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领略汪曾祺智慧,提升生活品味与人生感悟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1-05 04:03 0


在智慧的灯塔指引下,生活品味与人生感悟得以升华,一篇文章,开启探索美好生活的旅程。

1. 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多年父子成兄弟

2.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3.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汪曾祺散文》

4. 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

5. 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

6. 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

7. 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 浓、热、满三字尽茶理 。 《四方食事》

8. 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9. 说小说的语言是视觉语言,不是说它没有声音。

10. 4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1.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12. Tags:一个就是

13. 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 汪曾祺《邂逅》

14. 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15.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16. 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 惟悠闲才能精细。 不要着急。 汪曾祺《岁朝清供》

17. 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18. 简单地说,就是平仄声要交错使用。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一顺边,是很难听的。

19. 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

20. 新校舍大门东边的围墙是“民主墙”。墙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壁报,左、中、右都有。有时也有激烈的论战。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一篇宣传国民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这批评很尖刻,也很形象。“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21.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2. 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曾祺《五味》

23. 一棵木香,趴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24.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25.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26. 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

27.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一辈古人》

28. 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

29. 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30. 他(韩愈)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买。我认力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

31. 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语言不好,小说必然不好。

32.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受戒》

33. 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汪曾祺:文与画》

34.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35.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 汪曾祺《钓人的孩子》

36. 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葡萄月牙记》

37. 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38. 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彩云聚散》

39. 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老味道》

40. 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汪曾祺 《人间草木》

41.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汪曾祺散文》

42.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汪曾祺《慢煮生活》

43.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口语最大的不同是精炼。

44. 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45.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都有文化的积淀。

46. 语言的独创,不是去杜撰一些“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47. 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 《岁朝清供》

48.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花园》

49. 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

50. 闻一多先生在《庄子》一文中说过:”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我把它发展了一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51.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人间草木》

52. 愿山岚保佑你颊上的桃红。 《复仇》

53. 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 《四方食事》

54.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 《蒲桥集》

55. 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56. “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

57. 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

58. 我所谓的 清香 ,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 好想尝尝。 《岁朝清供》

59. 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60. 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61. 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 《人间草木》

62.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63. 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64. 怎么可能杀羊一滴血都没有 是我没见过世面还是该死的夸张啊 《人间草木》

65. 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毛主席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 “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读过杜甫的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 “落花时节”就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产生联想。

66. 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汪曾祺谈吃》

67. 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 《岁朝清供》

68. 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69. 语言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语感”。作家要锻炼自己对于语言的感觉。

70. 《沙家浜》里有两句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是从苏东坡的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脱胎出来的。

71. 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罢。 《草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