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七篇中秋佳作

面书号 2025-02-19 01:59 7


——探寻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情感共鸣

1. 差不多快到下午6点的时候,大姨开车载着我这个听话的小美女回县城啦!

2. 也许今天的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明天的我一定是最棒的!干嘛要自个儿瞧不起自个儿呢

3. 首先大家一起去爬天门山,这座山非常陡峭,走几步就累了,我们为了减轻疲倦,因此不停的聊天。山腰上有一座九天玄女庙,里面的人真是人山人海阿!但我们还是被旁边的冰淇淋给吸收着,于是就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看乩童作法,他们的动作真是有趣。活动结束后,妈妈要我喝一点仙水,还说:“喝了后会保平安,而且还可以治百病喔!”真希望如此。

4.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奶奶早早地准备好了丰盛的大餐,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吃得可起劲了,都相互祝福着干杯,真是其乐融融。不久,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 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阳台赏月。我问爸爸:“中秋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爸爸回答说:“因为家人团圆,所以月儿圆。”我问了一大堆问题,爷爷还饶有兴趣地为我讲起了 《嫦娥奔月》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

5.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6. 我感到了丝丝的凉。按说,现在不是很冷的季节,为什么在我的心中还是这样的寒冷呢

7.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8. 开始出场的是“后羿”,只见他拿着弓和箭,大步流星地走出来,后面走来的是“嫦娥”。因为人数不够,因此妹妹既当仙女又当坏人逢蒙,当逢蒙要来抢仙丹时,小表妹突然蹦出了一句话:“你这混蛋,竟敢趁后羿不在家就来抢仙丹,我一定不会让你得逞的!”

9. 月色如水,静静地铺排在庭院内外,山村之间。

10. 我爱中秋节,更爱中秋的月亮,因为这天让所有的亲人像圆月一样能够团圆,让远在天边的人更加思念家乡。

11. 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

12.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13. 在我的家乡,人们早早地盼望着中秋佳节的到来。瞧,琳琅满目的月饼是超市里的热卖品,人们争相抢购。“糍粑,又香又糯的糍粑。”小贩们在各处叫卖,好不热闹。

14.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15. “你这混蛋,竟敢趁后羿不在家就来抢仙丹,我一定不会让你得逞的!”

16.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好日子,全国统一放假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爸爸妈妈决定回老家看望年迈的姥姥。刚开始我有些不乐意,因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经不住妈妈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妈妈的决定,因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刚上车,我就开始盘算着到姥姥家干什么,后来忽发奇想:今年是丰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里看看丰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来,可没有想到刚一蹦起来,就“咣当”一声,我感觉脑袋发晕,我才想起了这是在车里,真是乐极生悲呀!

17. 虽然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较遥远,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让人兴奋起来,妈妈看到我闷闷不乐,就说:“儿子,妈妈给你讲讲中秋的来历吧!”于是我欣然同意,亲爱的妈妈就娓娓动听地讲了起来:

18.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19. 中秋节快要到了,我听妈妈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20. 蓦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无声息的溜了进来,出现在床前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都明亮了起来。

21. 月亮在云层中隐去了,只剩一抹淡淡的光晕。我们仍在快乐地游戏,那几个农民工的团圆佳节却像月亮一样隐去了。

22. 河流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很突出,溪流是欢快还是悲伤,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这样流淌着,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这就是它的初衷吧。

23.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24. 开了门,穿过小路,不远处就是野外。这时整个月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纯洁的,带着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辉。

25. 于是,我们决定要演“嫦娥奔月”的戏剧。到了中秋节晚上,戏剧便开始了。

26. 我们走进公园,踏着青草,循着月光散步。走累了,就找块草地,外婆把一张蓝色绣着小白花的布铺在上面,妈妈把小蜡烛点上,瞧,那小蜡烛像一朵朵金色的小野花,若隐若现。大舅拿来一盒月饼和一袋子葡萄。我靠在外婆身上,抬头数着天上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皓月当空,碧蓝碧蓝的夜空上挂着一轮明月,那月亮是那么淡雅,那么高贵,一层层云彩宛如银纱一般晶莹剔透,一种脱俗的感觉。也许,月亮上真的会有善良的嫦娥姐姐、调皮可爱的小玉兔。

27.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28. 晚上,一轮灿烂的满月,高高的挂在深蓝的天幕上,它那圆圆的脸上,挂满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它的身边。宛如仙女舞动凌绡,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白色的纱裙,照在那红红地花瓣上,花儿也显得更加娇艳。

