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15 10:24 0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掌握练字秘诀,提升书写魅力,无疑是提升个人气质与修养的重要途径。本书将带你走进练字的世界,以名言助力你高效练字,开启一段书写与心灵的对话之旅。

1. “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2.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 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4.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鼓励练字的名言
5. 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6.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7. “美姿”才能造就“美字”。
8. 宋世称能书者,四家独盛。然四家之中,苏酝籍,黄流丽,米峻拔,皆令人敛衽。而蔡公又独以浑厚居其上。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
9. 全局布局于胸中,异态生于指下,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悠闲,斯称逸品。清.笪重光《画筌》
10.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1.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2. 写字的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巩固和掌握字形的过程。
13. 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4.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5. 人能写字,字能显人。
16. 人之于书,形质法度,端厚平和,参互错综,玲珑飞逸,诚能如是,可以语神矣。明.项穆《书法雅言》
17.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18. 实施“多维融入”策略,关注指导过程,落实写字教学,保证课内写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打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19. 拳要打,字要练。
20.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21.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2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23.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24. 书法自晋至于宋凡二变矣,晋尚风韵,唐稍收敛而就规矩,宋则破格书之而毫纵不拘焉。明.周瑛《翠渠摘稿》
25. 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明·李贽《续焚书》
26. 眼下小学生写字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
27.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28.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29. 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30.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31.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32. 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33.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34. 笔下龙蛇似有神。
35. 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随为北派也。
36. 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清.沈宗搴《介学舟画篇》
37.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38.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39. 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4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1.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2. 姿势不对不动笔
43.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44. 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45.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46. 一看二写三对照.
47.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48. 故观《中兴颂》,则宏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蒙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馀皆可以类考。宋.朱文长《续书断》
49. 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50. 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宋.朱文长《续书断》
51.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古今。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意》
52.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53. 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明.项穆《书法雅言》
54.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5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56. 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其中“快而好”不能通过“快而不好”获得,而须通过“慢而好”来获得
57.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58. 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59. 夫理与法兼长,则六法兼备,谓之神品,理与笔各尽所长,亦谓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笔不成笔,亦斯下矣。明.唐志挈《绘事微言》
60.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61.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62.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63.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唐·耿湋《咏宣州笔》
64.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65. 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之久,变化纵横,自由成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66.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7. 十二.理法兼长力求上乘
68.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69. 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
70.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71.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