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9:14 6
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全面深入开展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工作中心,紧紧围绕省市区三级培训要求,树立四个意识(即全局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师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 二、研修目标
3. 借助远程研修平台,以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主线,教师个性化自主选学课程资源,并完成每年不少于36学时的.网络研修。同时,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按照“优课”的内容要求上好研究课,参加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终达到推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
4. 三、实施过程及时间安排
5. 登录
6. 选课
7. (1)学校选专题(6月25日至7月2日)
8. 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在充分调研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教师年度选修专题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由学校管理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修平台完成专题选择操作。
9. (2)教师选课程(7月3日开始)
10. 学校将选定的专题通知到每位教师,并指导全体参训教师在学校选定的专题下选择自修课程,不得漏选缺选,不得在学校选定专题之外另选课程。学习开始后,不能再进行调整。
11. 课程学习
12. 2016年远程研修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共36学时。
13. (1)必修课程(7月26日至8月1日)
14. 必修课程一共22学时,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国家级“优课”课例学习专题(4学时)、有效观评课的方法与技术(2学时)、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学时)、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4学时)。
15. 研修开始后,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
16. (2)选修课程(研修平台于7月26日常态化开放,即可开始选修课的学习)
17. 学校选定专题“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参训教师从该专题下自主选修不少于14学时。
18. 四、参训人员
19.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15个学科的教师。
20. 五、组织管理
21. 加强领导
22. 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成员及全体参训学科教研组组长为成员。培训工作由校教导处具体组织,培训过程中严格管理,以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后附:xx中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23. 强化管理
24. (1)实行学科集中管理。将两个微机教室按教研组进行固定位置管理,各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将学校统一安排的区域进行统一安排,分机到人。(后附:xx中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教师座次一览表)
25. (2)领导全员参与管理。我校中层领导全部在一线教学,涉及语文、数学、思品等多个学科,本次全员参加研修,学校在安排微机教室时,将这些学科合理搭配开,以便于管理。
26. (3)实行定时和不定时点名制度。教导处安排专职教师每天负责点名,要求中间休息时不得远走;每天除上午、下午开始学习时及学习结束时进行点名,中间还将穿插数次不定时点名。对于未请假,擅自离开的一律作旷工处理,通报批评。(后附:xx中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学习制度)
27. 学分管理
28. (1)参训教师能全程参加研修,则计36学时,36学分。
29. (2)被推荐的优秀作业,按照区级、省级不同推荐级别,计入学校教研考核积分。
30. 六、保障措施
31. 做好研修后勤保障:空调、桶水、午餐供应到位,为参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2. 根据《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中小学教师省级研修培训工作的通知》(粤继教函〔20xx〕15号)和《广东省20xx年乡村教师置换培训韩山师范学院培训班学员跟岗学习工作指南》的工作要求,在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韩山师范学院团队以及本工作室专家顾问组和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对广东省20xx年乡村教师置换培训教师跟岗学习和工作室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33. 二、目的任务
34. 通过工作室教师和跟岗学习教师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评课、研讨、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促进工作室成员和跟岗学习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工作室成员和广东省20xx年乡村教师置换培训教师通过跟岗学习,促进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成长为所在学校和地区教学科研的指导者和引领人。
35. 三、跟岗对象、时间和地点
36. 跟岗对象
37. 广东省20xx年乡村教师置换培训教师10人(见本计划第“八”项)。
38. 跟岗时间
39. 20xx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共10天。
40. 跟岗地点
41. 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广东省陈昔安教师工作室”。
42.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梅东三路4号
43. 四、组织指导
44. 工作室主持人
45. 陈昔安 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 课程与教学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46. 工作指导组
47. 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48. 韩山师范学院领导、专家
49. 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赵盟校长、林楠副校长、罗泽斌副校长
50. 专家顾问组
51. 黄牧航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副主任
52.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教授、副院长
53. 魏恤民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科研与课程科副主任、广东省历史教研员
54. 唐云波 深圳市历史教研员
55. 张红霞 深圳市福田区历史教研员
56. 五、工作安排
57. 根据工作需要,工作室设主持人及综合秘书组、集体备课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服务组等4个工作组。
58.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