,却不举行其它活动呢?”妈妈回答我:“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祸免灾。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体育和旅游活动。”“妈妈,现在没有人插茱萸了,那重阳又怎么过呢?”妈妈说:“现在没人举行这些活动,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观赏秋天的美景。每当佳节来临,人们都会举办各种敬老活动,祝愿老年人步步高升,健康长寿。”
7.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很受重视的传统节日。那夜的月亮又圆又大又明亮,象征着团团圆圆。人们习惯上都围坐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亮,可开心了呢!
8. 盼望已久的春节马上到了,为了迎接这个节日,我们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各种各样的准备都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忙了许久,新年从大家的期盼中来临了。
9.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10. 这一刻,我仿佛听见了无数炎黄子孙心碎的声音,听到了骨头的破碎声,看到了中国人民那抑制不住的泪光,那泪光洒在了破旧的衣襟上,落在了血红的中华大地上!
11. 身为教授的金文学创作《东亚三国志》,并不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去综合、分析、总结,而是亲身参与,处处有“我”,以第一人称写三国、谈三国、侃三国,不时伴随着一些个人化的情绪、感触。因了作者的现身说法,更因为那些具体可感的真实遭遇,将这本书说成是一本游记随笔也不为过。比如《与三国女性的恋爱体验》中,作者不但大方“贡献”出了自己与三国女友交往中略带伤感的小故事,并戏将中、日、韩三国女子性格特征中的火爆气质以“大蒜”、“芥末”、“辣椒”做比。一句“日本女性服务好,没有怨言;韩国女性服务好,有怨言;中国女性服务不好,又有怨言”虽只是玩笑之言,却也道破了三国女性脾性上的迥异。由于在三国的高等学府中均有游学经历,作者的关注视野,也便超越了人们的日常经验。于是,便有了《东大、汉大、北大厕所文化考》这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文化”研究:说日本人,厕所里所谈的政治与性往往纠缠在一起;说韩国人,直率袒露,想说就说,厕所里有“汉江大桥倒了,永丰百货塌了,泳三(金泳
12. 除夕的爆竹真美,它让我从未如此地感受到炮竹的活跃,我最喜欢除夕了。
13. 在这些年里,老师总是班级的灵魂,为同学们付出了太多:为了学生,老师经常在办公室备课或批改作业到深夜;为了那些调皮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老师经常愁得难以入眠;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听见哪个老师抱怨过,他们一直都在淳淳教诲着我们;就像一句古人的经典之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现代诗人的赞美之语:老师就像园丁,辛勤培育着我们;老师就像甘露,滋润着我们这些幼苗;老师就像...
14.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回看自己走过的岁月,亦是满腹沧桑,曾经的经历,历历在目,已成为无法抹去的记忆,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处。
15. 不一会儿,菜陆陆续续地上齐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有春节传统的饺子,有寓意“年年有余”的鱼肉,还有一堆我喜爱的菜!就说说那红烧鱼吧,鱼身放着些葱丝,盘里还流着汤汁。一阵香味飘来,谁会拒绝这香味呢
16. 我们全家人进行了光盘行动,春晚开始了,我和弟弟帮妈妈收拾了盘子后,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节目载歌载舞,幽默滑稽,感动万分,我们边看边聊,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17. 我们举杯同庆,“过年好!”这才动了筷子,我和弟弟分别给爷爷奶奶夹了菜自己才开始吃,此时此刻,我觉得饭菜十分可口,因为这是一家人共同做出的团圆饭,年夜饭!
18. “什么?哎呀,我就早说让你多看看书,多看看书!你偏不听!”