29. 叫卖声此起彼伏,大人们则从小街的东头走到西头,挨家欣赏各家小孩“卖”的“月”。

30. 今天起了个大早,大约8时左右,被老妈吵起来,半拉半拽要我陪她置办过节所需的东西,诶,女性本色啊,一逛街就显现出来了,若是老爸,绝不会这么疯狂的置办东西,说是买菜,一路上竟又买床单又买毛巾,最后还不忘买牙膏,郁闷之际,也深觉老妈功力真行,她手上拿的东西应该得有十几斤吧,还没算上我帮她拿的,一路上边走边和我谈天,竟连大气都不喘一下。街边卖月饼的,热情的叫卖着,老妈,迫不及待的凑上去,“给我来一盒。”小贩脸露喜色“哟,这位大姐,您买我的可算是选对了,同一个牌子,我这儿可是卖的的,您要不多来几盒?”老妈果然中计“好呀好呀,在给我来两盒,这大过节的,顺便给我妈捎两盒。”老妈心里也极是欢喜,小贩闻言,更是喜上眉梢,笑的合不拢嘴。付了钱,我拿着四盒月饼,无奈的朝家里走去。街上的小贩继续叫卖,热闹依旧。

31. 吃着,想着,我终于明白我的同学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啦:“再别自个儿瞧不起自个儿。就我那笔字,随便换个地方就震倒一片!”

32. 躺在大姨家的宽大、舒适的床上心里还回想着今天一天开心的事,这就是我过得快乐的中秋节!

33. 月亮看上去比往常更加的圆,仔细看,那月亮并不是只有那点单调的白,而是有些淡紫和浅蓝混杂着,更增添了几份诗意与朦胧美在其中,淡黄柔和的光辉散在地面上让人心旷神怡,不由得产生了遐想。

34. 夜,渐渐的凉了。露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兴。心里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来。

35.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6. 中秋节有很多的故事,它发展的过程也是作为中国人应该要了解的,我们一定要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好好的发展下去。

37. 望着眼前这皎洁的月,我合起手掌,在心中默默许愿。祝愿家乡的亲人一切安好,祝年迈的爷爷健康长寿。

38. 此时的夜晚异常幽静,即使近处传来几声汽车的鸣叫与狗吠,也不能将这美感打破。阵阵微风拂过面颊,风里带着淡淡的甜香,它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棵昏昏欲睡的树木,听着树叶的呢喃,夜鸟的呼吸,像母亲抚着孩儿静静入睡,像月光那样温柔,像茉莉那样清雅。嘿,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夜晚,好清爽!正在这时,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它恰似一只角笛,姗姗而来的夜晚吹响了它,就在万籁俱寂中洒下清美的亮,柔柔的,柔柔的。像轻轻滑动在睡梦里年轻母亲的手,像婴孩芬芳的枕边甜甜的酣梦,月光,晶亮温润,像那无风淡阳里的一泓秋水,像那晴空万里外的一片蔚蓝。

39. 当星球运行到指定的轨迹,当岁月里的又一个秋天姗姗而至,当街道上的人们步履匆匆,小小的面房里漠然升出饼香时,记忆就如午后的阳光猫一样轻轻打开门,柔声提示道:嘿!闻到了月饼香了!中秋要到啦!

40. 于是,起身独坐,踱步走出屋子,看见爸爸和外公正忙碌不迭地向院子里搬桌、搬凳、搬水果,爸爸叫我:淇淇,快来帮忙!”我连忙跑过去,原来,他们打算在石磨的平房顶上铺上被褥,搬上桌子和水果,就在房顶上赏月。

41. 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月亮。我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和玉兔玩耍,后异在打猎。吴刚在喝团圆酒。这真是一幅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42. 咦?这是怎么回事?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赏月,怎么会传出这样的话语?难道时间逆转了?噢,都不是,这是还得从上星期讲起。

43. 中秋节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花灯。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44. 然而,就在这柔和之月的沐浴之中,我想到了在老家年过花甲的爷爷,那位博学多才的老中医,不知他在故乡生活是否安好?

45.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46.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过得很开心,但遗憾的是,妈妈因为工作没有回家,我希望明年的中秋我们能和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妹妹及全家人一起来看月亮,一起过一个团圆幸福的中秋节!

47. 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纪念嫦娥。传说嫦娥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知道后,很伤心。他摆出嫦娥最爱吃的水果和月饼,向嫦娥祈求平安。百姓们知道了,就纷纷照做。从此,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传开了。

48. 中秋月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9. 正巧妈妈从北京出差回来,带回了北京的老特产:自来红、自来白月饼。它们比通常的月饼小一点,又圆又鼓,月饼上还顶这一个大红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看着看着,我却觉得它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