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教学反思:探索时间的智慧》

面书号 2024-12-30 11:31 8


1.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

2. 《认识时间》这个知识点贯穿着一二三三个年级的学习,但是认识时间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学期我教授的二年级,这两个星期我们都在讲认识时间这个知识,在一年级学生简单认识了又粗又短走的慢的时针和又细又长走的快的'分针,还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还学习了怎样读整时以及整时之间的加减。那么二年级我们更进一步观察了中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一大格有5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个就是5分钟,分针转一圈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钟,时针走了一大格走了一个小时,也就是1小时等于60分钟;分针走半圈也就是走了30分钟,即半个小时,也就是半时等于30分;也渗透了一刻就是15分钟。还学习了怎样读几时几分以及过5分钟,过一刻是几时几分等等。我们最后还学习了,利用我们学习的时间来判断在哪个时间做这件事情,以及做这件事情用了多长时间等等。

3. 在学生的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

4. 1时等于60分的形成过程不是太好理解,比如说:分针转一圈转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钟,时针走了一大格也就是1个小时,即1时等于60分。分针走一大格走了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 走了1分钟这几个知识点容易混。

5. 读时间的时候容易易错,有的孩子分不清时针和分针,把时读成分,把分读成时;有的孩子把分读不准指向1就读1分;有些孩子当到9时55分的时候时针读不准确,不知道是该读9时55分还是10时55分;有一部分孩子一年级学过的整时跟我们现在学的都弄混了把9时整读成9时60分。

6. 判断这件事情可能是在哪个时间做的,选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有一部分孩子不会读题,导致读出的信息不完整,做题时也考虑的不全面。

7. 过5分,过10分,过一刻之后是几时几分这类问题也有一部分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等等

8. 应对措施:准备罗列出来哪个孩子,哪一部分掌握的不好,对症下药。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讲解,集体提高。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把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好。

9. 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我对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是会读、写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是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1时等于60分的推导过程。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一课时我安排了“认识钟面”、“认识几分”、“读、写钟面的时刻”、“教学时与分的关系”四个环节。“认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认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课后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我发现还有几点需要加强的:判断几时多,特别是像11:50,

10. 05,

11. 35等这样的时间学生出错的比较多;在用电子表示法书写分钟数没有超过10的时间时,学生经常忘记在分钟数前加“0”;让学生自己根据时间画时针和分针时,学生往往长短不分,或者对不准位置;学生还不能真正理解时间段与时刻的区别。看来,要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情况,还必须通过练习进行重点指导。当然,还要联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指导学习时间,这样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12.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3.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14.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15.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16. 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17.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18. 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19.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0. 一、教学目标:

21. 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2.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23.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学习、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24. 二、教学重点:

25. 会读几时几分。

26. 三、教学过程:

27. 一)谜导入新课

28. 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走不停,叫我学习和休息,你们猜猜它是谁?

29.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30. (课件)你能说出图上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吗?

31.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间)

32. 二)自主探究学习

33. (课件)要想准确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看还有什么?

34. 认识分

35. 1)教师指着钟说:看时针是用来计时的,时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时针从1走到2呢?谁还能说一说?

36. 2)分针是用来记什么的?分针走多少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为什么?

37. 3)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小组学习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从12走到2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几分,——

38. 4)学生汇报,教师出课件。

39. 5)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0. 感知1分钟(课件计时)

41. 1)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2小格,经过的时间是2分。分针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42. 2)想不想知道1分钟内能干些什么?

43. 学生:跳绳、拍球、夹球、仰卧起坐

44. 3)1分钟后学生汇报。

45. 小结:一分钟跳绳()下、拍球()下、夹球()个、仰卧起坐()个。课下老师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一分钟能写15个生字,20道口算题,打字员阿姨能打200个字等等。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学习。

46. 时、分的关系

47. 在钟表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

48. 钟面,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

49. 2)(课件)在同一时间里时针从几走到几?分针从几走到几?

50. 再观察一次,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的?

51. 3)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时?(板书:1时)

52. 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多少分?

53. 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

54. (板书:=)学生读1时=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