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合集十二篇

面书号 2025-02-19 03:42 9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研学活动已成为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总结十二篇幼儿园研学活动的精彩瞬间,带领大家共同感受孩子们在探索世界中的快乐成长。

1. 地点——育秀幼儿园大班教室

2. 参加人数——幼儿园教师7人

3. 列席——区教研室教研员姚婉和老师、于x老师等

4. 主持人——李xx—育秀园长

5. 活动主题——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6. 主持人李xx发言:

7.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使幼儿园获得自我创造和不断发展及提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我园自申报园本教研项目成功以来,努力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教研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当前教师教研工作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使保教质量得到提高。

8. 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是"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主要表现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形式有很多种:有自上而下的互动——师幼互动;有自下而上的互动——幼师互动;有平行互动——幼幼互动;有师幼与环境的互动;有师幼与教学材料的互动;有师幼与教学情境的互动等。

9. 那到底什么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呢?这又回到了我们的开头,所有的互动其实都是为幼儿的学习服务的,让幼儿学好了,学会了,学高兴了,在学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维闪光点,那我们就认为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越位,这样的师幼互动就是有效的。

10. 二、听执教老师说课

11. 下面,我们先听一听王海君老师简单的说一下课,给我们介绍一下她准备在这堂课上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达到有效的师幼互动。

12. 胡老师说课。

13. 三、观摩现场活动《小兔子的亮石头》。

14. 四、执教教师课后反思。

15. 请执教老师介绍她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是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或者哪些活动环节来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的。以及活动后的反思及困惑。

16. 王海君老师反思(内容附后)。

17. 五、主持人根据执教老师的反思及困惑进行小结式发言,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引导参研教师推进讨论,以期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18. 王老师反思得很深刻、很到位。在她的反思以及课堂活动当中凸显出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19. 教学环节过渡是否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能不能激发幼儿参与下一个环节的情绪?

20.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精炼、生动有趣,是否具备诱发幼儿动脑的条件?

21. 教师利用教具的方式是否恰当,是不是达到了有效的与环境互动的条件?

22. 幼儿之间是否缺乏交流,或者不知道如何交流?

23. 教师是否认真观察了幼儿学习的状态,并且及时的作为根据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环节设置?

24. 哪些教学环节设置不恰当,需要改正?

25. 请各位老师大胆的说出想法。

26. 六、参研教师评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7. 陈x:拿出镜子时可以先照照幼儿,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8. 陈x:说到镜子,让我想起了课堂中的一个现象。王老师在课堂上反复用镜子照孩子的眼睛,时间过长,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我在想,在这个环节,如果王老师灵活地运用好镜子,本来是活动中的一个亮点,但老师的教育机智在这儿没有体现,很遗憾。如果老师巧妙地用镜子反射的光线环射一遍班上的所有幼儿,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参与的热情肯定会更高。

29. 董x:王老师在这堂课上没有很好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在课堂上只有单一的一问一答。幼儿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幼儿上台讲故事时很被动,没有大胆地表现自己。

30. 李xx:教学环节过渡得很生硬,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教师的引导没有到位,感觉很突兀,硬梆梆的,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转不过来。

31. 武xx:我觉得你开始用儿歌引入是可以的,不过方法可以改一改。你看这样好不好:先播放音乐,让幼儿和你一起戴着头饰边唱歌边蹦蹦跳跳的进入教室,再说出课题引入新课,这样会不会好一些?

32. 陈x:胡琴老师这堂课连课题都没有提出,也没有板书出来。让许多听课的教师弄了半天还不知道要上什么课。我觉得还是应该说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33. 陈x: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在幼儿分组看图说话时未能提出具体要求(应依次仔细看图)。

34. 董x:在幼儿分组活动时教师未给幼儿充分地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和幼儿的互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5. 武xx:我认为王老师这堂课虽然启发式提问很多,但没有给幼儿充分地发言机会,让幼儿有话没有机会说。并且有些环节设置没有考虑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也不够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36. 李xx:说到师幼互动,王老师在这堂课上根本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在课堂中,幼儿的想象力一再被激发又一再被掐灭。如:"当小兔子和小熊看见它们的好朋友小鸡被狐狸追赶时,会怎么想,怎么办?"在这时,其实很多孩子想说话,想表达,可王老师老是在举手的幼儿中选择,好象是故意选择一些知道正确答案的幼儿,每次只选一两个孩子,答完问题后也不予评价,这大大地打击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种现象还不是偶尔出现,是这堂课的经常现象,完全体现不出教师积极促进师幼互动的观念。在这个环节里你不让幼儿充分地发言,积极地动脑筋,也不帮助幼儿理清思维,纠正幼儿不连贯的话语,那幼儿在自己看图时又怎么能说出完整的故事呢?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上应该多让幼儿说,让多数幼儿说话,让他们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7. 园长李xx:我认为你们的讨论应该始终围绕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来研究。我觉得你们园的老师进步很大,各位老师的评课还是能够评到点子上,和从前的不敢说话到现在的敢于说,并且能说到点子上就可以充分说明你们平时的教研活动是落到了实处的,是踏踏实实认真搞了活动的。

