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MianshuAI SEO 2025-05-03 01:06 3
预报技术的发展,从之前的3天精准预报和7天趋势预报突破到3-5天的精准预报和7-10天的趋势预报,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近100%,为重污染的提前应对赢得了管控时间。在生态环境部1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当前我国重污染天预报的时效已经从原先的3-7天,延长到了10天,准确率近100%。这样的跨越,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预报员王威说,今年预测预警中心对区域污染的预测准确率为100%,对城市污染峰值的预报准确率为80%。”王晓彦告诉记者,从目前的预报看,与16—21日重污染过程相比,此次跨年区域空气污染,虽然影响范围、峰值可能比不上上一年同期,但预报依然精准。
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通过科技攻关,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预报的准确率逼近100%,为精准、科学治霾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当前,我国建设区县空气质量监测站点3500多个,基本实现了空气质量监测的无死角。此外,全国611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三级联网监控,进一步提升了预报的准确性。
据悉,我国已经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集群系统。这套系统利用国家环境监测数据,结合大气化学机理规律,对污染过程和污染级别进行精确预测。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为例,重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已经接近100%,重点城市污染程度预报的准确率也达到了80%。
要做预报就要对污染源、大气条件对扩散传输影响、实时空气质量监测等变化情况,以及大气化学机理规律尤其是重污染过程影响有全面了解。预报员刘冰告诉记者,空气质量预报以现有可供利用的最高水平科技应用为基础,有严格的作业流程。
当前我国重污染天预报从原先提前3天延长到3-5天,趋势预报从提前7天延长到7-10天,准确率近100%,为精准、科学治霾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成绩,无疑为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增添了信心。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科技的助力下,我国空气质量预报将更加精准,我们的呼吸将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