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2:48 7
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 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3.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5.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6.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8.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9. 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10.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1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1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4.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5.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
16.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1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9.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20.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1.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22.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23.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2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5.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26.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7.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
3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31. 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32.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3. 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34.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35.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因为在异性面前,男人总喜欢表现自己很男人的一面。这样也才像个男人,所以大男子主义有时候是必须有的。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