38. 姚主任:主持人要注意帮助老师理清头绪,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来。老师们反复说师幼互动,到底什么是师幼互动要弄明白。其实本课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肯定,要注意挖掘。

39. 于x:师幼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上而下的师幼互动,有自下而上的幼师互动,有平行的幼幼互动,有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互动,有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的互动。老师们在评课时或者在修改讨论环节设置时应多多注意这些概念性的东西。

40. 王海君:刚才听了二位专家的意见我深有感触,有茅塞顿开之感呀!我们的'讨论时不时的偏离主题,现在我们要抓住主干,就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的达成多多出谋划策。

41. 陈x:我认为王老师这堂课没有很好地达到师幼互动的要求,整堂课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活动过程的某些环节设置上是不是可以变动一下,如果先讲故事再看图讲故事,这样是不是能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呢?

42. 陈x:对于幼儿的回答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对急于表现的幼儿应特别给予表现的机会。王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始终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

43. 李xx:课堂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太少,没有着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最终目标。

44. 董x:我觉得王老师在出示教具时的方法也太单一,总是一幅一幅的规规矩矩的往外贴,贴一幅看一幅讲一幅,没有一点改变。我想如果用变魔术的方法或者更吸引孩子眼球的方法来出示图片,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并且王老师在出示了图片以后也没有真正的引导幼儿认真看图,没有教会幼儿如何观察图片,这就直接导致了幼儿在后来的环节中没话可说,也不知道如何跟别的幼儿讲述故事。目标中的重点没有突出,难点没有突破,值得探讨。

45. 李xx:王老师在请幼儿上台讲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指着教学挂图说,是不是更能激发幼儿兴趣,也更能体现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呢?

46. 王海君:我也考虑过这一点的,我怕幼儿指不到,也怕幼儿会更紧张,反而什么也不愿意说。

47. 李xx:对于这堂课我没有多的话说,这是我们的起步点,我们的老师都在认真的看课、听课、评课。我们的专家也对我们有最直接指导、帮助。我们的上课老师不要背包袱,你是展示青杠实验小学幼儿园的真实状况。因为不论是谁上课,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缺陷。

48. 姚主任:我认为,在教师上课时,应该围绕目标来上课。你的教学目标中有一个目标是教育幼儿仔细看图,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活动中,你是用的什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49. 于x:教育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的这个目标,孩子要怎样讲,如何表达,你又如何引导?我认为只要孩子敢大胆讲述就可以了。我们的目标定的是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及策略,不要跑题,也不要拔高要求。另外,主持人应梳理问题,合并问题,把主要问题找到后再集中解决。首先应该明白什么互动。本课哪些地方体现了师幼互动?要找活动的闪光点,为什么是闪光点,哪些地方是闪光点要研究出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该如何改进,主持人一定要把程序方法理顺,把如何实现师幼互动的策略找出来就可以了。

50. 姚主任:每次教研的环节不一定要一样。本次是现场活动,你们研究的课题又是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跟我们研究的课题大相径庭,就不必和我们的模式一样,可以变化,不一定也是修改案例,只要找出师幼互动的策略就可以了。

51. 于x:平行互动及与材料互动在本次活动中未能体现,小组间应让幼儿互相鼓励,要多请娃娃说话,让孩子大胆发言,有所感受。

52. 李xx:这堂课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教学环节设置就比较合理,能充分地把目标在每个环节里体现出来。

53. 陈x:王老师敢于挑战自己,大胆地上研究课,这一点就值得充分的肯定。王老师的教具制作非常美,也比较实用。看得出是花了很多心思,在课堂上,教具也是发挥了充分的作用的。

54. 董x:王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让幼儿敢于发言并踊跃地想发言,这就是闪光点,这就值得我们学习。

55. 陈x:王老师的课堂组织严谨,环节清晰。

56. 王海君: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两位专家的指导,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意这些问题。

