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精品教案推荐,高效学习指南

面书号 2025-02-20 01:04 5


1. 知识与能力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3. 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4. 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5. 过程与方法

6. 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7.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10. 重点难点

11. 教学重点

12.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13. 教学难点

14.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15. 课时安排

16. 2课时

17. 教学过程

18. 第一课时

19. 一、导课

20.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1. 二、自主预习

22. 作者介绍

23. 宋濂(1310—

24. ,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5. 知识链接

26.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27. 检查预习

28. (

29. 重难字

30. 嗜学(shì)砚冰(yàn)

31. 弗(fú)怠(dài)

32. 逾约(yú)硕师(shuò)

33. 叩问(kòu)叱咄(chì du)

34. 俟(sì)卒(zú)

35. 负箧(qiè)曳屣(x)

36. 皲裂(jn)媵人(yìn)

37. 衾(qn)绮绣(q)

38. 容臭(xiù)烨然(yè)

39. 缊袍(yùn)耄老(mào)

40. 谬称(miù)廪稍(ln)

41. 冻馁(ni)谒(yè)

42. 贽(zhì)诋(d)

43. 通假字

44. 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45. 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

46. 古今异义词

47. 假。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

48. 走今义:行走,走路。古义:跑。例:走送之。

49. 益今义:好处。古义:更加。例:益慕圣贤之道。

50. 趋今义:趋向。古义:快走。例:尝趋百里外。

51. 左右今义:大约。古义:身边。例:余立侍左右。

52. 汤今义:汤水。古义:热水。例:媵人持汤沃灌。

53. 卒今义:兵。古义:最终。例:卒获有所闻。

54. 再。古义:两次。例:主人日再食。

55. 一词多义

56. 至动词,到形容词,周到

57. 慕羡慕仰慕

58. 从跟从向

59. 书名词,信书籍,名词

60. 道说,动词学说,名词

61. 质资质,名词询问,动词

62. 词类活用

63.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64.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65. 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66.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67.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新鲜肥美的食物)

68.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名词作状语,每年)

69. 文言虚词

70. 以表修饰,不译连词,因为

71. 之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

72. 文言句式

73. 倒装句

74. a.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75.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76. 省略句

77.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前省略主语“余”,“与”后省略宾语“余”。)

78. 三、疏通文意

79. 重点词语解释

80. 嗜学:爱好读书。

81. 致:得到。

82. 假借:借。

83.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84. 走:跑,文中意为“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