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08:04 7
花灯璀璨映夜央,月圆人团诗意浓。火树银花元宵夜,古韵新声共欢歌。
1. A: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圆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共吃汤圆,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3.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4.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5. 教学重点、难点
6. 花灯
7. 主持人2:最后,送给大家几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歌谣。《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月正圆》: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8. 【乙】希望我们的节目能给你带去好心情。最后我们再次为大家送上一份祝福:祝大家在新学年里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过得更加快乐!
9.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10. 《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1. B:今天的领巾广播就到此结束了,我们明天再见吧,拜拜
12. 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13.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14.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15. 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16. 活动准备:
17.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8. 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19. 【甲】同学们,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所了解了吧!最后给大家送上一首民歌《卖汤圆》。
20. B:赏完花灯,我也还为大家伙准备了两个灯谜。可要仔细听好了哦!
21. 【乙】答对了。再来。牛狗猪羊赛跑,跑到终点后,牛狗猪都喘得不得了,只有羊不喘气。 (请猜一个成语)
22. A: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还有不少过节的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接下去请听歌曲《卖汤圆》
23. 主持人1: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当时的皇帝提倡佛教,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24. 【乙】好。也请同学们一起开动脑筋,来猜猜灯谜。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也要尝一尝。(请猜一样日常用品)
25. A:在众多的.元宵节传说中,大家最为熟悉的故事还是“破镜重圆”。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26. 【甲】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我们带着对寒假生活的美好记忆、怀着对新学期的向往又走到了一起。
27. 主持人2: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还有不少过节的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28. 【乙】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由于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29. (背景音乐)
30.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31. 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2.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33. 【甲】不是吃的喝的却要每天尝一尝,我想想,哦,是牙膏!
34. 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35.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36. A: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
37. 教学反思
38. 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39. 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40. B: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B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当时的皇帝提倡佛教,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41. 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42.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4.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45. 背景音乐
46. A:恭喜恭喜中国年,A向大家拜年啦。
47. 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48. 主持人2:拉着我的手。
49. 主持人1: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我是xxx。
50. ②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
51. 袁璐
52. B:听着这首悠扬婉转的古词,大家是否感到十分的熟悉呢?
53. ①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
54. A: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55. A:元宵佳节,团团圆圆,今天大家就在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和我们的同学团团圆圆,这一定是你过的不平常的一个元宵节。今天我们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56. 主持人2:我是xxx。
57. 【乙】元宵节的活动有很多,如元宵赏灯、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表演。今天我还带来了几个小灯谜。你敢不敢猜一猜啊?
58. B:最后,我们为大家送上一份迟到的祝福:祝大家在新学年里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过得更加快乐,身体也越来越壮!
59. 【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首包含深情的古词来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作者描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60.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61.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62. B:欢乐欢乐中国年,B恭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63. 二、学做元宵。
64.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65. 重点难点
66. 主持人合:同学们,再见。
67. 【齐】同学们再见!
68.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