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10 13:15 0
——探寻诗意,邂逅月华,字里行间,尽展语言之美。

1. 站在河岸捞月亮——白搭工
2. 月亮娃咳嗽 - 没谈(淡)
3. 月亮底下跳舞 - 形影不离
4. 拿着碾盘打月亮——不知轻重
5. 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6. 六月里吃西瓜——甜在心上
7. 六月戴棉帽——不识时务
8. 六月的粪缸——越掏越臭
9. ·月光下散步 - 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10.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
11. 踩凳子够月亮——差远了
12. 六月的暴雨——一阵儿
13.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14. 月亮跟着日头走 - 惜光
15. 寒冬腊月吃冰水——点点人心
16.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不是个成就(盛酒)的家伙
17. ·月亮地里晒谷子 - 不顶用;不顶事;阴干;将就
18.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19. 腊月天找杨梅——难得;得之不易
20. ·月亮跟着太阳转 - 沾光;借光
21. 月亮下看书 - 沾你的光了
22. 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圆圆满满
23. 六月里吃生姜——服啦
24. 拿着面盆当月亮——不知轻重
25. 八月十五的月亮的歇后语的答案拓展
26. 六月穿皮袄——自找罪受;反常
27. 月亮地里晒谷子 - 阴干
28. 月亮地里走路 - 没影子
29. 腊月里扇扇子——火气太大
30. 大年初一做月子——赶在节上
31. 六月里的鱼汤——不动
32. 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
33. 对着月亮攀谈——空话连篇
34. 寒冬腊月打雷——成不了气候
35. 山尖上摘月亮——办不到;没法办
36. 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不赶晚
37. 腊月三十洗长衫——今年不干明年干
38. 月亮坝里掷色子——观点模糊
39. 长工的岁月——难熬
40. 看着星星想着月亮——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41. 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
42. 月亮下点油灯——多事
43.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44.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45.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46. 月亮地里晒被单——白搭
47. 月亮当镜子 - 太把自己看大了
48. 月亮跟着太阳转——沾光;借光
49. 月亮地里晒谷子——阴干;将就天
50. 八月的丝瓜——黑心
51. 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真差
52. 月亮坝里耍弯刀——明砍
53. 小秃跟着月亮走——谁也不沾谁的光
54. 寒冬腊月的马蜂窝——空空洞洞;空洞
55. 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56. 黑瞎子坐月子——吓熊了
57. 寒冬腊月喝冰水——肚里有火;心都凉了
58. 疯狗咬月亮——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59. 毛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60. 腊月底看农历——没日子啦
61. 二月二穿单衣——为时过早
62. 八月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63. 癞蛤蟆吞月亮——痴心妄想
64. 腊月的井水——热乎乎
65. 六月贴春联——还差半年
66.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67.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68. ·月亮下看书 - 沾你的光了
69. 大年三十盼月亮——痴心妄想;妄想
70. 八月十五过年——差远了
71. 紧着裤子数日月——日子难过
72.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73. 二月的菜薹——起了心;另有心
74. 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75.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76. ·月亮坝里耍大刀 - 明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