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5:58 5
天地辽阔,道法自然,包容万物。在这无尽的宇宙中,故事即将展开……
1. 不敢为天下先者,不争也,善下也,辅万物成其器,这就是器长。精全则器长。
2.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3.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 行:路程。 始:开端,起始。 足: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一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的。比喻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得从头实施,循序渐进来完成。
5.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 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10.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3.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5. 上天救护众生的生命,往往选择一些大慈大悲大善大爱之人,教化他们悟道得道,成王成圣,肩负起人间正道,保卫地球,救护苍生。
16.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8.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9. 慈是爱,是善。天地因慈而有好生之德。人因慈而彼此关爱守护,舍己利他,这就是勇。气长则勇。
20.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21.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2.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3.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 将士因为慈悲哀悼众生颠沛流离的苦难,不得己而战,则得道多助,增加了战役的胜算;为了保卫家园驻守边防,抵御外侮,不畏牺牲,则边防固若金汤。
25.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26.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7.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28. 我有三件宝贝,是我道德的底线,我时刻奉持和保护它们,不敢丝毫怠慢。此三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信守奉行它们,就是护身保命、殁身不殆的秘密。
2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0. 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31. 若用一物来形容道,把握道,则需观察它生命的整个过程,时间久了,从无数细节中也可窥见道的法则。在万物生长壮老己的过程中,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精盈则旺;精亏则衰。生命的存在离不开神气精。神气精是生命的三宝,其变化展现,决定了生命的形态。其变化无穷无尽,无有重复,塑造了万物个体生命的唯一性。
3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3.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4.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35.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6. 不慈的勇,则失人和而气孤力乏;不俭的广,滥用无度而神疲不济;舍后争先,刚愎自恃而精竭势衰,这些做法都是违生取死。
37. 道因其伟大,所以无以名状,无可比拟。其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其大厚远而无际,天地啬成一线;其小微细而凝虚,大洞玄元始一。
38. 全天下的人都说我的道伟大。万物皆得其一,而各具形态,无一物可全其形。
39.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0. 俭是简,是约。人至简而得一,约己而明达,普施天下,这就是广。神明则广。
41.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2. 大音:美而宏大的音乐,比如天籁。 希声:老子曾说“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的“希声”和“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无声”类似。 大音希声:那种宛如天籁一般美好宏大的音乐,总在似有似无、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里
43. 知:知道,明白。 足:满足。 常:经常。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才会时常感到快乐。
44.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45. 无:没有,不存在;未曾发生或出现过的事物。 有:存在,发生过或是出现过的事物。 无中生有: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来。后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本来没有,却凭空编造出来的事物。
46.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