57. 七、主持人李xx对参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并进行小结。

58. 刚才我们全体参研教师都对胡琴老师这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对这堂课的某些环节及教学语言做了一些相应的改动。为了更好的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每位教师都不遗余力的出谋划策,胡琴老师也积极地参与讨论,准备积极改进相关问题,并准备在本班重新按改进过的内容上课,看是否有所改观。 这次园本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参与讨论的每位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理论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希望各位教师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59. 学习探索研究方法

60.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幼儿园体育规范化方面的研究资料,没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先例,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这时,幼儿园派我参加了组织的科研培训。通过学习,我们理清了思路,确立了课题的前期准备内容,并确定了主要研究路线――以解决幼儿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明确了这个定位后,我们通过及时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专业成长的机会。

61. 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62.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保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我们课题组在理论学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通过参与式培训、案例式研讨、体验式学习等等,使教师们在轻松的状态中内化了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如:在课题研究初期,教师们对于动作发展中“走”的问题如何规范化比较困惑,我们就利用参与式培训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研讨,请兰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局的专家对我们进行现场的示范讲解,对“走”的平衡性给予量化界定,我和教师们又根据三个实验班孩子的年龄,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和游戏计划。在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认识到:理解体育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是实施课题的重要过程,它能够展示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也能够促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不断反思。

63. 二、课题研究在探索中前行

64. 分析主题活动的目标构成

65. 研究初期,教师们觉得课题总目标好制定,具体操作分目标的制订不好把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得出:总目标是《纲要》中大的方向性的宏观要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而分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象和细化的体现,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统一了认识以后,我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将我园“幼儿园体育规范化发展目标”进行了分解和细化,并将每周的进度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安排,保证了课题按计划有序进行。

66. 确定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

67. 在确定课题内容时,我们碰到的主要矛盾是:如果课题内容完全根据幼儿活动生成,那么一百多个孩子的实验班其结果可能会五花八门――刚开始,我们所有的内容来源都强调的是幼儿的兴趣,但这样做一段时间后发现,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使许多既定的目标无法实现;如果课题内容由教师生成,我们又怕幼儿不感兴趣。在反复的研究讨论后,我们认为:课题内容由谁来确定只是形式的问题,关键在于课题活动的过程,能够很好的完成预定的课题实验目标,有利于幼儿身体发展的内容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具体内容来做。我们尝试提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放松地玩”,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只在旁边静静的观察、记录,然后我们利用每个观察记录作为案例,及时进行研讨,共同分析出幼儿最真实的需要。

68. 三、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启示和提升

69. 提高了观察、倾听、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70. 观察、倾听、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可以说是课题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了解到,应随时注意观察幼儿,观察幼儿的行为,敏锐的去捕捉蕴涵其中的巨大的学习价值,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帮助、支持、引导幼儿不断研究探索。

71. 提高了调整计划的能力

72. 课题内容在活动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活动模式可以参考。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原来的计划,应变在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任何情况,把握幼儿的发展动向。

73. 提高了统合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

74. 在课题活动过程的开展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有许多,例如:家长需要填写幼儿在家活动的情况、和幼儿共同查阅资料,并做一些记录和一些实验,但如何应用好家长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能够很好的和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对于实验班内工作的支持。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大大加强,使家园成为共同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平台。

75. 提升了教师由被动转化到主动的反恩能力

76. 一切事物有需要才会有主动,例如:幼儿走的能力,这一项研究工作开始不久,我只是进行观察记录。从表面看,作为教师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我们开始发现问题――课题组成员在记录过程中,把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把它进行标注,以便更细致的'观察幼儿。于是,我们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和内容。这次我园结合课题和部队所属园所的特色,及时开展了十分有趣的健康活动。例如:我所在的班级,在这次开展健康活动“小小工兵连”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幼儿动作的规范化,活动开始的军操演练环节,主要是规范幼儿踏步、投掷、站立、半蹲等动作的规范要求。游戏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器械的多样玩法,充分体现一物多玩,我和唐老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尝试了各种办法,为他们创造了游戏的条件。例如:活动器械由最初幼儿自由探索玩法时的“扑捉器”“捕鱼网”“小洋伞”“篮球架”,自然过渡到活动中的“扫雷器”,再引导至供幼儿练习单脚跨跳用的障碍物,使器械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活动设计以“工兵连”和“支援队”两种角色群的互动,即保证了大班额幼儿人人能参与到活动中,又让孩子们在提高动作的同时,体验了“军民一家”的社会情感。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我们教师深入研究课题内容的一次实战练习。

77.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78. 时间:

79. 8月14日午时

80. 地点:

81. 育秀幼儿园大班教室

82. 参加人数:

83. 幼儿园教师7人

84. 列席:

85. 区教研室教研员姚婉和教师、于洋教师等

86. 主持人:

87. 李萃颖-育秀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