19.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流传下很多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20. 我很清楚我自己在做些什么。这是有原因的:每逢过年,亲戚朋友总是会弄几个饭局大家一起在饭局上聊聊天,但是,每当他们聊到我的时候,总是会谈论我的学习成绩,这我也能够接受。只不过,他们总是会拿我和其他好学生进行比较,“人家年年拿奖学金,而你呢?只能望着别人垂涎!”我讨厌这种氛围,更讨厌他们永无休止的对比,有的时候我发起火来了,就会朝着亲戚朋友反驳几句:“既然你们能够把我和人家年级第一比,为什么我不能够拿你们和比尔盖茨比比谁家富有?”对我来说 ,每到一个饭局就是像一场辩论比赛一样,连吃个饭都不能安心,面对亲戚的提问,所说的回答都必须要反复推敲,然后再说出口……
21. 我所想的,大多数人都会想:无非是捶背、推腰,或者帮老人做些家务。除了这些,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不会让我们做任何其他事情。通常,老年人总是对我们伤害最大。如果你不忍心吃美味的东西,就留给我们吧。如果你喝不起,就留给我们吧。我从来没有见过祖父母经常给自己添置新衣服,而是带着他们的孩子穿旧衣服。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母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一直都能救他们,但是我已经给了我们剩下的钱去买零食。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母有一天接我放学。我有点想念它。我经常不得不站起来,即使我生病了,所以我不会让我们在学校门口担心。
22. 结婚了,却形影不离的出现在老婆的旁边……
23.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24. 最后,我数数自己的战利品,有一百多个呢!裁判宣布我获得了第一名,还让我上台领奖。
25. 我忙活了一个中午,也激动了一个中午。当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我便提着大包小包的上学去了。在路上,路人的回头率是100%!路人的目光都被我带的自家案板给凝聚了。我羞红了脸,加快了步伐。走到了校门口,我发现自班同学虽说也提着一大堆东西,但走的却从容镇定。我不禁想到了那些题电磁炉的同学,他们可能早已经洋相百出了!
26. 我们边走边收集菊花,一朵朵黄色的菊花十分显眼,我们也十分快乐!一眨眼,我们就爬上了山顶,果然,山顶上真的很美!外婆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你看!”我看到了,外公好像在对我们笑呢!这个重阳节让十分难以忘怀!
27. 洗好了碗,我趁这段时间,到街上去买了一束康乃馨,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想着在妈妈回来时给她一个惊喜。接下来,我把全家的换洗衣服都拿出来洗干净,晾好,还有空余时间就做作业。直到妈妈中午下班回来,我又开始帮妈妈在厨房里打下手。这是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做了一顿饭,没有想到平时吃的饭菜都是经妈妈精细准备的,有时候还要计较她的劳动成果,想想真是很惭愧。吃完饭,妈妈打趣到问我:“碗是不是由你来洗啊?”“ Yes,madam! ”妈妈爽朗地笑了。
28.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确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往,忙个不停了。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
29. 三思而行、行之有效、笑逐言开、开卷有益、意在笔先、先睹为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30. 在暑假里,我学会了五年级的1位数乘多位小数和多位数除多位小数,这个收获对我受益匪浅,因为这样我可以早一点学会五年级的知识,老师教时我也可以轻松点。不止这个收获,我还有很多很多收获。譬如我学会了羽毛球和台球,我刚学羽毛球时,连球拍也不会拿,更不会打球了,我自己都被羽毛球打跨了。到显在,我却可已打败哥哥姐姐了,我可以在三招之内打倒他们。台球,我第一次打时把白球打飞起来,正巧,打中了自己的脚。我还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还边喊我不学了!到现在,我百发百中,中球水平也提高了。
31. 第二天就是春节了,我想:那得的红包就更多了,有可能还有一次两百的呢。我越想越开心。
32. 比赛结束后,接下来当然是颁奖喽!当听到学校领导宣布“第二名,四年一班”时,我们班个个欢呼雀跃,一片沸腾。
33. 一天清晨,妈妈很早就把我叫醒了:“起床啦,起床啦,一年一度的免费节到了,快去参加活动啦!”免费节,顾名思义,就是在那一天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但是现场肯定非常拥挤。我们来到活动现场,果然,才六点,现场就人山人海了。我们向前走去,来到了电子设备区。“快!”爸爸瞅准了一个还没人的商店,像一阵风似地冲进去,一下就拿了五台笔记本电脑、五台高级平板电脑、五台苹果8手机……一下子把店里的东西都拿得无影无踪。“嘿嘿,趁他们都手忙脚乱,我就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爸爸笑着说。妈妈也高兴极了,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向我们下达命令: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爸爸继续去抢东西,我和童允言去参加活动。
34. “灵溪!你可真是xxx呀!我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你也应该好好读书才是!”
35. 我想,我除了得到那么多的奖牌外,还帮姚老师和同学们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值得开心呢!
