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05 03:50 0
在浩瀚的文明长河中,智慧之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今天,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扇探索人生哲理的大门,以期提升我们的洞察力,感悟生命的真谛。

1.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8.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9.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10.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1.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1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3.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劝学》
1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15.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7.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1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1.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2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2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5.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6.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2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2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 学不可以已。
3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2.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3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4.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杨万里《桂源铺》
35. 地阔天长,不知归路。——李华《吊古战场文》
3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7.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8.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鬼谷子·谋篇》
3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0.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4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3.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4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5.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6.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9.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0.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1.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刘叉《偶书》
52.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5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4.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5.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56. 万物兴歇皆自然。
57.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