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04 07:26 4
1.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
2. 译文:当他写字的时候,常常使用的力道让墨透过纸背,这是成功的最高境界。
3. 译文: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的帽子,研究者称他的笔法,认为飘然若浮云,书法笔势刚健。
4.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5. 译文:天目山的山,是苕水发源地,山势的蜿蜒雄壮,集中在临安。
6. 汉字之美,美在精髓:中国的汉字,许多字都不是表面的意思,也许某个字是这个意思,某个字又是那个意思,但是这两个字组成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引申出来一个让人十分赞叹的意思,这种汉字中的精髓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汉字中的文化和韵味,是几千年的历史的一种集中展现,这也是汉字独特的魅力之一!
7.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8. 解释: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9.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10. 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呵!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么能从26个字母的组合中去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
11.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酝酿成了今天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中国话,酝酿成了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的中华汉字!
12.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13. 初学者练正楷,执笔应该低一些(离笔根约1寸),使笔画稳健些。执笔高了,变化大,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放松些。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来自久练,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
14. 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15.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16. 颜筋柳骨 [ yán jīn liǔ gǔ ]
17. 何日更重游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18.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晁补之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 魏夫人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故乡遥,何日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不老,情难绝。
19. 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20. [ lì tòu zhǐ bèi ]
21.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2.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23. 汉字的构造精巧,行美旨远,就像是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含蓄谦逊,包容豁达!
24.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25. 第二节 坐姿和立姿
26. 力透纸背--形容字写得好,有力而透过纸的背面;
27. 汉字之美,美在真情:汉字的美不仅仅是美在外表之上,最关键的是用汉字就能够表达出对于某件事或者某种人的一种真挚的情感,中国的汉字最让人佩服的一个点就是能够通过某一个字或者某几个字来看出整个人的真情或者是整个人的状态,这大概就是中国汉字其中蕴藏的不可磨灭的能量吧!
28. 枕腕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
29.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0.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31.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32.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33. 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34. 站着写毛笔字身子可略往前倾,头部正直稍微有些下俯,左手掌按住桌面上的纸,右手近于伸直,执笔的姿势也要随着站立而改变,手掌下覆,手背与手臂几乎成一平面(见图5)。两脚分开站稳,双足之间的距离与肩宽大致相等。书写时用手腕、手臂的运动来完成;如果写特别大的字,甚至要用腰部的运动来书写,两脚可再分开些,使书写动作可大一些。执笔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化。因特大的字要用大斗笔,蘸墨后分量不轻,如果仍然五指执住笔杆,恐怕不堪重负,应该使虎口紧靠笔杆,五指整把抓住斗笔的圆形根部,书写要用腕、肘、臂、腰的联合协调动作来完成。
35.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6.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7. 解释: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38.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39.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40. 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41. 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
42. 她文笔流畅 一语惊醒梦中人。
43.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44.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45.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46. 我爱你,汉字,我从小对汉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看到这一个个体态优美的汉字,就爱上了它们。它们个个都像一位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跃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
47.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
48. 隽秀、入木三分、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清新飘逸、秀丽颀长
49. 笔走龙蛇--形容字写得好,写的字如龙如蛇;
50. 铁画银钩--形容字写得笔划字字有力,刚健柔美;
51.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13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52.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雨横风狂三月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