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21:04 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成为常态。面对海量数据,如何快速、高效地应对突发情况,成为摆在企业和个人面前的一大挑战。本文将探讨一种安全无忧的疏散方案,以期在紧急时刻,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1. 一、指导思想
2. 以《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为指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护能力,让活动既突出意义,又安全愉快。
3. 二、领导小组(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4. 组 长:
5. 副组长:
6. 组 员:
7. 职 责:制订本次活动的各种方案,四-六年级班主任做好班级分组及活动管理,处理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有事故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组长。
8. 三、具体应急方案:
9. 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各班的安全由班主任负责)。如有带队老师不能处理的意外事故应马上向负责领导汇报,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止血、稳定学生情绪、联系车辆和医院等。
10. 负责领导:
11. 5月13日 :xx
12. 5月14日 :xx
13. 5月15日 :xx
14. 发生交通事故:由组长、副组长负责总协调,组织报警、迅速拨打“120”和“110”,以及有关上报事宜,以最快的时间进行抢救医治。组员进行现场保护、临时救援,跟班老师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稳定家长的情绪。
15. 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摔伤等伤害事故时,由组长总协调及有关上报事宜;由副组长负责组织人员现场解救、报警、医疗队的初步医疗工作、严重的送医院治疗;同时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随队负责领导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现场医疗和负责实施后勤保障工作。
16. 按规定的时间路线排队乘车回校,带队老师注意车内安全。
17. 出发前带班老师点名,到目的地后再次点名,回程前,排队点名后再返回。做到: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校。
18. 四、工作任务及要求:
19. 各年级领导和班主任一起负责统筹协调,安排各班的活动。
20. 注意安全、纪律、卫生,特别注意爱护绿化和保护环境,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21. 统一行动,有事及时联络,家长接送地点一律在学校。
22. 活动结束后,每天负责人将活动情况上报校长室。
23. 一、适用范围:
24. 活动开展期间,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25. 活动场所建筑物(含临建)坍塌;
26. 活动场所发生地震、火灾;
27. 现场秩序失控,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28. 现场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29. 其它影响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30. 二、工作原则:
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3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33.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
34. 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35. 三、前期工作:
36. 信息报告:
37. 大型活动中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并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人视事件发展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8. 先期处置:
39. 活动的主办单位领导为本次活动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的组织者为本次活动的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组织者不得离开活动现场,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安全事件发生后,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在场的有关部门、人员,在上报的同时,要及时、有效、果断的开展工作,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40. 应急响应:
41. 学校接报后,有关领导视情况及时启动本预案。
42. 四、突发事件处理响应程序:
43. (一)事件发生后,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响应:
44. (1)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45. (2)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必要时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布险情简报,提出应急时期纪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46. (3)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7. (4)必要时与当事人员的家属及市、区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公安、交警、消防、公共卫生部门等)取得联系,协助好救援工作。
48. (二)及时报告:
49. (1)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有关部门或知情师生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根据事件性质、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
50. 急预案和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51. (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组要快速开展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在未经领导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越级报告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52. (三)现场勘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53. 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报告人及现场目击证人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文字记录、现场拍照,掌握好知情人员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54. (四)突发事件受到控制后,采取下列措施进一步妥善处理:
55. (1)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及工作人员具体情况,把各项工作落实下来,安排专人专岗负责,避免出现工作“盲点”与任务目标含糊不清的情况。
56. (2)通知相关人员,严防事态扩大。突发事件往往牵涉到多个人,多个家庭,乃至多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应将突发性事件的结果、大致的过程与起因等,迅速而客观地通知相关的个人或部门。
57. (3)在抢救师生生命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保障车辆要求,应及时提供医疗款,保证因突发事件受到伤害的师生能及时得到抢救。在受抢救师生稳定后再根据具体责任情况由领导班子研究处理方式。
58. (4)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调查了解,统一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先期处理基本完毕之后,应该积极地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等进行详实调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由学校领导统一、客观地向外界介绍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未经同意,其他任何个人或部门都应婉言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并表示学校正在积极处理。
59. (5)对重大突发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接到突发事件通知而不及时到位处理的人员,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0. (6)在突发事件发生并被控制稳定后,各小组应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并将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及校领导班子应及时研究处理议案并消除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61. (7)有关人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避免事件的再发生。
62. 五、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