36.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
37.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六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38. 我一溜烟儿地“窜”回了家,激动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但爸爸没有做出我期望中的表现,只是平静地指了指盘子里剩余的饺子馅儿,“喏,那儿还有一点儿馅儿,下午拿去做吧!”“哦,太棒了,爸爸万岁!”我欢呼着。“哎,万什么岁啊,馅儿是你妈做的!”“嗯,那,老爸英明!”我改口道,忍俊不禁。“好了,你快收拾一些吧!”
39. 不知不觉晚会在我们的笑声和掌声中接近尾声了,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精美的小礼物,我虽然没有抽到奖,但是我还是非常得开心!
40. 在这金色的秋天里,我收获了良好的习惯。记得那时,老师让我们创建的“校讯通”博客,我已经一个暑假没有发过一篇文章了,暑假过去,秋季来临,我真后悔暑假没有发博文,于是,我下定决心,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每周向博客里发表一篇文章,一直坚持下去。
41.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做了一份数学试卷,我做好试卷检查了一遍就想交了,姚老师要我再检查一遍,我说我已经检查好了,姚老师说再检查一遍,我只好坐下来再检查,正检查着,我听见姚老师问我们:“谁已经完成试卷了?”我赶紧举起手来,我一看,还有朱欣桐、包益鸣和蔡宇轩。姚老师说:“你们四个帮我算一下同学们的暑假作业得了多少颗星吧!”我们四个人就一起走上去,数起了同学们作业里的星星,数完后再给同学们发了奖牌。
42. 除此之外,像:爬山、采菊、探望老人、踏青、插茱萸……这些一定都少不了啦!既然这样,那我就来讲讲我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做了什么吧!这不,今天,爷爷奶奶来我们家过这个节日了,可是,遗憾的是外公去世了只有外婆来了,但我相信他在天上一定很开心吧。先不讲这些事了。爷爷奶奶和外婆一同踏上了楼梯,我就十分高兴,连忙跑下去帮他们拿东西。
43.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传说这天登高可避灾。
44. 45分我们到达了白云山西门。只见人行道两旁都是卖早餐、风车、国旗、亚运旗的小贩。白云山西门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人下山。一进白云山西门,空气十分清新,古木参天,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歌,欢迎我们的到来。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明珠楼。平时人山人海的明珠楼,今天人烟稀少。我们坐在凉亭里休息,远处飘来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旷神怡。远处有一片美丽的花海,里面有喇叭花、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辛勤的小蜜蜂在花海中采蜜。
45. 车窗外的景色符合我的好心情。悬挂在天空的太阳今天也很耀眼。充满好心情,我们走吧!作为一名小记者,我和姐姐第一次参加了旅游活动,更不用说我们有多开心了。我们一大早就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报社。现在在公共汽车上,我更兴奋地想到我能马上到达目的地。
46.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47. 一场小雨以后,外面空气很清新,妈妈提议我们出去散步。“好,我赞成。”我说,“那我叫爸爸一起去吧!”没想到爸爸也有这个想法,于是我们出发了。
48. 趣事之三。重阳节是登高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看出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今年重阳节我也登高了一下,不是爬山,不是攀岭,没有走登山路,没有坐索道车。女儿、女婿的家和我搬家后的新地址都在剑桥春雨小区,他们住在另外一栋楼房的22层,我坐电梯上去,在他们家中的阳台眺望远方,也算节日登高了吧!有趣吗?
49.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每逢这个时候,家家都要带上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50. 接着孙老师又说,只要投到5米就可以得5元,投到6米可以得10元,听到这里,同学们立刻兴奋地排好队伍都想投到6米。结果,只有5个人投到了6米。哎!下次继续努力,我一定能投到6米,得到这15元的。
51. 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52. 自此,汝河两岸的老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损害了。大家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入如今。从那以后,大家就过起重阳节来,拥有重九登高的风俗习惯。
53. 鞭炮声把左邻右舍都“震”出来了。鞭炮响起,跳跃着欢快的火花印在人们眼中,也印在人们的心里,人们不由得赞叹:“真美啊!”之后,我们还放了许多烟花,那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成了一道奇丽的风景。
54. 祝天下父母重阳节幸福安康!
