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7 13:39 5
探索秋日奥秘,精选11案,共赴中秋盛宴。
1. xxx
2. 二、活动时间:
3. 20xx年xx月xx日
4. 三、活动准备:
5. 苏轼的《水调歌头》 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6. 四、活动地点:
7. 八(7)班教室
8. 五、活动过程:
9.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10.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1. 1 、中秋节的由来
12.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13.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14. 2 、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15.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16. 3 、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17.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18. (1)、出示图片
19. (2)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20. (3)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1. (4)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22.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23.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24. (2)学生作品欣赏。
25. 2 、举办月饼宴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26. ①送月饼:
27.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28.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29. 活动目标:
30. 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31. 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2. 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33. 活动准备:
34. 会发声的娃娃。
35. 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
36. 活动过程:
37. 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38. 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
39. 找到娃娃后关心娃娃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40. 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41. 教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42.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谁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43. 幼儿自己手拿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
44. 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45. 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46. 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
47. 游戏可重复若干遍,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48. 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49.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启发幼儿用书本的知识来结局问题。
50. 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51. 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52.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3.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4. [活动准备]
55. 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56. 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57. 幼儿认识过月饼。
58. [活动过程]
59. 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60. 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61.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62. 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63.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64.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65. 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66. 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67. [教学反思]
68.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69.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70. 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71. 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72. 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73. 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74. 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75. 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76.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77.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78.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79. 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80. 教学反思:
81. 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