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0:25 7
1. “坚持”这个词汇,有时候显得很假大空,有时候又显得像个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敷衍。因为有太多人,对于自己的理想,曾经意气风发,高喊着“坚持”,但渐渐地却偃旗息鼓。真正能坚持下去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喊口号,只需要行动,再行动。
2. 今期的主讲人是年近50的陈晓卿。他毕业于广院,这是老一辈传媒精英的摇篮;后来以纪录片为职,在中央电视台任职多年。看过他早年拍摄的多套纪录片,有市井小传《远在北京的家》,有祖国风光《森林之歌》,也有政治任务,红色主旋律的《朱德》。纪录片并非作者型电影,难以突出个人风格,因此直到《舌尖上的中国》令其大热,我查阅陈晓卿的作品表,才惊觉自己已经看过他经手的不少纪录片。相信也正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热播,才令陈晓卿站在《开讲啦》的讲台上,对听众分享他的人生。
3. 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便利。
4. 果然,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俞老师的经历给了我们正确的认识知识和帮助,也足以证明。所谓奋斗,其实核心就是两件事,一是定目标,二是付出努力,才能够逐渐进步。
5. 梦想是什么,电影《中国合伙人》里说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也因而,它才被那么多人所追逐。但在追逐的路上,并不总是会那么一帆风顺的。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怎么样走下去。其实没有人能告诉你。生活是自己的,梦想也是自己的,所有的纠结、困惑也都是你自己的。而这些,只有经历过,生活才能回答你下一步该怎么做。
6. 以书籍的演变史为例。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点,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竹简和木牍。为克服竹简木牍笨重的缺点,春秋末期人们发明了轻便的帛书。丝绢价贵,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用破布渔网树皮制成既轻且贱的纸,手抄纸书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制书效率,降低了书的成本。如今,缩微图书越发微小易存,整个大英国书馆的所有藏书,可保存在指甲盖大小的电脑芯片上。
7. 再看我们中国当前的大学生,网络和恋爱似乎成了每一个大学生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个人在沉迷于网络和风花雪月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什么而来的?我们能够拥有今天优美的大学坏境是谁给的?我们能吃好的穿名牌这些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应该深深反思的。当我们在抱怨着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当我们在抱怨着食堂拥挤的时候,当我们在抱怨着找不到女朋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长征,有没有想过长征路上的故事: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8. 更重要的是,《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这些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深知,作
9. 作为浙大的一名教授,郑强早年留学于日本和西欧,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国际学术环境和国民性的优劣,而我们国内的那群井底之蛙却在他面前班门弄斧,真是可悲可叹!
10. 《舌尖上的中国》对当下社会,其最大的价值就是第一次把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食,以国际一流的精良制作去展现。但是单纯展现食物的美妙,那并非陈晓卿的目标。如果只是要告诉大家某地有什么美食,请一个摄影师到当地去一个个拍摄,就可以做到;陈晓卿将单纯的美食升华到文化、历史的层面,以“情怀”二字来打动人。这亦是源于他的好奇心,究竟一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究竟人们为了一道菜的原材料,可以做到什么地步;究竟一道菜,会对人产生多大的情意结?于是在《开讲啦》,陈晓卿提到了在第一集出现的养蜂人,六分钟的故事,他们拍摄了四十小时,历经两千公里。
11. 同时,艺术家们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和音符,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古典诗词的韵味悠长,到现代艺术的多元创新,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的享受,更激发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我意识到,作
12. 以上就是我对开学第一课的所思所悟,你们是否从中学到了更多深刻的道理呢?
13. 今年9月1号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依然对中小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每个上台嘉宾自身故事的述说,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对于梦想的永不放弃。他们让我明白了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随手可得,每一个闪耀光芒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言,他光鲜靓丽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难以开口的苦衷。
14. 从早期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发展为如今的彩电、电脑、汽车等等高科技产品,科学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带来了信息时代,通讯带来了便捷沟通,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时也面对着科技的挑战。在科技改变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为看重的应该是科学带给我们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精神追求的改变。
15. 制度创新,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
16. 我觉得今年的《秋季开学第一课》很有意思,也很感动人,也是有时候有些地方很好笑,有些地方很吊人胃口(特别是突然来广告)也很有趣。
17. 同时,看过俞敏洪老师的演讲,心中也有了许多的感受。他是新东方的创始人,英语很好,但他总说自己英语水平不高,总是非常谦虚。他说学英语要面带微笑,努力去追求。不管学习什么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如果一件事你认为是好的,那么你必须主动追求,英语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全球通用的语言,用英语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所以英语必须要学,而且要学好学精。
18. 字以溯源: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19.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弃家庭乃至生命于不顾,追求探索着真理。楚国的屈原,汉代的苏轼,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飞、陆游,清代的林则徐,无一不是以国家责任为重的典范。中华民族正是由这些脊梁支撑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 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将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22. 作为一名基层铁路人,回望铁路在改革开放40年的浪潮中,不禁感慨:中国铁路在这40年的快速发展中,又何尝不是如互联网崛起一般大刀阔斧、波澜壮阔?在铁路从业十年里,亲眼见证了铁路大提速,速度120km/h的普速列车逐步被时速200km/h及以上的动车组所替代。尤其是当下,复兴号奔赴在广袤的大地上,给旅客带来的时速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中国铁路从跟跑者变成了世界铁路的引领者,让中国高铁成了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这些变化与辉煌的成绩中,铁路人何尝不是影片中的创业者那样:执着坚守、刻苦攻坚、追求极致,终成传奇?
