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MianshuAI SEO 2025-05-03 03:58 1
青藏高原科考重启的首期成果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过去35年间,青藏高原生长季平均植被指数增加了3.2%,生态系统总体呈现趋好的态势。这一成果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介绍,他指出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曾带来科学大发现,而第二次科考则以揭示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为科学目标。
此次科考成果主要涉及青藏高原的最新隆起研究、气候变暖变湿导致“亚洲水塔”加速液化和失衡、青藏高原变绿背景下的潜在风险等关键问题。研究发现,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湖泊面积从4万平方公里 到4.74万平方公里,而同期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了15%。
科学家们在科考中发现,青藏高原是许多现存地球动植物的起源地,扮演着动植物全球扩散的“枢纽站”角色,这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密切相关。此外,科考还揭示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在趋好的同时,潜在风险也在增加,如亚洲水塔失衡导致冰崩等新灾、巨灾频发,以及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隆升历史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新的生物演化模式。
在具体研究中,色林错湖区不断扩张,吞噬了周边220多平方公里的牧场,显示出高原湖泊变化的显著特征。三江源植被生产力及质量得到改善,但生态安全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减轻草地的牧食压力。这些成果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研究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未来,青藏科考计划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成立转移转化国际中心和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联盟,以深入推进科考成果的快速高效转移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科学研究、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