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7 12:39 7
1.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 世间的喧嚣并不影响内心的宁静,人生充满美好,洋溢着独特的快乐。
3. 老子语言幽默风趣,道德经中文字妙趣横生,里面有大量丰富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感叹这世界万物,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4.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 在一个道德的国家里,既没有奴隶,也没有专制,一切都以公正为本。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
8.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 “知足常乐,独立不改”,道德经教导我们要有知足的智慧,在变化中保持本心。
10. 担当是一个人品质的象征,道德经强调:“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意味着真正的担当是通过行动展现出来的,而非口头表达。
11. 耐心等待,从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让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智慧。
12.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 虽利百倍,不如防一害。人生需要适当的磨砺淬炼,但要防止过度伤害自己。
14.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15.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1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7.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便是告诉我们,只有内心无欲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
1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 道德经还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间全是语言美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品。
20.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6.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7.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8. 与可笑,酌矣,仁义礼智,遍显大道的智慧,能使人心情开心愉快。
29.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30.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名天地之根。”这里的"道"就是作为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为天地之根。
32.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3.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4.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36.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37.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9. 持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在每一个微小的快乐之中,这便是道德经给我们的人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