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10 02:12 0
智慧之光:汲取智慧,激发人生正能量

1. 这句话,还是更强调后者。意思是:战胜别人算是是有力量的,但是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大。实事上,人们往往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遇到困难退缩、失败了一蹶不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等,都是无法战胜自己的体现。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都不放弃的人。爱迪生经过数百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点灯。曾国藩屡败屡战才打败了洪秀全,消灭了“太平军”,他战胜的其实是自己。所以,自胜者强!屡败屡战,战胜自己才算真的正强大!
2.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3. 我党成立初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建立了井冈山、鄂豫皖、赣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所”也叫“处所”,正是这些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党和部队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才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有了如今百年基业!这是“不失其所者久”的写照。
4.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圣贤,他们已远去两千多年了,但是,《道德经》、《论语》已及《金刚经》、《心经》等经典至今为人们学习并践行,他们是“死而不亡者寿”的典范,他们肉体虽死,但其精神永存!
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0.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 这一章,几句话,意思很好理解。但深入学习和领悟老子的用意真的很不容易。老子反复强调,实则是要人们“自知”、“自胜”、“有志”,通过这些修为,走向生命的巅峰,为人类,为世界无我、无私地奉献和创造,这样才算没有失去做人的根本,这样的人才会“永存”,才会“死而不亡”精神永存!
13.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14.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6.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7.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8.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9.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20. 每次读到第三十三章,都觉得,这一章很励志!因而总是心潮澎湃!
21. 他告诉人们,不要失去了根本。他说,一个不丧失自身处所的人才能持久,肉体死了精神永存才算长寿,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长寿体”。
2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4.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5. 当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后,懂得知足,知止,这样的人心灵一定是富有的;难行能行能够坚持尽力而为的人才是有志气的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古代励志的典范,被后世人代代相传!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才创造了音乐的奇迹!这些都是强行者的表率!
26. 这句话很好理解。和《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争且不说了,生活中,这句话也很实用。每天我们都要和人打交道。这就必须要了解对方,知道其喜好爱憎,知道其性格特征,这样,相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投其所好、善利用其长处规避其短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知人是很智慧的,是必须的。但做到“自知”却不容易,因为人很难看见自己,人往往犯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往往“当局者迷”,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也就是说,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但是了解自己才叫做“高明”。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会“置身事外”来看问题,或者说多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全方位地看见自己。说到底,就是老子在前面所说的:“不自见,故明。”即,当你不只是看见自己的时候,不固执己见的时候,你才更明白,更高明。
2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28. 以上三句话,不难看出老子强调的都是后者。他是告诉人们一定要加强自我的修养和历练,让人们砥砺前行!
29.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1.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3. 再来说说这最后一句。这一句,老子把对人们的期望推向了新的高度,生命长长久久的高度!
34. 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