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04 18:17 3
1. 语文教学的读,就是从正确识读语音、词汇和文段入手,在阅读中读出词意,句意,情感。古文教学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这是我设计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①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 ②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天圣七年(
3. 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蜀国的郎署里做过官,本来希望官职显达,并不敢炫耀什么名声气节。现在我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最低微最鄙陋,过分地蒙受皇帝提拔,恩宠如此优厚,哪里敢犹疑,另有什么企望呢?只是因为祖母好像太阳迫近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5. 诏书特(tè)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6.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7. 经过反复推敲,再上第二堂课,我把问题改成了:本文作为臣子写给晋武帝的表文,牵涉到了三个主要人物:祖母,晋武帝和自己。围绕着三人的关系,李密要陈述哪几种情
8.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9.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之”作标志(
10.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
11. “以叔隗妻赵衰,生盾”(《重耳之亡》)“妻”,给……做妻子紧跟在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
12.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3.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每值朔望〔朔望〕朔,夏历每月初一;望,夏历每月十五。,必具酒肉,诣同墓奠〔奠〕祭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你定然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吧?使,如果。异日,他日、将来。其,表揣度。!”应曰:“大人许〔许〕同意。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
14.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5.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16. ②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作者又看到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的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了。?>
17.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8. 没有多久,周同死去,岳飞十分悲痛。每缝夏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必定会准备酒肉,到周同墓前祭奠,并流泪,再次打开周同所赠的弓箭发了三支箭,这才把酒洒在地上,以示祭奠。(岳飞的)父亲知道他的情义,抚摸他的背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你定然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吧?”(岳飞)回答说:“父亲大人许可同意,儿子用自己的身体报效国家,没有什么事不能做!”
19. 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后的决战关头。4月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得到这个胜利的消息,毛泽东同志乘兴挥毫,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号召全军将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里的霸王就是项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鸿门宴》,看看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沽名钓誉,并由此走上失败之路的。(板书课题)
20. 《陈情表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21.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
22.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3. 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B。
24. 文言文《出师表》的翻译
25.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26. 《陈情表》教后反思第一篇
27.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句式比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也因此使得翻译有了困难,好在课下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可以借助的比较多。我首先给学生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老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挑人读,每人一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学生读过之后,我问学生的整体感受怎么样,有的学生回答得比较好,已经明白了大意,但也有学生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学生的文言功底差异非常明显。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看学案背景部分。这之前,我本来是想让小组间对比齐读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执行。但过后想想,多读应该是没有错的。
28. ②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贵质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抓住关键性的内容,突出问题实质。
29. 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30. 潮汕话与闽台片的闽南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间差别仍旧十分明显。其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不能沟通。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的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
31.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2.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3. “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C。
34.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35.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ī)乎?”
36.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
37. 等到侍奉圣明的当朝,我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前些时候有太守臣子逵,访察并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剌史臣荣举荐我为秀才。
38. 除此之外,整个课堂的设计还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边读边悟的机会。在文言文学习中,诵读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诵读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9. 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40. 求助:《陈情表》课文及练习
41. 陈情表 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42.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5.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46.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an)马。猥(谦词)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7.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常前置(
48.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
49. ③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50. 海南话据说是由闽南(一说莆田)人迁移过去之后与当地语言混合后形成的一种闽方言。 海南话以文昌话为代表,与其他片区的闽南话的差别最大,基本不能通话了。
51. 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参考答案:6。
52.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台湾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东南亚的福建话也就是指闽台片的闽南语。
53.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4.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
55.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56. 我的处境,实在是狼狈不堪。 我恭敬想,圣明的朝代用孝道来治理天下,凡是故臣遗老,尚且受到怜悯供养,何况我孤单困苦,特别是更严重。
57.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文章赏析:《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
58. 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59.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0.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61. A 除:授予官职。 7。
62.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63. 教师总结:两千多年前,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赫然而立。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将“仁”与政治结合在一起,提倡“仁政”,行王道,王天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深邃的思想,如皓月当空,划破黑暗的天际。让我们走近这位“巨星”,感受它的“仁政”思想。【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6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除臣冼马 除:革除 B。
65.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66. 呼吸微弱,生命已是危险短暂,早晨不能预料晚上。我没有祖母,无法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无法来了结余生。
67.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68.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
69. 而祖母早就缠绕着疾病,经常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不 曾停止和离开过。
70.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71. 再次朗读诗句并思考“青荇”一节,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诗人眼里,康桥是怎样的?
72. 答案BA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B项,①②都为动词,是;C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的身份;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8。
73. 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
74.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5.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76. ①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五六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77. 答案DA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9。
78. “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于”表示被动。
79. 最初的预设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陈什么情为什么陈情让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希望借此理清课文思路,但课堂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面对我的问题学生茫然无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可这是为什么我明明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难道是教学设计有问题当时丝毫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再也无法顾及到学生了。于是越教越枯燥,越教越糊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感觉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答案教给学生,这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状态,决不是我要的课堂。
80. 例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祖母危在旦夕,自己不忍废离的深情形容得淋漓尽致;“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对比,既突出了李密进退两难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