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03 14:40 4
1. 诚然,我们在艇内时,人人都觉得难以忍受,不成个样子,而一旦轮到自己穿上潜水服,一个个又欢蹦乱跳地、急不可耐地跑出去干起活来”,句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 当“怪物”出现后,林肯号与“怪物”进行了几番较量:先是“怪物”追逐,林肯号逃跑,后来是林肯号追逐,“怪物”假装逃跑,最后是“怪物”掀起巨大水柱,将林肯号撞翻、将舰上的人冲进大海里。
3.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大西洋(写出其中两个即可)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4. 诺第留斯号停到了一个火山内部的湖泊里,这里是一座天然煤矿。这次到这里,艇长只是要取走一些储存的钠。
5.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其中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6. 在与章鱼的大战中,被卷走的是个船员,他呼喊求救时用的是法语(语言),加拿大人尼德·兰是被尼摩船长救下的。
7. 诺第留斯号潜艇上的一位艇员受伤不治,艇长的做法是把他安葬在海底的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8. 据推测,马尾藻海的海藻和墨角藻是经由墨西哥湾暖流带到这里来的,这也正是促使哥伦布猜想存在着一块新大陆的原因之一。
9. 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龙纳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他的看法: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10.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3分)
11. (只填序号)(4分)?>
12. 落水后,“我”和仆人康塞尔商定,一个仰游,浮于水面,一动不动,交叉两臂,伸直双腿,另一个则推着他往前游动。
13. 这种聪明的鲸科动物,大脑叶特别发达。除了人类,任何哺乳类都没有这样丰富的脑髓神经。因此,海豹可能接受某种程度的教育;它们容易驯养,成为家畜。
14. 我”有资格谈论那海底世界,因为在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时候,它们向“我”展示的是奇妙、壮观的海底世界。
15. 在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中之所以能自由地呼吸是因为诺第留斯号会定期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并储存一些新鲜空气。
16. 太平洋是最平静的海洋,水流平缓,潮涌不大,雨量充沛。“我”的奇特的“海底旅行”首先体验的就是这个大洋。
17.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18. 人们在“亚伯拉罕·林肯号”上听到所谓的独角鲸发出巨大的吼声的原因是潜水艇要通过通风孔置换新鲜空气。
19.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的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4分)
20. 尼德·兰、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等人逃跑时遇到的危险是(1)遇到迈尔大漩流,被漩流抛入水中,结局是(2)被渔民救起,在小岛脱险。(2分)
21. 《海底两万里》与《西游记》在写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从想象手法或故事情节的角度,结合两部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22. 潜艇在太平洋下航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数目多达数百万的枪乌贼,一连数小时都航行在这群软体动物中间;“我们”还看到了一艘沉船,目睹了可怕的海难现场。
23. 我”睡的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软的大叶藻制成的,用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乌贼或枪乌贼分泌的汁液。
24. 在南极海边漫步时,“我”拾到了一个特大的企鹅蛋,康塞尔把它捧回了诺第留斯号上。“我们”还见到了成群的、非常聪明的哺乳动物海豹。
25. 在南太平洋瓦尼可罗群岛,尼摩船长告诉了“我”法国船只“指南针号”和“星盘号”失踪的真相。
26. 海底世界,奇珍无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前,曾到东海龙宫索要了几样宝贝,请写出其中一样。尼摩船长也在海底沉船中获得了很多珍宝,这些珍宝主要用于哪个方面?(4分)
27. 在潜艇冲向北极海域时,“我们”三人坐上了小艇准备逃离,结果碰上了大漩涡,“我们”被抛到迈尔漩涡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