55. ,是他在国庆节日期间在人民会堂亲自拍摄的菊花照片。重阳节那天,我又打开鹿台一卒的新浪网博客,观赏了一番他拍摄的“金秋菊展”照片,还数了数,一共有34幅菊花图片,如身临其境,大开了眼界,也就等于我重阳节赏菊了吧。
56. 走进班门,我便看见了黑板上秘密麻麻的字,总之,都是在说让同学们乖一点儿之类的话。而同学们呢?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有关饺子的事。
57. 形式上再多的创新,毕竟也只是外在要素,内容的精炼才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一如封底的文字所言,《东亚三国志》“比较生活、民族、文化,以小见大;纵论中国、韩国、日本,入木三分”——其文风不可不谓诙谐而充满机趣:“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又吵又动手,是充满谋略的立体战”;“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作者这种亲和轻松的口吻,很容易让其“文化研究专家”的“精英身份”于瞬间淡化。所以,无须正襟危坐,更无须战战兢兢地把这本书当作一份比较文化的博士论文,大可贯彻古人所云的“三上”读书法——枕上、厕上或马上(车上),放肆地看,自在地读。当然,以上皆是笑言,没有半点对作者的不尊,实在是这本《东亚三国志》,能让人不时笑出声来,拍案大叫:有趣!如果阅读的地点选在了安静的图书馆或肃穆的书房——倒真有些不太适合了 。
58.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嘛,自然和大伙儿一样,喜欢着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因为,儿童节当天,学校都会为小朋友们准备礼物:有小蛋糕、水果冻、牛奶饮料等等。精彩还在后头,还有许多有趣的节目呢!
59. 我和几位女生被选上了,比赛前,我们不甘落后,放学后,大家一起练习,刚开始,看到自己笨拙的动作,我们都禁不住发笑,而且笑得前俯后仰。
60. 趣事之二。重阳节是观赏菊花的有利时节。本来我想和家人们在重阳节那天到公园观赏菊花,谁料想,由于国庆节前夕搬家,我太劳累了,右腿疼痛,行动不便。10月4日在网上突然看到博友鹿台一卒在新浪网博客的两篇“生活日记”博文,是“金秋菊展”(
61. 这个暑假,总体来说,是对我受益匪浅的,真是有意思啊!
62. 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咣咣铛铛地抄起“家伙”,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开始和面,擀面皮儿,包饺子……当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些人由于材料不齐而端着他那空空如也的碗向我们“乞讨”:“给点儿面吧,给点儿饺子吧!我已经三天三夜没吃饭了!”只可惜我们组的人全都是“铁石心肠”,一致对外“封口”——不给!我们包一点儿,下一点儿,吃一点儿。蘸着自己调的醋汁,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63. 一滴雨珠滴在我的手背上,渐渐的雨下大了。我也该回家了。
64. 回到家中,我们查看了蘑菇有无毒性的鉴别方法,经确认我们看见的这种是较为常见的,可以食用的蘑菇。我们准备好袋子,我给袋子各取了一个名字,妈妈的是收集一号,爸爸的是收集二号,我的当然就叫收集三号了。
65.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它习俗,如挂鸡蛋、插艾草、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等等。我当然最喜欢热热闹闹的赛龙舟!龙舟非常漂亮,狭长、细窄,船头是龙头,船尾有龙尾,远看这龙舟就像真的龙一样,漂浮在清澈明亮的小河上。**和红色是主色调,大家分好组,坐在上面比赛,锣鼓声,呐喊声,热闹极了。据说,这样就会把水里的鱼虾给吓走,从而表示对屈原的思念。
66. 铃声响起,大家异口同声的说:“祝老师教师快乐!”这一声祝福可是让老师放松了警惕啊。老师不经意间发现讲台桌上摆满了巧克力糖,老师笑嘻嘻的问:“这是给我的吗?”我面带微笑答道:“老师你要是不想吃,给我吧。”于是老师向我抛了一个巧克力糖,我完美的接住了。张口就吃。“谢谢老师了”我调皮的答道。“来人呐,上飞雪!”这一声让猝不及防的老师吓坏了,赶紧面朝黑板。于是许许多多的“武器”向老师袭来,老师因此变成了半个圣诞老人呢。
67.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68. 这一天,我们和奶奶去登高。我们来到了圭峰山脚下,随着人流向山顶进发。
69. 别说我还真的不知道“终身大事”也是成语呢,孩子问起来该如何解释呢?
70. 这次课间活动很有趣,不仅能赚到钱,还可以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