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箫声撩人心弦:唯美诗句赏析》

面书号 2025-01-02 18:26 4


1. 秦楼声断吹箫侣——宋 岳珂 《满江红·小院深深》自古以来,箫这种乐器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文人骚客更是对其青睐有加。

2.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3. 得吹箫侣——宋 无名氏 《沁园春·姑射琼仙》

4. 百里孟明来到华山,有一樵夫告诉他说,华山中峰明星崖有一位隐士,每天晚上都依岩吹箫,箫声悦耳动听,响彻天寻,美妙的曲调能使百鸟和鸣,凤凰声舞,也许,他正是你要寻访的人。

5. 玉箫吹遍烟花路——宋 晏几道 《虞美人·玉箫吹遍烟花路》

6. 咫尺蓝桥无处问,玉箫声断楚山空。

7.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

8. 相传箫为舜所造,因其形状参差而像凤翼,故有“凤箫”之称,[1]而诸如“凤凰箫”“箫凤”“双凤箫”之类的名称,当为“凤箫”名称之衍生。“洞箫”“短箫”则是就其形制而言的。

9.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0. 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11. 东流水,雁南飞 从来天意几人回

12. “箫”在词中作为一个音乐意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箫仅仅是作为一种乐器,词人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思,箫充当着一种载体的角色。从箫的形状方面来看,宋词中的箫有如下的名称:“凤箫”“箫凤”“双凤箫”“洞箫”“短箫”等等。

13.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14. 37从此琴箫隔玉关。冷烛西窗君独守,哪堪秋夜雨潺潺! 湘水珠云各一天,敢因迢递误前缘。知音不必愁箫史,会绾龙车到日边。 莫将恩怨说相思,锦瑟瑶琴聚有时。篱菊也知人寂寞,临风先发向南枝。 金缕曲·秋夜怀人

15.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16. 洇过雾的洁白,濯过水的清纯,那箫声仿佛来自碧落琼霄的仙曲。

17. 夜凉闲捻彩箫吹——宋 晏几道 《浣溪沙》

18. 短箫吹落残梅——宋 晏几道 《清平乐·春云绿处》

19. 11箫来天霜,琴生海波——袁枚《随园诗话》

20. 箫吹想平生——宋 无名氏 《导引·祥符盛际》

21. 关于“凤箫”,如柳永的“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关于“箫凤”,如吴文英的“酥莹云容夜暖。

22. 吹箫声断——宋 辛弃疾 《满江红·敲碎离愁》

23.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汉乐府《七日夜女歌》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24. 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25. 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代: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26.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27. 词人借箫抒情,以箫述志,也用箫来比喻自己的知己和理想。在词的意境之中,词人或借箫书写盛世华章,或以箫叹儿女情长,或借箫抒忧思惆怅;在感情基调方面,箫声悲凉幽咽,多表达凄怆哀怨的心理感受。

28.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29. 当子夜的音律洗净潮声,雨落的水光溅亮花朵,那伸手可及的箫声,以芳香对流相撞的奇妙力度,轻轻拂落一缕晶莹的琥珀之光。从真诚的泪水中,显影那彼此心底透明的忧伤。

30. 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31. 梦中溢出你的箫声,是如此地幽怨缠绵而无奈,在遥远的传说中回响,在寒光吞吐中花飞风碎。

32. 从箫的材质方面来看,宋词中的箫有如下的名称:“玉箫”“紫玉箫”“琼箫”“紫箫”“玉参差”等等。其中,“玉箫”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大,这或许是因为古人以玉比德,以高贵的玉和古雅的箫相配,更添一种高远古朴的意境。

33.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34. “箫”在词中作为一个音乐意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箫仅仅是作为一种乐器,词人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思,箫充当着一种载体的角色。

35. 2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6. 苏轼《赤壁赋》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37. 24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38. 刚入梦乡,就见东南方向,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位羽冠鹤的俊美男子,骑着彩凤,自天空徐徐而降。待落在凤台之上,弄玉急忙迎上前去,只听那男子说:“我是太华山的主人,上天命我与你缔结姻缘,相会之日在今年八月十五,至时我会如约前来。”说完,那男子从腰间解下一支赤色的玉箫,依栏吹奏,那只彩凤也伴随着乐声翩翩起舞,舒颈长鸣。凤声箫声和谐如一,抑扬顿挫,声声入耳。美妙的乐曲使弄玉如痴如醉,神魂颠倒,不觉问道:“何曲如此美妙?”男子回答说,“此为‘华山第一弄’也。”天亮后,弄玉把梦中情景告知父王,穆公就派朝臣百里孟明以公主所描述的梦中男子的形象,到华山寻访。

39. 萧史取出紫玉箫一支,其箫玉色晶润,赤光照耀,炫人眼目。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只见白鹤成对,翔舞空中孔雀数双,栖集殿前。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直惊得目瞪口呆,忙请女儿帘后窥视。弄玉告诉父王,此人正是梦中之人。于是秦穆公便令左右服侍萧史沐浴洁体,更换新衣,当即送至凤楼,与弄玉成婚。此夜月圆于上,人圆于下,夫妻情投意合,美满无比。

40. 秦楼声断吹箫侣——宋 岳珂 《满江红·小院深深》

41.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

42.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43. ,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

44. 其中,“玉箫”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大,这或许是因为古人以玉比德,以高贵的玉和古雅的箫相配,更添一种高远古朴的意境。关于“玉箫”,如张炎的“无限羁愁分付、玉箫寒”(《虞美人黄金谁解教歌舞》);关于“紫玉箫”,如苏轼的“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鹧鸪天笑拈红梅亸翠翘》);关于“琼箫”,如蒋捷的“琼箫夜夜挟愁吹。

45. 21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46.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47.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48.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绮怀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