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6:03 6
1. 说到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缺乏社会公共体制保障的农业国,生儿育女是为了养老,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北京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翻倍。如今这种4+2+1的模式,如何让个体家庭承担敬老、爱老、养老的责任和义务,越来越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了。媒体与其关注这种不着调的、不可持续的面子工程,还不如聚焦于那些真正地为老人做实事的事件上。比如:现在在很多社区开办的老年食堂,深受欢迎。所以啊,我在祝贺老年人终于又恢复了自己的节日之际,也祝愿他们不仅仅是在重阳这一天才为大众舆论所关注。
2. 谈起爱幼,那真是与老人的境况有着天壤之别。家里的关注就不必说了,经济的不景气使大家好象一下子从孩子的身上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凡是与孩子相关的一切衣、食、行、学、玩、乐都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难道真的要从小就培养孩子一切都向钱看吗?
3. 全是一条虚头八脑的新闻给闹的,还是来点实在的。今天因为请不了假,所以没能应征李老师的招募,去和孩子们一起过重阳。回来根据大李老师博客的提示,试着问彤彤关于重阳的诗句,没想到她能脱口而出: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酿赏重阳。层台云集梨园乐,献寿声声祝万康。
4. 虽然诱导她描述白天在班上的活动没有成功,但还是知道重阳节是敬老人的节日,晚上分别给爷爷奶奶和姥姥打电话问候。
5. 顺便检查了一下李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得很好。歌曲、成语接龙、音乐表演等。成语接龙已经到四了:
6. 三思而行、行之有效、笑逐言开、开卷有益、意在笔先、先睹为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7. 四海为家、家喻户晓、小题大做、坐失良机、积少成多、多多益善、善始善终、终身大事、视而不见、见多识广
8. 别说我还真的不知道“终身大事”也是成语呢,孩子问起来该如何解释呢?
9.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0.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11.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2. 是啊,重阳节又名“老人节”。那当然就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喽!在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陪着奶奶和太太一起去“石林大公园”散步。我呢,我原本计划着先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給她一个surprise。可是呢?爸爸抢先了一步,我很为难嘛!就问奶奶想去哪里,她只说想去公园散散心……
13. 重阳节嘛!嘻嘻,奶奶很开心,我也更开心!
14. 今天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美丽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决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打算拧干,可是,拖把实在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经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
15. 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天气炎热,石爷爷特别累。我赶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
16. 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该打扰妈妈的工作,今天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开始行动,先煮饭,再炒菜,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优美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17. 妈妈告诉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18. 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赶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19. 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
20. “干杯!……”
21. “不对。”表妹说,“应该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快乐啊!”
22. 大家一块说:“对!干杯!”
23. 就这样,咱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咱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24. 一块重阳糕,一束鲜花,一句祝贺语……这些都是重阳节必备的东西。然而今天在我家中,没有鲜花,没有重阳糕,却依然回荡着亲情的暖意。
25. 今年的重阳节不知不觉已经来临了。那天我来到学校,同着对我说:“今天是重阳节哎……”我这才发现,重阳节已经到了。回到家里,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炒菜的奶奶。我想去向他祝贺,可是话还没说出口就收了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紧张。终于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在端菜,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早已练了数百编的话:
26. “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变得吃口起来。
27. “怎么了”奶奶问。
28. “今……今天是重阳节,祝您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
29. “谢谢。”奶奶说。
30.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仍然充满了亲情。奶奶的语气虽然很平静。但我能看出她其实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奶奶的话很多,还一个劲儿地叫我吃菜。我也特别兴奋,不止是为什么。
31. 晚饭后,我会房做作业。我记得奶奶和爸爸在外面窃窃私语,还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我好像隐约听到奶奶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32. 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
33. 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头戴一副老花镜,手握一支钢笔,在书上不停地圈圈、点点、画画。
34. 他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愁眉紧锁;时而如痴如醉;时而面露笑容。
35. 他就是我的外公。
36. 外公虽然年纪大了,却非常爱看书。
37. 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因此,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
38. 可是,只要外公一看起书,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白日做梦”了。
39. 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
40. 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41. 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我左思思,右想想,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
42. 还是去问外公吧,我心里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