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小石潭记》中描绘周边环境的精炼语句集锦(精选14句)

面书号 2025-01-04 07:01 5


1. 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心情高兴起来)。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3. (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4.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用小石潭中游鱼好像在天上游来衬托潭水的清澈,“悄怆幽邃”一句写作者独坐树林感觉到寒气透骨、心情凄凉的情态。

7.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似与游者相乐”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敏捷活泼的情态。

8. 下列句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9.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1. ⑴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⑵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

12.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一则简介。(4分)

14. 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5. ①大约 ②忽然

16. 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2007年中考安徽省池州市语文试题)

17. 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

18. 离开。 (

19.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1.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22.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23.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24. ⑴水尤清冽 ⑵往来翕忽

25.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26. 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7. (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28. 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

29.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寂静、冷清等)

30.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31.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32. ⑷凄神寒骨 凄: 寒:

33. 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34. A、⑴伐竹取道 ⑵齐师伐我 B、⑴乃记之而去 ⑵停数日,辞去

35.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3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3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9. 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漂源流,第四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40.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41. 《小石潭记》中,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愉悦的感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小石潭让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42.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 (

43. 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44. 因为。 (

45. 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 。写其动态的一句是:

46.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

47. 侧面描写,烘托渲染水清,水中鱼的情态一览无余,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48.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⑵俶尔远逝

49.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50.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5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2.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 C、乃不知有汉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3. ①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②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曲折;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蜿蜒爬行 ③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

54. 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55. 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

56. (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57. 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14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15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锦州市2010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58. ⑴特别 ⑵轻快敏捷的样子

59.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60. 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