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6:42 5
在这充满欢乐与童真的乐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幼儿园腊八节活动”即将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腊八节的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1. 了解了“腊八节”的由来。
2. 腊八节知识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对这一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4. ﹙4﹚我们现在互换角色,你们念上一句我念下一句。﹙师幼儿合作看图谱念诗歌,可以边用肢体动作表示。﹚
5. 学说童谣,了解民间童谣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6.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7. 【活动延伸】
8. 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启发幼儿边唱边表演(唱到哪个身体部位时,手就摸到哪里)。
9. 前期准备:
10. 小朋友试着找一找,你身体还有哪个部位有关节?
11. 小结:小朋友刚才玩的时候手、脚、腰、肩等部位动了起来,为什么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这样灵活地运动呢?
12. 发展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大胆的说话及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关节一词。
13.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4. 然而,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敬老院里更是聚集着缺少家人关爱的老人。
15. 一张大画纸,几只可供插放自制花朵的容器,吸管若干。
16. 小百科: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17.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8. 教师扮开火车的人,与个别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与教师进行对话。
19.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话,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待,腊八过后就该张罗着过新年啦!
20. 学校大礼堂
21. 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2. 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请小朋友回忆脚部关节损伤的经过及带来的后果),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23. ﹙2﹚蜘蛛落在树叶上做什么呢?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蜘蛛爬行
24. 《过了腊八就是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讲述了北方人们迎年、忙年的喜悦。童谣内容富有童趣,写出了人们迎年时粘糖瓜儿、蒸馒头的热闹与喜庆,表达了人们忙年的喜悦心情。“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诗句节奏的律欢快押的,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人们忙年的图片和故事,在两两结伴的拍手游戏中朗诵童谣,使幼儿感受传统童谣的语言节奏特点,体验传统童谣的乐趣,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25. 在活动中,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26. 他们只好四处找东西吃,屋子角落里还有点米,袋子里还有点红豆、花生……终于找出一点点能吃的东西。两人马上做了一锅粥。可是粥太少了,他们喝不饱。这时候他们才想起爸爸妈妈的话,哭了起来。
27. 布置活动场地,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8. 借助课件,师幼共同朗诵童谣。
29. 教师以纸花的口吻引出:(悄悄话)虽然我有了花儿的轮廓,但我没有花儿的漂亮外衣,我心里难过极了。你们能替我想想办法吗?(幼儿随意说)
30. ﹙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图谱的含义,有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诗歌。
31.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2. 请幼儿再次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结合图片了解一些北方人民迎接新年的习俗和传说。
33. 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4. 教师引导幼儿将火车开往全国各地,丰富游戏的内容。
35.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36. 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其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等发生反应,参与形成蓝色素,由于其不稳定,会转变为**素。而腌制20天时,刚好处于两种色素共存的时候,两种颜色叠加,就呈现出腊八蒜独有的碧绿色。
37. 教师用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儿歌情节,教师按顺序边出示,边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儿歌中谁是主角,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教师用接句法训练幼儿对儿歌的记亿。通过学习,幼儿能连贯地表达大树上的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用分组表演法,让幼儿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38. ﹙2﹚教师和幼儿共同尝试看图谱完整念诗歌。
39. 从前,有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勤劳。所以他们家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粮食,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小儿子却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从来不干活。爸爸妈妈想:他还小呢!也许长大了就会干活了。
40. 【活动目标】
41. “小朋友睁开眼睛,找找有哪些小动物在和我们捉迷躲?”
42. ④大树爷爷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会说些什么呢?
43. ﹙3﹚小朋友在树下做什么呢?你们会玩那些游戏呢?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44. 3瓶子盖保鲜膜密封,将泡过的蒜白天放到温暖的最好是有阳光的地方,晚上放到阴凉处。一热一凉有助于大蒜快速变绿色。大蒜变绿后就要放到阴凉处以免变质;
45. 提同:腊八是哪一天?为什么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帮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传说。)农历二十三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粘糖瓜儿?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在农历腊月初八以及腊月ニ十三以后的每一天,人们都有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要做,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6. 三、活动地点:
47.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48. “生活即教育”,我们抓住生活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多角度、多感官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愉快和祝福!
49. 幼儿园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代表
50. 五、活动过程:
51. 结束:“小动物玩累了,要回去休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5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