23. 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开始,从人类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来帮助自己开始,人类的文明便拉开了帷幕。于是,人类便开始不断地创新,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政治制度,创新文学艺术,创新成为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24.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综艺节目,它在9月1日开学的日子播出,看完的我感受深刻,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师,他叫俞敏洪老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俞老师讲的也是奋斗这个主题。他说出了他的经历。他出生于农村,是个农村孩子,那个年代的.经济条件很差,可以上学的孩子很少,这也是奋斗的理由之一,他高考,复读了整整三年,第一年的目标是考上省区的师范大学,当一名老师,但不料成绩出来时英语才考了33分,这样是连任何学校都考不上去的,第二年在农村一边干活一边努力,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第二年有进步,英语考了55分,但五分之差,还是落榜了,但俞老师并没有放弃,第三年又一样的复习,成绩出来了,高出了北大的录取分数,从一位农村男孩,到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过后俞老师又列举了一位农村学生,当他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还在工地中干活,俞老师便说道,当年我收到通知书时,也在工地干活。现在已经有了教育培训机构的俞老师并不懈怠,依然奋斗着。
25. 武以振魂: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气节。我们要传承发扬武术精神,做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以自强精神振奋民族之魂。
26. 比如汉字叔叔查理德22岁就来到中国,花费了30万美金,为的就是学好汉字。现在,他成了“汉字叔叔”。作为一个外国人,只是对中国字的好奇,就有了那么大的成就。所以,我们是中国人,就更要学好中国字!
27. 像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我们也要做为国奉献的一代,以国为荣,为国而学!
28. 正是这份好奇心,推动着陈晓卿去完成一步又一步纪录当下中国的纪录片;也正是这种好奇心,令《舌尖上的中国》载誉满满。好奇心可以转化为一种向前的力量,令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
29. 我知道了,我们经常往往在口中庄严、庄重的国歌,原来,他的创作者是:聂耳。我还知道了在战争中,有许多人都是父母,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例:父亲左权将军,母亲赵一曼……有许多人在战争中,为祖国奉献了生命。但有些人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遗书。
30. 俞敏洪认为:什么事只要自己想成功并付诸于行动,再加上坚强的信念是必然会有成果的。他说,如果你是一个能力小的人,那么你就要精而不泛;如果你是一个能力大的人,你就可以泛而不精,像陶渊明那样凡事不拘小节。将来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工资就是衡量你能力的一个标准,你的能力就要靠你的日积月累。
31.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个人冯仑、王潮歌和陈坤,他们三人经历不一样演讲的风格也不一样.
32. 陈晓卿将自己的这场演讲命名为《舌尖上的好奇心》,以制作《舌尖上的中国》为出发点,讲述他这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悟。碍于数十分钟的长度,这些可能需要几十万字才能说清楚当然没法详细讲述,陈晓卿因此选择了一个切入点去探讨,即好奇心。我一直认为,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不是有好奇心,砸牛顿的苹果只会被他吃掉,而想不出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律;不是有好奇心,也不会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太阳总在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正是因为好奇心,才让陈晓卿去研究美食,最终拍摄了这套好评如潮的纪录片。
33. 棋以明智:小小的棋盘包罗万象,凝聚着东方的智慧,启发着无数的畅想;黑白棋子在往来之间教会我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在科技时代,继承传统,拥抱未来,才能为大国之智谱写新的篇章。
34. 天天都有“新闻”,那表示这个公司还没有开始走向稳定,一个人天天如果有“故事”,那这个人一定没有走向成熟,所以说:“没有故事,就是稳定或成熟的开始”.
35. GO!GO!加油,为我自己,也为所有想成功的人。
36. 我明白了这学期《开学第一课》的目的,就是:自强、团结。在学习中,我还认识了许多在战争中还幸存的老人家,他们都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