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地藏经》智慧精华,助你修心养性,开启人生智慧之门。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1-10 01:59 0


在的智慧之光下,让心灵得到滋养,开启人生智慧之门。

1. 十、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2. 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师地论》

3. 出自 《普贤警众偈》「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修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

4.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源自:《华严经》

5. 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论》

6.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7. – 七佛通戒偈 —— 《法句经》

8.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9. 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源自:《大智度论》

10.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源自:《无量寿佛经》

11. —— 《大智度论》卷 15

12. 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源自:《法句经》

13.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

14. 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15. 五、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

16.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17. 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18. 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源自:《六度集经》

19.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经》

20. 九、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21. 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源自:《付法藏经》

22.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知,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23.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24. 诸利根本,信为大力。——源自:《大智度论》

25. 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26.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源自:《华严经》

27.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源自:《法句经》

28.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29.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30. —— 《楞严经》卷 6

31. 此句解释什么是 “ 如来化导善巧 ” 。原文 “ 何谓如来化导善巧。谓诸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

32. 接下来,佛又作了第二个比方。 ‘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 不知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香?把拜神的香在眼睛前面绕圈圈,就看到前面有个火圈。这个火圈是真的还是假的?学过物理的就晓得这是视觉上的假相,这个道理和看**的道理一样。

33. ———-< 楞严经 > 卷二

34.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5. 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经》

36. 怎么 ‘ 能摇湛水 ’ ?各位不妨做个实验,站在清湛的池水前,看着清水,将眼珠左右摇晃,你就会感觉到池水开始摇动了。事实上,水有没有动呢?--没有,根本是你的眼睛在动,而感觉上是以为水动。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

37. 十一、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38.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源自:《金刚经》

39. —— 《金刚经》

40. 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41. 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